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近代史——历史主观题部分

中国近代史——历史主观题部分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简答题1、简述《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2、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3、简述《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影响。

4.什么是租界?5、简述三元里抗英斗争。

6、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方式主要有哪些?7、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在哪些方面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8、旧中国的通商口岸与今天的开放城市有什么区别?二、论述题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3、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和教训是什么?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极不愿意法国进据云南,日本占领福建。

日本方面对于德国之据有山东,则认为危险万分。

各国方面对于英人之垄断长江,认为势难坐视。

”(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材料二:“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能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向德皇威廉二世的报告)上述两段材料说明了帝国主义列强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的原因,请回答:(1)材料一说明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说明原因是什么?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这是一组义和团在廊坊、大沽、天津、北京等地英勇抗击八国联军的资料。

[北京]连日由各处所来团民不下数万,多似乡愚务农之民,既无为首之人调遣,又无锋利器械;且是自备资斧,所食不过小米饭玉米面而已。

既不图名,又不为利,奋不顾身,置性命于战场,不约而同,万众一心;况只仇杀洋人……并不伤害良民。

(五月)二十五日(6月21日)辰刻,义和团拳民(攻打使馆)冲锋冒镝,当子弹如雨之中,蜂拥齐人,赶至法国府门首……二十六、七广等日,甘军昼夜施放枪炮,互有伤亡。

目前洋楼洋房焚毁业已殆尽,洋枪洋炮日夕不闻响声,此乃最好机会,如鱼游釜中,燕巢幕上,穷蹙已极。

予等(使馆)之损失,今细细察明,亦殊可惊。

法人在五十水手、十六志愿兵之中,已死伤四十二人。

日本人在六十水手及其余志愿兵之中,已死伤四十五人。

德国人在五十四人中,已死伤上三十人。

全体之死伤数目,则为一百十七人。

[天津]光绪二十六年五月十九日(1900年6月15日)夜,京津铁路被焚,电线杆亦被拆毁,马家口教堂同时被焚。

时有洋兵数十人、放枪追赶拳匪,拳匪四百余人,合力相攻,洋枪之声,彻夜不绝,人人喊杀,声如鼎沸……二十一日(17日)……午后三点钟,有洋兵四百余人,乘火车欲图北上,行至陈家沟地方,有该处拳匪,并守护铁路之练军,武卫军遮堵,不令前行。

洋兵开枪击之,击伤拳匪数人,练军、武卫军亦开枪还击,洋兵退走,官军与拳匪合力前攻,洋兵且战且退。

练军开炮,遥向紫竹林租界洋楼轰击;水师营开炮,遥向老龙头火车站轰击,洋楼车站皆被击焚,洋人亦开炮还击,民房误毁者不少。

时黄风大起,天日俱暗,两军互相攻击,枪炮之声,不绝于耳,洋兵败。

是役也,洋兵死伤不少,官军拳匪亦各有死伤者,各处人民与官军拳匪送得胜饼与绿豆汤者,络绎于道。

……各铺户居民,皆用红纸书“义和神团,大得全胜”八字,贴门旁。

西兵与华人接战,于6月18日(五月二十二日)在铁路车站处一仗最厉,俄兵二千名内,竟死伤有五百名之多。

……华人此次甚勇敢,为从来所未见,向尚不信其有此耐战之心,目下观之,彼等之勇猛及耐心之处,较被围西人之心更胜矣。

——仲芳氏:《庚子记事》,中华书局,1978年版,第15页。

根据材料请回答:(1)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战争以后,帝国主义没有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其原因何在? (2)评价义和团运动。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一、简答题1、简述《天朝田亩制度》。

2、简述天京事变。

3、简述洋务运动。

4、简述百日维新。

5、太平天国运动发生的原因是什么?6、《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实是什么?应怎样评价?7、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什么?8、简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经过及其伟大意义。

9、简述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

10、简述戊戌维新运动的意义和教训。

11、简述近代中国学西方的历史进程。

二、论述题1、试述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2、如何认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3、如何认识洋务运动的性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4、试述戊戌维新运动的历史意义。

