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会计重点

浙江工商大学管理会计重点


第一章
下图为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框架
管理会计的对象
管理会计信息的 质量特征
管理会计的目标
提供信息 参与决策
职能
计划 评价 控制 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报告
重要工作
报告 解释 资源管理 信息系统开发 技术完善 鉴定 管理
1
小马哥,你真棒
第二章变动成本法
变动成本与完全成本。 (计算题 1) 完全成本法下将所有成本分为制造成本(或称为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 费用)和非制造成本(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两大类,将制造成本完全计入 产品成本,而将非制造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全额计入当期损益。 变动成本法则是,产品成本只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按照产量分摊)和三费一起计入期间成本。 本质区别:完全成本法要把固定制造费用分摊到当期生产的产品中去,变动成本法把固定制 造费用在当期转销。本期生产量是大于销售量, (P60)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净收益>按变动 成本法所确定的净收益。
第三章本—量—利分析
盈亏临界点就是利润等于 0 的销售量或销售额。 利润=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盈亏临界点=固定成本/(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即,V=FC/(SP—VC) 本-量-利关系中的敏感性分析: (计算题 2) 敏感系数公式,销售量的敏感系数= 单价的敏感系数=
第七章投资决策
战略管理会计对传统投资决策指标的修正 P259
第八、九章
标准成本法与作业成本法的区别?(论述题) 1、很关键的区别在于对于制造费用的分摊方法是不同的。对于标准成本法分摊时是直接按 照一个成本动因:例如人工小时,机器小时来分摊,但是对于作业成本法,是将资源分摊到
3
小马哥,你真棒
作业上再分摊到产品上, 这样成本分摊的更加准确, 这部分分摊到作业再到产品的成本一般 是制造费用 2、在实际案例中,作业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在核算成本中最大的区别体现在产品种类多的 生产企业中,一般做工复杂、产量较小的产品,其制造费用应该分摊的多,但是因为使用标 准成本法所以实际分摊成本较少。但是产量大,生产工艺比较简单的产品,其所消耗的制造 费用应该较少,但是因为使用标准成本法,会使得分摊的成本比实际的多。这种情况会因为 使用作业成本法而得到改进搜索。
小马哥,你真棒
名词解释、简答题: 1. 例外管理:指领导人应将主要精力和时间用来处理首次出现的、模糊随机、十分重 要需要立即处理的非程序化问题 2. 成本性态:成本变动与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一般情况下,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 变动成本两类。 3. 成本动因:指决定成本发生的那些重要的活动或事项 4. 经营预测: 指根据企业现有的经济条件和掌握的历史资料以及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 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状况所进行的预计和推算 5. 竞争优势:指相较于竞争对手拥有的可持续性优势 6. 安全边际:是根据实际或预计的销售业务量与保本业务量的差量确定的定量指标。 指正常销售额超过盈亏临界点销售额的差额, 它表明销售量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致亏 损。 7. 沉没成本: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 的成本。 8. 价值链:产品的价值是由从设计、制造到交货、服务的一系列活动形成的,这些活 动构成一个相互联接的链条,这个链条就称为价值链。
基年该项目金额 基年销售收入
× 100%
3.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 需筹措资金=预计年份的 (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 额) ,其中留用利润是逐年累计的。
2
小马哥,你真棒
第五章经营决策
产品功能与成本之间的比值称为价值,价值 V=
功能 F
成本 C
,V 称为价值系数。
功能评价两种方法:评分法,强制确定法 评分法 P139:按产品或零部件的功能重要程度打分,其分值就是功能系数 F,再通过确 定不同方案的成本系数 C,最后求出价值系数来选择最优方案。 强制确定法 P140:是把组成产品的零件排列起来,一对一地对比,凡功能相对重要的零 件得 1 分,功能相对不重要的零件得 0 分,然后将各零件得分除以全部零件得分总数,即可 求得零件的功能评价系数。系数确定后,计算各零件的成本系数和价值系数。 各零件功能评价系数= 各零件成本系数=
������ ×SP ������ ������ ×VC ������ ������ ×(������������−������������ ) ������
销量*单价=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 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
FC ������
,所有量都是因素值变动后的数值。
第四章经营预测
4
预计资产负债表法(销售百分比法)P130:通过编制预计资产负债表来预计预测期的资产、 负债和留用利润,从而测算外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 步骤:1.将资产负债表中预计随销售变动而变动的项目分离出来。资产中除预付账款外均属 于敏感资产,随销售的增加而增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中只有应付账款、应付费用属于敏感 负债,随销售增加而增加;当税后利润不全部分配给投资者时,留用利润也将增加。 2.计算各敏感项目的销售百分比。 某项目的销售百分比=
某零件得分 所有零件得分总数
某零件的目前成本
所有零件目前数 该零件的成本系数
如果价值系数大于 1,则说明零件的功能过剩或成本偏低,在该零件功能得到满足的情况 下,已无必要进一步降低成本或减少过剩功能;如果价值系数小于 1,则说明与功能相比成 本偏高,应以降低成本为主要目标,进一步发掘提高功能、降低成本的潜力。 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选择生产何种产品,我们一般采用贡献毛益分析法进行决 策,运用此法进行择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P143: 1. 在不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贡献毛益总额,就能进行择 优; 2. 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首先应计算备选方案的剩余贡献毛益(贡献毛益总额减 专属成本后的余额) ,比较剩余贡献毛益总额择优; 3. 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如原材料、人工工时、机器工时等)受到限制时,应计算、比 较单位资源贡献毛益额(或贡献毛益总额)择优(计算题 3) 由于贡献毛益总额的大小既取决于单位产品贡献毛益额的大小,也取决于该产品的产销量, 我们应该选择贡献毛益总额最大的,而不能根据单位贡献毛益额的大小来择优。 产品组合优化决策, 逐次测算法, 根据企业有限的各项生产条件和各种产品的情况及各项限 制因素等数据资料, 分别计算单位限制因素所提供的贡献毛益并加以比较, 在此基础上经过 逐步测试,使各种产品达到最优组合。
第十章全面预算管理
滚动预算,也叫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其预算期不是固定在某一期间(一般预算的预算期 通常是一年,与会计年度一致) 。其预算期一般也是一年,但每执行完 1 个月后,就要将这 个月的经营成果与预算数相对比,从中找出差异及原因,并据此对剩余 11 个月的预算进行 调整,同时自动增加 1 个月的预算,使新的预算期仍旧保持在一年。 滚动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由于随时对预算进行调整,从而可以避免由于预算期过长,导致预 算脱离实际工作的可能。 并且滚动预算长期保持一年的预算期, 使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未来 有一个较为稳定的视野,有利于保证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能稳定有序的进行。但是,滚动预 算的延续工作将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代价较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