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品确认检验管理规定
1.目的
规定公司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确认检验频次、项目、方法、内容、判定等要求,确保公司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的质量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的关键零部件及整车产品的确认检验。
3.引用标准
CNCA-02C-023:2002中工厂质量保证能力要求
CQC/GD.JC□□-2005 机动车辆类产品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CQC发布)
4.职责
4.1 质检部负责公司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
4.2研发中心负责整车产品的确认检验;
4.3品检部、配套部协助实施相应产品的确认检验。
5.工作程序
5.1 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
5.1.1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原则上由供应商完成,由质检部对供应商提出明确的检验要求,以确保关键零部件的材料和结构等满足3C认证(如有要求时)所规定的要求,质检部应保存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明及有关检验数据和报告。
当由质检部专职检验人员(非进货检验的检验员)检验时,应由质检部提供相应的检验数据和报告。
并加盖检验印章或签名,可行时可引用进货检验记录,但应注明“确认检验”。
对不能检验的项目可委托外部有检测能力的机构检测,并提供有效检验结果。
5.1.2 关键零部件的定期确认检验应在进货检验的合格品中随机抽样:每种关键元器件、材料一年(相隔12个月)确认检验应不少于一次,每次抽样不少于2件(可能时)。
具体安排由质检部依据进货量、产量以及产品质量(含关键件进货检验合格率或供方的绩效表)策划
并实施。
5.1.3定期确认检验的内容、项目、及依据标准(含接收准则),由研发中心依据相应的国家标准来制定,检验项目应包括关键零部件的合格证件、外观、几何测量尺寸及型式试验等,并不少于认证实施规则的规定。
5.1.4 确认检验中的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
5.1.5关键零部件定期确认检验报告的有效期为相邻两次工厂检查之间进行的日期。
5.2 整车产品确认检验
5.2.1整车年度确认检验的项目、方法、内容、依据标准(含接收准则),由研发中心依据整车的相关国家及企业标准确定,但不应少于《机动车辆类产品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中“汽车产品确认检验项目表”规定的适合各单元车型的确认检查项目(包括转向装置、制动装置、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车速指示误差),必要时应增加项目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
5.2.2整车的确认检验,由研发中心在例行检验合格品中随机抽样并实施:每年每单元产品应不少于1次,每次不少于1台。
对公司无检测手段的,由研发中心委托具备能力的机构完成,并获取相应检验记录和报告。
5.2.3 凡是检测线所做的检测项目,品检部应协助上线重新检测。
5.2.3 确认检验由实施检验的检验员填写“整车确认检验记录”并加盖印章或签名。
5.2.4确认检验中的不合格品,依据《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执行,在考虑纠正/预防措施时应特别予以关注。
5.2.5 对在相邻工厂检查日期之间进行的符合确认检验检测标准要求的整车的检测报告(如新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可替代整车的年度确认检验。
6. 相关文件
6.1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6.2 机动车辆类产品工厂检查作业指导书
7.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