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概述摘要:本章介绍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建设基本程序、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以下简称“地铁总公司”)及建设事业总部的组织架构和部门职责、地铁各个系统的概况及系统接口。
关键词:线网规划组织架构职责系统接口1.1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共15条线,里程总计610公里。
1.1.1 广州市轨道交通既有线路1.1.1.1 一号线为东西走向,全长18.5公里,共设16座车站,为广州东站、体育中心、体育西、杨箕、东山口、烈士陵园、农讲所、公园前、西门口、陈家祠、长寿路、黄沙、芳村、花地湾、坑口、西朗。
其中坑口和西朗为地面站,其余为地下站。
1997年7月1日开通西朗站至黄沙站段,1999年6月28日开通全线西朗站至广州东站。
1.1.1.2 二号线为南北走向,全长23.32公里,共设20座车站。
目前已完成首期工程,于2002年12月29日开通三元里站至晓港站段,2003年6月28日开通晓港站至琶州站段。
已开通的车站共16座,由北至南分别为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晓港、中大、鹭江、客村、赤岗、磨碟沙、新港东、琶州。
于2008年八号线建成开通时,本线段解列,将晓港站至琶州站段共8个车站纳入八号线。
1.1.2 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1.1.2.1 二号线延伸线2008年建成开通江南西站至南洲客运站段及嘉禾站至三元里站段。
建成后二号线全线由北至南车站分别为:嘉禾、江夏、新市、广州体育馆、远景、三元里、广州火车站、越秀公园、纪念堂、公园前、海珠广场、市二宫、江南西、跃进路、门口岗、海珠客运站、南浦岛、石壁。
1.1.2.2 三号线北部分别起于广州东站和天河客运站,于体育西路站汇合,南到番禺广场,全长36.1公里,呈Y形运行,共设18座车站,为广州东站、林和西、体育西、天河客运中心、五山、华师、岗顶、石牌桥、珠江新城、赤岗塔、客村、大塘、沥窖、夏滘、大石、汉溪、市桥、番禺广场。
线路预留了向北通达新机场、向南通达广州新城、海鸥岛的条件,主要经过新机场高速公路、106国道、华南快速路和广汕公路,是城市的南北向骨干线,将为解决沿线交通及加强新机场与城市中心区之间的联系起重要作用,并起到拉开城市布局、引导城市健康发展的作用。
2005年12月28日建成开通广州东站至客村站段,2006年6月28日建成开通客村站至番禺广场段、2006年12月28日建成开通天河客运站至体育西路站段。
1.1.2.3 四号线位于广州东部,北起罗定,经科学城、大学城、广州新城,南至南沙,跨越天河区、海珠区、番禺区,是串联南拓轴上各组团的南北向干线,线路全长约67公里,共设22座车站,由北至南分别为科学城东、科学城西、小新塘、世界大观、奥林匹克中心、车陂、黄洲、琶洲塔、官洲、大学城、小谷围、新造、市莲路、广州新城、东涌、黄阁北、黄阁、蕉门、环岛西、蝴蝶洲、芦湾、南沙。
2005年12月28日建成开通琶洲塔站至新造站段,共5座车站,为琶洲塔、官洲、小谷围、大学城、新造。
1.1.2.4 五号线西起芳村区的滘口,预留向西去佛山市南海区的条件,线路向东穿越广州市芳村区、荔湾区、越秀区、东山区和天河区,最后到达黄浦区,止于黄浦区客运港,线路全长约41.4公里,共设29座车站。
2008年建成开通滘口站至文园站段共31公里,由西向东分别为滘口、大坦沙南、中山八路、东风西路、西村、广州火车站、小北、花园酒店、区庄、动物园南门、杨箕、五羊新城、珠江新城、猎德、赛马场、员村、科韵路、黄洲、东圃、鱼珠、茅岗、港湾路、大沙地、文园、沙浦、庙头、夏园、广州开发区、黄埔客运港。
1.1.2.5 六号线呈东西走向,线路全长31公里,共设24座车站,由西向东分别为金沙大道、大坦沙北、大坦沙南、如意坊、黄沙、文化公园、一德路、海珠广场、北京路、越秀南路、海印、东山口、区庄、黄花岗、水荫路、沙河、燕塘、天河客运站、三宝墟、华南植物园、龙洞、高塘石。
一期工程开通金沙大道站至燕塘站段,线路长21.1公里,18座车站。
1.1.2.6 七号线呈东西走向,2010年建成开通首期工程,从西朗站至大学城站段,共21公里,共设10座车站。
1.1.2.7 八号线呈东西走向,西起凤凰新村,东至新洲。
该线路穿越荔湾区、越秀区、白云区,止于黄金围,是中心区连接城市北部与河南地区的干线,承担中心区与城市北部、珠江前航道河南地块的组团内交通。
已于2003年6月28日开通晓港站至琶洲站段,2008年建成开通晓港站至凤凰新村站段及琶洲站至新洲站段,实现与二号线解列,解列工作完成后,形成线路长度15.2公里,13座车站。
1.1.2.8 广佛线是一条城际间快速轨道地铁交通线路,从佛山魁奇路至广州沥滘,全线长度为33.6公里,共设车站20座。
广州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方案参见图1;线网概况详见表1。
表1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概况表1.2 广州市轨道交通工程基本建设程序1.2.1 基本建设阶段划分根据《广州市重点建设项目管理办法》的规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属于市重点建设项目,项目经广州市人民政府审定,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公布执行。
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审批或报批工作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并根据项目前期工作的进展情况列入年度计划。
1.2.1.1 项目建议书阶段项目建议书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委托任务书进行编制并上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
项目建议书的内容应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
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并经过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评估论证。
1.2.1.2 可行性研究阶段可行性研究报告由具有国家规定资质的工程咨询机构编制并上报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由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具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单位进行评估。
