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 中职语文期末试卷(一年级,附答案)
2019-2020 学年上学期 19 级中职《语文》期末考试卷登分栏题号分数班级:一 30姓名:二三1515座位号:四总分40得分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 3 分,共 30 分)(请将答案填入答题卡内)12345678910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点缀.拾掇.辍.学惴.惴.不安
B.遒劲.靓.妆敬.仰不胫.而走
C.蠕.动孺.子被褥.耳濡.目染
D.闪烁.砂砾.矍铄.风声鹤唳.2.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松弛星辰脉搏火中取粟
B.沉湎辍学冒昧茫刺在背
C.抱负造诣绯闻纷至沓来
D.退辟灌概凋敝再接再厉3.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虚词,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______打两针青霉素,你这病就能好。
②你若能_______坚持练笔,肯定会有收获。
③我们相信,大多数失足青年经过教育和感化,_______会走上悔过自新的道路。
A.只要一直终究
B.只要一向终究
C.只有一直终于
D.只有一向终于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你们对此人不了解,但我们对他的底细一.目.了.然.。
B.对这个问题,你说应这样,他说应那样,我真是莫.衷.一.是.。
C.辛弃疾的词大多以激昂跌宕、翻.云.覆.雨.的气势来抒情言志,风格豪放雄浑,在南宋词坛中占有重要地位。
1/ 7
D.这个展览会规模宏大,其展品可以说是包.罗.万.象.,美不胜收。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英国政府计划从今年 9 月开始,推行 4 到 5 岁幼童将接受语文和算术能力的“基准测验”,此政策遭到了教师工会的强烈反对。
B.一种观念只有被人们普遍接受、理解和掌握并转化为整个社会的群体意识,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
C.批评或许有对有错,甚至偏激,但只要出于善意,没有违犯法律法规,没有损害公序良俗,我们就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对待。
D.今年 5 月 9 日是俄罗斯卫国战争胜利 70 周年,有近 30 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莫斯科红场举行的阅兵式。
6.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规范的一项是()。
A.《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是我国长篇小说的四大名著。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C.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是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在人们的消费中占更重要的位置;二是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大众化。
D.据《苏州府志》载:苏州城内大小园林约有 150 座,可算名副其实的园林之城。
7.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最新资料推荐------------------------------------------------------
B.一串串宝石般的水珠飞腾着,飞腾着,落进深潭。
C.每道山岭都是那么温柔,谁也不孤峰突起,盛气凌人。
D.清风徐来,盛开的月季花笑得合不拢嘴,频频朝人们点头致意。
8.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去年夏天,我在杭州一所疗养院里休养。
__________江岸后面是起伏的山峦和绵延不断的树林。
①这儿的景色真是美极了!②那儿的景色真美!③六和塔静静地矗立在钱塘江边,④六和塔在钱塘江边静静地矗立着,⑤帆影点点的江面上碧波粼粼,⑥江面上帆影点点,碧波粼粼,A.②③⑥B.①④⑥C.②③⑤D.②④⑥9.下列语句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我俩的合影我一直当做文物惠存着。
B.你的稿子有几个不大通顺的语句,我斗胆为你做了斧正。
C.你寄来的说明书,我有几处看不明白,特去信垂询。
D.我的一首小诗在《星星》上发表了,现抄寄给你,请雅正。
10.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毛泽东,字润之,湖南湘潭人,《沁园春·长沙》是他的代表作。
该词抒写出革命青年对国家命运的感慨,蔑视反动统治者,改造旧中国的豪情壮志。
B.文学史上“风骚”并称,其中“风”指《国风》,“骚”指《离骚》。
3/ 7
C.郁达夫,中国现代作家,“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哦,香雪》等。
D.舒婷,朦胧派的代表作家。
她的《致橡树》是向陈腐观念发出挑战的现代女性的爱情宣言。
二、诗歌鉴赏(共 15 分)沁园春·长沙毛泽东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1.本词的上阕写寒秋景色,哪些词语起了描写秋色之深的作用?(3 分)2.本词中“染”“击”“翔”等几个动词用得好,为什么?(6 分)3.这首词为我们塑造了少年毛泽东什么样的形象?(6 分)
---------------------------------------------------------------最新资料推荐------------------------------------------------------ 三、现代文阅读(共 15 分)在细微的爱里林清玄苏东坡有一首五言诗,我非常喜欢:钩帘归乳燕,穴牖出痴蝇。
爱鼠常留饭,怜蛾不点灯。
100对才华盖世的苏东坡来说,这算是他最简单的诗,一点也不稀奇,但是读到这首诗时,我的心深深颤动,因为隐在这简单诗句背后的是一颗伟大而细致的心灵。
钩着不敢放下的窗帘,是为了让乳燕归来。
看到冲撞窗户的愚痴的苍蝇,赶紧打开窗门让它出去吧!担心家里的老鼠没有东西吃,时常为它们留一点饭菜。
夜里不点灯,是爱惜飞蛾的生命呀!诗人那个时代的生活我们不再有了,因为我们家里不再有乳燕、痴蝇、老鼠和飞蛾了,但是诗人的情境我们却能体会,他用一种非常细微的爱来观照万物。
在他的眼里,看见了乳燕回巢的欢喜,看见了痴蝇被困的着急,看见了老鼠觅食的心情,也看见了飞蛾无知扑火的痛苦,这是多么动人的心境呢?我们有很多人,对施恩给我们的还不知感念,对于苦痛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吝于给予,甚至对于人间的欢喜悲辛一无所知,当然也不能体会其他众生的心情。
比起这首诗,我们是多么粗鄙呀!200不能进入微细的爱里的人,不只是粗鄙,他也一定不能品味高层次的心灵之爱,他只能过着平凡单调的日子,而无法在生命中找到一些非凡之美。
我们如果光是对人有情爱、有关怀,不知道日落月升也有呼吸,
5/ 7
不知道虫蚁鸟兽也有欢歌与悲伤,不知道云里风里也有远方的消息,不知道路边走过的每一只狗都有乞求或怒怨的眼神,甚至不知道无声里也有千言万语……那么我们就不能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我想起一首杜牧的诗,可以和苏轼这首诗相配:已落双雕血尚新,鸣鞭走马又翻身。
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
1.文中“微细的爱”是什么样的爱?请简要概括。
(4 分)3002.作者为什么看重这种“微细的爱”?(6 分)3.下列对本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 分) A.引用苏轼诗作开头,印证题目,引出下文。
B.运用反衬手法,以爱的微细衬托苏轼的伟大。
400C.用一些人的粗鄙与苏轼的心境对比,突出微细的爱的可贵。
D.文章以苏轼的诗作开篇,以杜牧的诗作结尾,前后照应,使文本结构严谨。
四、作文(40 分)请以“记忆中那些人或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500 字。
500
---------------------------------------------------------------最新资料推荐------------------------------------------------------ 2019-2020 上学期 19 级语文期末试卷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 1-5
B C A D C;6-10 A B A D C 二、诗歌鉴赏 1.红遍、尽染、碧透。
2.“染”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壮美景色。
“击”能现实雄鹰展翅奋飞,搏击大气的强劲有力。
“翔”既描摹了水之清澈见底,水天相映之境,又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滑翔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游状,形象生动。
3.这首词塑造了一个风华正茂、意气奔放、指点江山、胸怀天下的少年英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 1.含有对微小生命的爱,也含有细致入微的关爱。
2.因为“微细的爱”能让人体味到高层次的心灵之爱,能在生命中找到非凡之美,能让人成为一个圆满的人。
3.B 四、作文略。
7/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