涟源三小校园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一)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安全应急预案
1、立即做好师生疏散和撤离工作;召开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及全校教师会议,通报事件,稳定人心。
2、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情况(2小时以内),请求上级帮助指导。
3、与驻地公安部门说明情况,请求配合学校做好校园秩序的稳定工作。
4、确定专人组织调查,保留第一手资料(原始记录),保护现场或保留物样,不擅自为事故定性,并写出事故报告,分别报送有关领导和部门。
5、召开学生会议,通报事件经过,并进行安全再教育,做好事故后校园稳定和秩序维护工作。
6、专人负责接待家长,召开家长会,通报事件经过,稳定家长情绪,必要时做好与家长单位领导工作。
7、冷静面对媒体采访,有专人负责接待,未经同意,师生不得接受采访,加强门岗管理。
8、总务处要保证安全疏散通道及安全出口的畅通;根据要求,对发生危险的地段进行封闭。
9、做好学生的思想稳定工作,严禁大声喧哗,保持良好秩序。
10、根据突发事件的性质,总务处对水、电等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保障各项物资的供应;同时,抢修受损设施。
11、通知有关人员返校接受任务,迅速投入到抢险、救护和善后
工作的处理等各项工作之中。
12、由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及时向上级汇报突发事件的进展情况,接待媒体和师生家属,处理善后工作。
(二)发生运动损伤、突发疾病时:
1、值班或任课老师要迅速组织学生自救互救,能到医务室治疗的,迅速送达,请校医诊治。
2、伤病学生不能移动或情况不明的,要立即通知校医迅速到达现场实施救治。
根据病情及时拔打“120”请求医疗救助。
3、迅速向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报告。
4、筹措资金,安排车辆由校医护送到医院救治。
5、立即通知学生家长。
(三)发生交通事故时:
1、迅速采取自救和互救措施。
2、拔打“120”、“122”请求交通事故救援中心救助。
3、值日领导及老师迅速到达现场,掌握有关情况,协助有关部门救援。
4、通知学生家长及有关人员协助处理相关事宜。
(四)发生人身伤害、物品被盗等治安刑事案件时:
1、第一目击者迅速拔打“110”或“120”报警寻求救助,在制止不法侵害,监管滋事者和盗窃人,等待公安机关处理的同时,迅速向值日领导及有关部门报告。
2、执勤人员和值班老师接到通知后要迅速到达并保护好现场。
3、校医迅速到达现场开展医疗救助工作。
4、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维护秩序,协助公安机关搜集有关人证、物证,侦察破案。
5、办公室做好接待和协调工作。
6、总务处负责维修受损设施。
(五)发生食物中毒时:
1、值日领导、老师及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立即封锁事故现场,控制现场人员流动,防止饭菜及食品转移。
迅速拔打“110”、“120”救助电话。
2、校医迅速到达现场,组织师生自救互救,协助“120”对中毒人员进行救治。
3、办公室安排车辆将中毒人员快速送往医院救治。
4、门卫值班员严格控制人员出入校园。
保卫人员维护好校内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引导有关人员和车辆进入事发现场。
5、做好媒体和家属的接待及善后工作的处理。
6、总务处做好有关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
(六)发生传染性疾病时:
1、师生身体不适,要及时到校医务室或医院诊治。
2、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班主任或任课老师要立即请校医实施隔离。
同时,立即向办公室及学校领导报告。
3、校医迅速拔打“120”寻求医疗救助,并协助“120”转移被隔离人员,指导做好消毒工作。
4、安全保卫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封锁相关区域,维护校内秩序,保证道路畅通,引导求援车辆到达现场。
5、政教处做好学生的稳定工作。
6、总务处负责对有关区域进行消毒。
2012年2月
涟源三小安全应急措施和策略安全,是学校进行正常教育教学的保证,是每个家庭幸福的保证,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证。
根据上级针对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安全工作措施和应急预案如下:
