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五)按贷款质量(或贷款风险程度)不同分类 1. 正常类贷款
2. 关注类贷款
3. 次级类贷款
4. 可疑类贷款
5. 损失类贷款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五类贷款的主要特征
贷款种类 正常类 关注类 主 要 特 征 借款人有能力履行承诺,并对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进行全额偿还,没有有问题贷款 净现金流量减少 借款人销售收入、经营利润在下降,或净值开始减少,或出现流动性不足的征兆 借款人的一些关键财务指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贷款的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 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等 借款人支付出现困难,并难以按市场条件获得新资金 借款人不能偿还对其他债权人的债务 借款人内部管理问题未解决,妨碍债务的及时足额偿还 借款人采取隐瞒事实的不正当手段套取贷款 借款人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处于停缓状态 借款人已资不抵债 银行已诉诸法律来收回贷款 贷款经过重组仍然逾期,或仍然不能正常归还本息,还款状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二、贷款种类(详见P100-101)
(一)按贷款期限分类
1. 活期贷款(通知贷款) 2. 定期贷款(分为短、中、长期贷款) 3. 透支贷款 (相对于活期存款帐户金额)
(二)按贷款保障程度不同分类
1. 信用贷款 (其实是以借款人无形资产和未来现金流量为担保) 2. 担保贷款 (有抵押贷款( 不动产)、质押贷款(动产或权利)、保 证贷款(第三者连带保证责任)) 3. 票据贴现贷款 (票据买卖、利息预扣)
其他贷款人 与该客户的 业务经验 客户预期业 务或个人收 入情况
社会保障卡、 驾驶执照;公 司章程、决议 等法律性文件 对历史、内部 制度、所有人、 经营性质、产 品及企业的主 要客户和供货 商的描述性介 绍
综合分析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六)按银行发放贷款的自主程度分类
1. 自营贷款
2. 委托贷款
3. 特定贷款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三、贷款原则与政策
(一)贷款原则(略,见P106-107) 1. 依法贷款原则 2. 遵循效益性、安全性、流动性原则
除以上成本后的1%的净利润表示满意,则这笔贷款的利率为9% 9% = 5%+2%+1%+1%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二节 贷款定价
例如:
优惠利率 水平 优惠加数
风险等级 A+1% 6% 8% 10% 7% 9% 11% 风险等级 B+2% 8% 10% 12% 风险等级A ( 1.1 ) 6.6% 8.8% 11%
(四)隐含价格(非货币性条款,如贷款担保要求、对贷款期限的限制、 特别契约条款等)
承诺费
•
承诺费是指借款人未能按照协定要求提取和使用贷款造 成贷款人资金闲置而由借款人给予补偿所支付的费用,也 就是说,承诺费是借款人因未能如期足额使用贷款而向其 收取的一种补偿性筹资费用。 • 一般按未提取贷款额的0.125%~0.25%年率计算,通常 每6个月支付一次。
1995年实施“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 但是,1999年发行2700亿的国债曾经使国有商业银行的 资本充足率达到了8%,2000年对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 贷款1.4万亿,2003年银行业却惊呼,不良贷款不降反升2 万亿,2004年不得不拨付外汇储备再次注资。 Why?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二)优惠加数或优惠乘数定价法
优惠乘数
风险等级B ( 1.2 ) 7.2% 9.6% 12%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二节 贷款定价
(三)交易利率定价法(基础利率定价法)
例如:某银行某时期交易利率表如下:
期 限 银行同业拆借利率
3月期 6月期 1年期 大额定期存单利率 1月期 2月期 3月期 6月期 1年期 国库券利率 3月期 6月期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1. 按照贷款对象的部门分类:工业贷款 农业贷款
(三)按贷款用途不同分类:
商业贷款 科技贷款 消费贷款 2.按照贷款的具体用途划分: 流动资金贷款 固定资金贷款
(四)按贷款偿还方式不同分类:
1. 一次性偿还贷款
2. 分期偿还贷款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次级类
可疑类
损失类
借款人无力还款,抵押品价值低于贷款额 抵押品价值不确定 借款人已彻底停止经营活动 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停止时间很长,复工无望
贷款五级分类