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同时进行的还包括环境影响报告书、消防及劳动部门的审查、地震安全性评价等工作,若项目须进口设备,需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附进口设备清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等。
1.2.1.3 设计阶段1)总体设计,即是对地铁工程相关专业制定设计原则、设计方案、方案比选、投资估算等,其中《地铁工程设计技术要求》为重要组成部分。
该技术要求是控制地铁工程设计标准和规模的重要文件,是控制工程设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工程设计的基础条件,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工程条件变化和工作的深化情况进行补充修改。
2)初步设计,按照已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委托任务书进行设计。
初步设计阶段应稳定线路走向和车站位置方案,建设规模,主要技术标准和设计原则,主要设备类型和数量,主要工程数量和材料数量,征地及拆迁数量,以及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编制总概算。
3)施工图设计,对地铁建设工程各专业的初步设计进行细化,体现设计细节,为地铁施工提供条件。
1.2.1.4 开工前期准备阶段1)建设单位备齐有关申领建设规划用地许可证的法定资料,报市城市规划部门依法划定红线,市国土部门协助做好征地等工作。
2)建设单位上报初步设计及总概算,落实项目建设资金(含资本金)。
3)建设单位对工程的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机电设备供应单位、建设材料供应单位依法组织公开招标,择优选定中标单位。
4)建设单位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组织对设计文件和图纸进行会审,设计咨询、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派员参加,共同核对设计文件和图纸,看其能否满足开工需要,征地拆迁、管线迁改、交通疏解、四周建筑物的保护方案是否可行,有无错漏、空缺,有无与现场实际不符之处,施工工艺方案可否操作等。
5)进行设计交底,由监理单位组织和主持,设计咨询、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派员参加。
6)由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单位向施工单位进行交桩、贯通测量与施工放线复核工作。
7)施工单位编制完成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送监理单位审查,签署意见报建设单位审批后实施。
8)工程材料和设备的检验。
1.2.1.5 施工阶段1)建设单位向政府归口主管部门办理设计报建(批)手续,主要专业有规划、消防、人防、卫生、环保、安全生产等。
2)项目法人与项目设计单位签订设计图纸交付协议。
主体工程施工图纸应满足连续三个月施工的需要。
3)施工场地实现"四通一平"(即供电、供水、道路、通信、场地平整),主体施工准备就绪,且具备连续施工的条件。
4)准备建设需要的主要设备和材料,应备好连续三个月的材料用量。
1.2.1.6 设备材料采购阶段1)编制《用户需求书》(由设计单位负责)。
2)编制招标文件及评标办法。
3)发标及评标。
4)合同签定。
5)设计联络。
6)样机(样件)生产。
7)设备材料出厂验收。
8)设备材料供货、到货验收。
1.2.1.7 设备安装调试阶段1)设备安装前期准备。
2)施工组织计划提交施工监理单位审核。
3)施工单位提出开工申请,施工监理单位审批。
4)土建移交。
5)施工单位按已审批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验收规范及技术标准进行施工。
6)设备安装单机调试、本系统联调、系统间联调。
7)单机系统预验收。
8)设备联调9)车站设备联调。
10)试运行。
11)全线大联调。
12)单机系统验收。
13)移交运营总部开通前试运行。
1.2.1.8 竣工验收及移交阶段1)广州地铁工程验交工作包括分项工程验收、分部工程验收、单位(子单位)工程的验交前检查、工程验交及项目移交等。
地铁工程的验收由广州地铁验交委员会统一组织和管理。
2)广州地铁工程验交工作按《广州地铁工程验交工作实施细则》和《广州地铁工程质量验收管理办法》实施。
3)项目竣工验收必须具备的条件:a)建设项目已按批准的设计内容建设完成,满足使用要求。
b)工程质量经相关部门评定质量合格。
c)环境保护设施、劳动安全卫生设施、消防设施已按设计要求与主体工程同时建成使用。
d)编制竣工决算书,并经审计部门审计。
e)对所有技术文件材料进行系统整理、立卷,竣工验收后交档案管理部门。
1.2.2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报批程序及内容1.2.2.1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布局结构和发展方向,应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所有拟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城市,应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交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城市发展要求和财力情况,组织有关设计部门和专家编制《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明确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以及相应的资金筹措方案。
按照新的申报要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具有资质的工程咨询单位组织专家评审,评估报告通过工程咨询单位评审委员会审查。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建设部组织审核后报国务院审批。
1.2.2.2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要依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规划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