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教程文件
高中地理必修二第二章教程文件
——在继承历史的基础上创新
3、社会因素 (住宅区的分化)
•种族因素对住宅区分化的 影响很大
•收入是形成不同级别住宅 区的常见原因
•知名度对于住宅区的选择 有很大的影响 4、行政因素
城市发展的初期 城市发展的中后期
城市地
区范围
狭小
扩大
各类功 混杂布置, 能用地 无明显功能分异 的关系
工业发 在市中心形成 展方向 工业的自然团聚
英国是世界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
1、英国城市化过程中显现的特点?
人口增加;用地规模扩大;比重增加
2、图2.20,大伦敦和英格兰城市带的形成?
-----郊区城市化 (中期阶段)
3、20世纪下半叶人口变化如何? 城市中心出现哪些问题? 市中心失业率高、犯罪率升高等; 人口外迁,空旧房增多; 市中心空洞化
第一节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住宅用地 政府机关 交通 绿化
2、功能区的形成 ——集聚效应
文化区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功能区的形成 ——集聚效应 3、主要功能区及特点
(1)住宅区 •分布特点:比重最大、分布最广泛 •分化类型:中高级/低级住宅区 (2)商业区 •位置:市中心、交通干线的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或条状 •中心商务区:CBD (3)工业区:分布特点
但上述因素只是提供了条件,并非决定因素, 也不是每个城市都能提升其等级。
(1)百货店里有彩电、冰箱、热水器、空调等高级商品销售 的是________ ,请分析其原因。 (2) 图中两城镇等级较高的是________,提供服务较多的 是________。
四、城市等级体系:
结论:等级较高的城市数目 较少 等级较低的城市数目 较多 等级较高的城市相距较远 等级较低的城市相距较近
常州市工业区
往往在靠近河流、铁 路、公路等交通比较便 捷的地带,来布置其厂 房、仓库等设施。
工业区:应该 分布在最大风 频的下风向、
河流的下游。
城市主要功能区的特点:
名称 住宅区 商业区
工业区
绿化 用地
占地比重
区位特点
原因
是城市用地最 中高级:城市外缘 环境、交通等 广泛的形式 低级:内城或工业
分异明显
市区的工厂企业 纷纷外迁
原因 分析
以市场、 交通等 优势吸引引起
为降低成本, 保护环境
2.2 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 、 城市等级——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按等级由小到大:
集镇、城市、大城市、特大城市
我国的划分标准:市区和郊区非农业人口的规模大小
特大城市 大城市 中等城市 小城市 城镇型居民点
就整个区域而言, 不同等级城市的 服务范围是 层层嵌套的。
读图2.16,回答问题
1图中共有----级居民点。 最高级的是------,共有-----个; 次一级的是------,共有----------个。
2图中数目最多的是-----级居民点, 服务范围最广的是-----级居民点。
•图中高一级居民点的位置与低一 级居民点的位置关系如何? •同级居民点之间的距离关系如何? 为什么这样设置?
29万
231万
中等城市 特大城市
前往该地的 每周一两次 两三个月 每年一两次
频率
一次
寻求的服务 功能
种类少, 级别低, 服务范围小
种类较多、 级别较高,
种类丰富、 级别高, 服务范围大
三 、 城市发展的条件
上海:海岸线中点,长江入海口 发达铁路 发达经济
城市等级提升的影响因素:
地理位置、交通、资源等
一、城市化的标志 人口 向城镇集聚(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
乡村 转变为城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的衡量标准)
城市化:
对一个城市而言,是城市等级升级的过程; 对一个地区而言,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就业机会、赚钱机会、医疗服务、社会福利水平、 受教育和升迁机会、生活品质、社会地位等
1、城市地域结构
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分布与组合构成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同心圆模式
2、结构模式 扇形模式
多核心模式
3、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地
1、通达度
租 水
(交通便捷程度) 平
2、距市中心的远近
各类土地利用 付租能力随距 离递减示意图
功能区的影响因素
1、经济因素(地租)
商业
住宅
工业
距市中心 的距离
A
BC D E
FG
距市中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的距离
2、历史因素
北京是中国的古都,天安门广场、故宫都是具有 悠久历史的古老建筑。如果在广场周围建筑起高 楼大厦,必然会破坏这一古老建筑的风格。
——保护历史遗留痕迹
上海市在决定建设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时,同时 也对上海传统的商务中心—浦西外滩进行改造, 将浦西外滩和浦东陆家嘴联结起来,使它们共 同成为上海现代化的商务中心。
阶段
速度 展趋势 题
初期阶 段
25%-30% 以下,低
缓慢
缓慢
各功能用地混杂, 功能区不明确
中期加 速阶段
从25%-30% 增长到
60%-70%, 较高
迅速
郊区城市化
快
(环境恶化、
交通拥挤、
住房紧张等)
后期阶 段
70%以上, 高
缓慢, 甚至 停滞
继续增大、 速度变慢
逆城市化
(大城市的中 心空洞化等)
区附近
占用城市用 地面积的一 小部分
多位于市中心、 交通干线的两侧 或街角路口处 (点状或条状)
交通便利,人口密集
占用城市 用地的一 部分
占用城市用 地面积的一 小部分
分布在城市外缘, 交通干线附近
分布在住宅区和 工业区之间
减轻对市区环境的 污染;交通便利,土 地租金低
减少环境污染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由于源地不同(方向相同),动力可分为拉力和推力 总的说来,人口由乡村流向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经济发展不平衡
由乡村流向城市是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式之一
1.城市化进程可以分 为哪几个阶段?
2.各阶段有何特点?
后期阶段 60%-70%
中期阶段
拉伸的 “S”形
初期阶段
25%-30%
城市化 水平 发展 地域扩 常见的问
>100万 50万----100万 20万----50万 <20万
二、城市的功能
1 服务范围:
(1)这个范围通常不固定,也没有明确的界线。
(2)不仅包括城市本身,还包括附近的小城镇 和广大的农村地区。
名称
枣强镇
衡水市 石家庄市
距离
非农人口 规模
0km 近 11万
小城镇
25km 较远 90km 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