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优秀QC管理型QCC讲解

国家优秀QC管理型QCC讲解


知识
2008. 各 11.4 车
间 科 室
2 可供用 于标准 化管理 的计算 机资源 岗位覆 盖率低
现场 根据信息组对现有计算机的登记台帐显示,目 调研 前各科室和车间行政人员均已配置了相应的计 否
算机,且计算机联网功能正常,可正常应用于 信息化管理。
2008. 设备 11.4 技术
科信 息组
具备计算 电话 根据京华网络技术处情况反馈,目前协同办公
现状值
2天
目标值
1.325天
改进值
效果检查
2、标准审批及使用过程用纸情况验证
活动后,标准的制修订实现了网上审批, 完全实现无纸化送审。
对于标准使用过程而言,除操作岗位必 备的操作类及技术类等标准必须打印发放执 行外,其余岗位通过开放系统查询权限,实 现了标准无纸化执行 。
巩固措施
修订《文件管理规定》 把操作流程及规定写入文件 制定《企业标准化操作手册》 并印制成册下发各部门指导使用
效果检查
1、标准制修订送审用时验证
活动后标准审批用时调查表
标准名称 (厂级管理标准)
1管理大纲 1合同管理办法
1污染物控制管理规定
1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1杀虫安全管理规定
1统计管理办法 1回收烟支ERP流程管理规定
制定/修订 制定 制定 修订
审批 时用 1
2 2
制定
1.5
修订
1
修订
0.5
制定
1
1计划码段管理规定
标准意见征求 单
标准审批表
起草标准草案
征求意见
标准送审稿
标准报批稿分类
纪检、工会类 标准报批稿
党、团类标准 报批稿
行政类标准报 批稿
标准起草 部门负责

玉 溪 分管厂领导 卷 烟 厂
否 标准化工作
办公室
审核
审核 是
审查标准 报批
通过?
厂纪委书记 厂工会主席 厂党委书记
厂长 说明和备注 1、自标准审批开始到结束,由标准起草部门指定一名承办人负责标准审批过程中的送审传递工作。
总结及今后打算
1、通过QC活动的开展,小组成员各方面的意识
得到显著提升,如雷达图所示:
190
改进意识
2、实现了提升企业的标准信息化管理水
100
平。系统的运用,成功地实现了在集团工
厂层面的“可复制”推广模式,为集团标
准信息化系统管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下一步将围绕之前所建立的标准信息化 管理系统更进一步优化,从技术角度围绕如 何实现制定一项标准的同时即可将被替代的 标准自动废除进行攻关。
作废理由:
经济运行科审批
通知申请人 经济运行科发布作废信
息 结束
人事劳资科审批
人事劳资科发布作废信 息
结束
部门文件管理员在部门 内发布作废信息
提出作废的部门:
结束
标准类型:
作废日期:
提出作废的部门领导意见: 经济运行科审批意见:
实现标准作废和自动归档功能
对策实施
4、标准打印流程及表单设计
申请人提出打印申请 本部门文件管理员审批
修订
6
制定
6
修订
4
修订
7
制定
6
修订
8
制定
6
制定
7
制定
5
修订
6
6.1天
现状调查
2、标准无纸化程度调查:
标准无纸化 程度
1.标准数量情况
工厂在用标准共计1354项
2.标准送审过程耗纸情况
每项标准自审批到发布平均耗纸10余页
3.标准使用过程耗纸情况
耗纸10000余页
现状调查
3、标准归档情况调查: 1 标准纸质审批
要因确认表