5、如何认识戊戌维新运动失败的原因和教训?三、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资料:有人认为,中国近代化的演绎经历了三个阶段:从传统的闭关锁国心态向近代开放意识的递转,19世纪60年代出现的洋务运动是观念的转换与近代企业的创办融为一体,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初出现的一系列运动是对近代民主制度的探索和吸纳,使得近代化的层次大为提高。

问题:(1)分别写出与以上三个阶段相关的历史事件。

(2)概括出中国近代化的演绎形式。

(3)就以上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封建帝制的终结1、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历史的必然选择?2、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是什么?3、清末“新政”的主张、措施与当年戊戌维新的主张有什么不同?4、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三民主义?5、革命派在与改良派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和进步性的?6、如何认识近代中国改良与革命这两种方案,两种道路?7、南京临时政府为什么是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革命政权?8、与中国近代史上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和戊戌维新运动相比,辛亥革命有什么不同?9、封建军阀的专制统治表现在哪些方面?10、辛亥革命为什么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的巨变?11、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是什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五四前后新文化运动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二、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历史意义是什么?局限是什么?三、五四时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对西方式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有所怀疑和保留?四、十月革命是怎样推动中国的先进分子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的呢?五、五四运动的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历史特点是什么?为什么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六、中国的先进分子为什么和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七、为什么没有中国共产党,不会有大革命?八、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九、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十、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呈现了哪些新面貌?为什么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 控制南京国民政府的国民党与大革命时期国民党的性质相比,发生了什么本质变化?2. 辨析:有人说,有人说,南京国民政府代表的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是一个资产阶级政府,致力于中国的现代化建设。

中国共产党搞革命破坏了国民党的现代化的努力。

3. 八七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4.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对探索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贡献有哪些?5.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分配土地的方法是什么?6.开展土地革命有哪些意义?7. 在20世纪30年代前期、中期,中国共产党内屡次出现严重的“左”倾错误的原因是什么?8.遵义会议的内容和意义是什么?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是什么?9.长征胜利的伟大意义是什么?10.长征胜利之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侵华日军给中华民族造成极为深重灾难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特点有哪些?3.在全民族的八年抗战中形成了哪两条抗战路线和哪两个战场?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策略总方针是什么?5.如何认识国民党统治区的腐败6.如何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7..怎样认识中国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地位和作用?8.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是什么?9.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10.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11.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为什么是必须和能够打败的?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有哪些?2.从南昌起义始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新阶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实质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

近代中国农民革命运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都失败了,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却最终取得了成功。

请比较无产阶级领导下的农民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并说明其结果迥然不同的原因。

3.天津战役胜利的原因和历史启示有哪些?4.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八章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五种经济成分是什么?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

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3.我国对官僚资本的没收包含着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4.什么是党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它的提出有什么意义?5.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应了历史的必然?6.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的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7.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是什么?8.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是什么?9.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不自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0. 为什么说完成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深刻的社会变革?第九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发展1.建国初期为什么要采取苏联模式?2.《论十大关系》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3.为什么说中共八大的路程总是正确的?4.《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主要内容和意义?5. 如何正确认识反右派斗争和反右派运动扩大化?6. 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有哪些理论阐述?7. 如何评价“大跃进”运动?8. 文化大革命的性质是什么?9.文化大革命持续十年之久的原因是什么?10.毛泽东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中阐述了哪些重要原则?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辨析:解放思想就是放弃传统的思想,接受新思想。

2. 辨析:邓小平反对“两个凡是”,因而也就是取消了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

3. 辨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大转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的一次大转向。

4. 辨析:从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一种倒退。

5. 辨析:“十三大”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提出了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路线和发展战略,表明我党已经掌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规律。

6. 辨析:允许非公有制的存在和发展,就是承认非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性质。

7. 辨析:党的建设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法宝”。

8. 辨析:新时期我国对外工作的主要目的在于扩大国际影响,提升国际地位。

9. 辨析: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首要关系。

10. 辨析:“十五大”将非公有制经济纳入了基本经济制度框架,表明社会主义不可能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11. 辨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避免一切矛盾的产生。

12. 辨析:改革开放30年所取得的成就最根本的原因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努力奋斗。

13. 简述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