• “四舍五入”: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 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 类制度(1988年推行的正常、逾期、呆滞、呆帐四个等级), 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 • 四级分类制度弊端:在这种以期限为主导的分类方法下,大 多数贷款只要不到期就可视为正常,银行有更多的空间随意 发放贷款、对贷款疏于管理,逾期贷款不积极催收,呆账核 销即视为放弃债权。这既不利于商业银行自身发现和控制风 险,导致收入高估,同时也不利于监管当局从银行外部监控 风险,与国际惯例格格不入,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赖账文化” 盛行的制度性原因。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三节 商业银行贷款信用分析
经营范围、经营方向、生 一、贷款信用分析的内容(即:“6C”评估法) 产规模、销售方式、市场 情况、竞争能力、人力资 源、经济效益、发展前景 1.品德分析(character)(偿还债务的意愿)
2.资本(capital) (借款人的经济实力和承担风险的能力) 3.能力(capacity) (获取利润并偿还债务的能力) 4.担保(collateral)(是否具有一定的担保品或有经济实力的担保人) 5.经营环境(conditional)(借款人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外部环境) 6.事业的持续性(continuity)(借款人能否在市场中生存和发展)
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
四、贷款程序
(一)贷款申请:填写《贷款申请书》
(二)贷前调查与贷款项目评估 (三)贷款审查与审批:审贷分离制与分级审批制
(四)签订借款合同
(五)发放贷款 (六)贷后检查
(七)贷款收回
贷款推销与申请→贷款准备→贷款谈判→ 贷款审批→贷款的执行与监督→贷款回 收与评估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标价(%)
实际利率(标价+0.75%
11.625 12 12.625 10.4 10.95 11.1 11.2 11.65 9.99 10.27
12.375 12.75 13.375 11.15 11.70 11.85 11.95 12.40 10.74 11.02
交易利率定价法
• 交易利率定价法确定的贷款利率是一种可变利率,既给借 款人按市场利率变动的自由选择权,又能保证银行得到稳 定的利差,较好的克服了固定利率给借贷双方带来的利率 风险。
运用方式。
最基本的传统业务 重要的盈利资产、主要的利润来源
利润来源
• 中国银行业大约92%的收入都是从利息获得的,而其他渠道 获得的收入只有8%(在欧美的银行界利息收入仅仅占60%到 70%,中间业务越来越成为主要的收入来源 )。 • 不管是从经济的循环周期来说,还是从产业的结构改变来说, 都必须实现收入来源多样化才能降低风险,如果单纯的依赖 一种收入来源的话是非常脆弱的。 • 信用卡业务已成为国外商业银行最为盈利的部门之一。信用 卡业务是许多国际大银行的主要业务和主要利润来源。如花 旗银行的信用卡业务收益就占其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美国 运通公司的运通卡业务利润更占了其公司全部利润的七成。
贷款业务发展战略
• 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发展战略主要包括银行开展业务应当 遵循的原则、银行开展业务的行业和区域、开展的业务品 种和业务开展的规模和速度。
“审贷分离、分级审批制度”
• 《贷款通则》第40条规定:“贷款调查评估人员负责贷款调查 评估,承担调查失误和评估失准的责任;贷款审查人员负责贷 款风险的审查,承担审查失误的责任;贷款发放人员负责贷款 的检查和清收,承担检查失误,清收不力的责任。” • 分级审批的基本要求是商业银行应按其分支机构资产或负债规 模和结构的不同,以及考虑各自经营管理水平的高低确定与其 状况相适应的贷款审批权限。这一制度的目的也在于保证银行 信贷资产的质量,避免人情贷款、以贷谋私等危及贷款安全的 行为。商业银行的董事长或总经理以授权这一法律形式确定其 分支机构行长的贷款审批权限,各分支机构的行长在授权限额 内有权自行决定贷款的发放与否,而超出授权限额的贷款申请 须报其上级有权审批部门决定。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二节 贷款定价
三、贷款价格的构成
(一)贷款利率:取决于央行的货币政策和有关的法令、资金供求状况、
同业竞争状况。
(二)承诺费: (三)补偿存款余额:
例如:某银行按6%的年利率贷出100万元的一年期贷款,协议规定借款
人必须将贷款额度的15%以活期存款(利率为0.72%)的形式存在本行,那么, 这笔贷款的名义利率为6%,而其实际利率为6.93%
第五章 商业银行贷款业务及其管理
第二节 贷款定价
四、贷款定价方法
(一)成本加成定价法 贷款 = 筹集资金的 + 银行的其他 + 预计的拖欠风险 + 银行预期 利率 边际成本 经营成本 补偿费用 的利润
例如,某企业申请贷款100万元,如果银行为筹集这笔资金以5%的利率发行大额存 单,那么筹集资金的边际成本就是5%;银行发放和管理这笔贷款的经营成本 为2%;银行信贷部建议以贷款的1%补偿银行面临的拖欠风险;并且银行对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