末端 确认

因素 方法
确认情况
是否 负责人 确认 确认
要因
时间 地点
1 标准管 现场走 通过抽样方式选取六个车间和五个科室的兼职
理人员 访调查 标准管理进行调查,通过问询,这些标准化管 否
缺乏应
理人员都觉得目前针对纸质标准使用人工管理
用信息
的现状在效率、质量方面都不满意,大家都希
化管理
望能通过引入标准信息化管理提升工作效率。
厂长批准
申请人修改标准
党团类/纪检、工会类
厂党委书记/厂纪委书记 /厂工会主席审批
标准发布
结束
实现标准修订和自动归档功能
对策实施
3、标准作废业务流程及表单设计
标准归口部门文件管理员 提出作废申请
厂级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 工作标准
部门级标准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作废申请部门领导审核
作废申请部门领导审核
作废申请部门领导审批
(天)
5 7 4 5 8 8 7
标准名称 (部门级管理标准)
车间现场管理办法 车间专卖管理办法 车间环境安全管理规定 车间设备管理规定 车间现场管理办法 车间质量管理办法 生产调度管理规定
制定 修订
9
车间绩效管理办法
9
车间生产组织管理办法
修订
8
车间现场管理办法
7天
平均用时
6.5天
制定/ 审批用 修订 时(天)
根据标准适用范围,通过设置权限实现对标准的阅读受控
对策实施
6、标准日常意见在线征集、反馈流程及表单设计
标准使用部门或人员将意见 和建议填入表单
本部门文件管理员审批
标准归口部门填写处理意见
提出意见部门文件管理员 结束
标准名称 修改意见或建议:
标准 编号
提出部门/人员 意见回复情况:
日期
有效避免标准评审缺乏依据的现象,实现标准在线意见征集的动态管理。
日期:2008年12月08日
要因确认
协同系统开发初期没有将标准化管理 作为单独模块开发
要因
能实现标准信息化管理的流程沿 未建立
制定对策
对策措施表
序 号
要因
对策
实现 目标
具体措施 地点
完成 时间
负责人
协同系统 在系统 实现标
开发初期 中开发 准的审 编写需求
1
没有将标 准化管理
用于标 准化管
批查询 借阅打
为实现“简化、协调、统一、高效”的企业标准化管理,小组尝试 通过信息化管理手段来提升企业的标准化管理水平。
选择课题
建立高效、顺畅的标准审批业务流程需求
文件无纸化要求
标准资源共享需求
课题选定:
提升企业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
现状调查
1、标准制修订、审批及发布过程情况调查:
开始
接受制定任务
标准起草 部门
调查研究 收集资料
通知申请人 结束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归还日期
申请部门 申请理由: 本部门文件管理员审批意见:
实现标准在线及受控打印功能
对策实施
5、标准借阅业务流程及表单设计
申请人提出借阅申请 标准归口部门文件管理员审批
通知申请人 结束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申请人
申请日期
归还日期
申请部门 借阅理由: 标准归口部门文件管理员审批意见:



2008. 技
11.5 术

根据京华网络技术处介绍,如果在协同系
5
能实现标准信息化 现场 管理的流程沿未建 讨论
统上开发标准化管理模块,前提除了由工 厂提出需求外,同时还得事先针对需求设


计相关业流程,有了流程后技术处才能根
据流程进行相应程序的开发和设计



2008. 11.8
术 处
制表:罗金波
标准信息化管理水平低
没有充分利用有关信息 系统开发建立标准信息 化管理系统
标准管理人员 缺乏运用信息 化管理意识
能实现标准信息 化管理的流程尚 未建立
无标准信息化 管理的相关方 案
协同系统开发初期 没有将标准化管理 作为单独模块开发
图2:原因分析关联图
制图:罗金波 日期:2008年12月2日
要因确认
2 保存空间有限 3 纸质文稿变形
图3:标准归档情况
确定目标
目标
1.减少标准制修订送审用时; 2.减少标准审批及执行过程的纸张消耗,实 现标准审批“无纸化”。
6.5天
2天
现状值
目标值
标准审批用时柱状图
目标可行性分析
活动前的标准制修订审批主要借助人工送审的方式,每项 标准送审一般都要经过3至4个审批环节。
现状调查
标准名称 (厂级管理标准)
文件管理规定 合同管理办法 绩效管理办法 1财务管理办法 1生产管理规定 1设备管理办法 1纪检监察规范化管理办法
1专卖管理办法 1工会委员选举管理办法
1工会活动经费管理办法
平均用时
总平均
标准审批用时调查表
制定/ 修订
制定 制定 修订 制定 修订 修订 制定
审批用 时
如果能借助信息化手段,通过增加审批人员和标准使用人 员的网络使用资源的审批权限,提供适宜的标准管理平台。即 可以实现缩短标准审批周期和减少用纸量这两项目标。
原因分析
具备计算机资源的 用户与具备协同用 户权限现状不匹配
可供用于标准化管理 的计算机资源岗位覆 盖率低
计算机硬件资 源不充分
计算机用户缺 少协同用户权 限
的开发是一项逐步推进的工程,先通过公
文流程、合同网上审批功能正常后,其它
4
协同系统开发初期 没有将标准化管理 作为单独模块开发
现场 讨论
业务模块也可能通过提交需求的方式进行 开发。目前由于工厂未提交需求,所以协 同系统也就没有专门为工厂开发用于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