一、提高安全意识,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建立健全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如食堂卫生安全制度、值班制度等),安排24小时值班,确定安全工作职责,明确各部门分工,做好指挥调度及协调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体制。
落实逐层承包制,校长为第一责任人,到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形成层层有人抓,人人有责任的承包机制。
学校与各班主任签定安全工作责任书。
2、大力学习宣传安全知识,克服师生存在的麻痹大意的思想。
利用校会、班会、主题班会以及校园广播、板报、演讲等形式宣传安全知识,使师生认识到什么事有危险,什么事不该做,做了会有哪些后果,应该怎样做,怎样避免危险;如果发生危险,应当怎样自救,怎样互救,怎样求救。
3、做好排查,防患于未然。
对教学楼、厕所、食堂、商店进行经常性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4、纪律是对孩子行为的约束,而这种约束正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保障。
必须加强常规管理,不能出现管理漏洞。
尤其是在中午、下课后加强监控力度,坚决制止下河洗澡的事情发生。
二、学校安全工作具体措施和应急预案
(一)、用电安全
1、放学后值日生要切断教室电源。
2、雷雨天要切断楼内电源。
3、遇到电路故障,发生断电情况,学生要报告电工修理,不要自己进行线路维修。
4、打扫卫生要注意保护电器,切忌用湿布去抹电线和灯泡灯管、插座等电器。
5、不许爬电杆掏鸟,不在电线下进行放风筝、玩球等活动。
6、如果发生触电,马上就地实施科学救治并联系医院,然后上报。
(二)、用火安全
1、增强防火意识,学习防火知识。
2、学生不得玩火,以防火灾的发生。
3、学生做好防火宣传。
如劝说、阻止父母不在野外用火,家中用火注意安全,安全使用煤气罐等。
4、如果发生火灾,应根据火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如是上课期间,
应马上疏散学生,并逐级上报。
在救火过程中,不允许学生参与救火,只可以做一些辅助性工作,教师经过培训的可以参与救火。
(三)、体育、游戏安全
1、经常检查体育器械,保证器械的安全性。
2、体育课,教师严格要求,杜绝大撒鹰。
3、教给学生防护知识,以及正确的使用体育器材的知识。
4、在课间做正当游戏,不得在教室内追逐打闹,不得在楼栏处拥挤,更不得做危险性游戏。
5、运动或游戏时发生伤害,及时报告老师,进行正确处理,伤害严重马上联系医院,并逐级上报。
(四)、劳动安全
1、劳动时,严密组织,责任到人,要求学生遵守劳动纪律,服从分配听指挥。
2、使用工具时,严禁嬉戏、追逐打闹。
3、注意劳动保护。
(五)、集体活动中的安全
1、除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的重要教育活动之外,原则上不再组织其他群体活动。
如春游、秋游等。
2、如有群体活动,必须建立严密组织,责任到人,层层落实。
(六)、食品安全
1、严格控制进货渠道,购买安全合格的食品,并作好记录。
2、对校内小卖店严格监控,定期检查,发现过期或不合格食品马上责令其食品下架,令其改正。
3、如发生食品中毒,值班教师、负责同志马上联系医院或拨打120电话,并立即上报。
(七)交通安全
1、每位师生必须牢记交通安全常识,遵守交通规则。
2、学生骑车(不满12周岁的不允许在道路上骑车),要求不许脱手骑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等;教师不得酒后驾车。
3、出入校门必须下车,并本着一慢、二看、三通过的规则。
4、坚决不允许学生骑自行车上下学。
(八)、恶劣气候、环境下的安全问题
1、遇雷雨时,防止雷击,要求孩子不到高树、电杆、墙下等处躲避,也不要站在山脊等高处,也不要接打电话。
2、如果在放学时发生雷雨,必须推迟放学,雨后没有洪水,可自行结伴回家,天晚时可联系家长,或由老师护送回家。
如果发生山洪,必须由家长来接,或由老师护送方可离校,如遇特殊情况,应留校住宿或请老师想别的办法。
3、如发生地震,班主任或上课教师马上组织学生有秩序的撤离到宽
阔的操场。
楼上西边两个教室的学生从西边的楼道撤离,东边两个教室的学生从东边楼道撤退。
(九)、防洪措施和应急预案
1、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将防汛工作抓深抓实抓到位。
2、建立防洪抢险指挥组织,遇到紧急情况指挥有序。
校长为总指挥,政教处和总务处,到老师的三级级指挥负责体制。
值班教师24小时到岗,住校教师积极配合,如有情况立即上报、下传。
3、关注天气形式,收看天气预报,如出现异常,早做安排。
4、建立上游预警机制。
如出现局部大雨,发生山洪,马上通知中心学校,根据情况决定是否实施紧急预案
(十)治安工作
1、加强内部管理,加强与司法部门的联系,专职与群体防范结合,对校园重点部位重点防范、巡逻,防盗,防止师生受到外来的各种侵害。
2、加强师生思想品质教育,及时处理协调各种矛盾纠纷,杜绝校园内违法犯罪的恶性事件发生。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