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父亲的老猎枪.阅读题

父亲的老猎枪.阅读题

父亲的老猎枪艾平在我的童年里,每一年的初冬都有这样的一个黄昏。

工厂大门外面的马路上突然烟尘滚滚,几万只羊像从西边天上飘落的云朵一样,突然地出现了。

厂区立时欢腾起来,空气里越发看不到细致的景物了,只听到羊们“咩啊、咩啊”的叫声和牧人“啪儿、啪儿”的鞭子声。

“赶运的回来了!赶运的回来了……”随着大人孩子的大呼小叫,我和一群小伙伴冲出家门,像小狍子一般飞快地奔向厂子门口的大马路。

赶运就是由厂子里挑出来的好骑手组成一个团队,利用十天半个月的时间,把数十万只羊从几百里外的锡林郭勒草原赶到呼伦贝尔。

路途的艰辛,那些羊倒不在乎,反正是在大草原上,走到哪儿吃到哪儿。

赶运的人可就辛苦了,不仅要保羊的头数不短,还要保这些羊不掉膘。

餐风露宿不说,白天要规矩着羊群尽快赶路,并寻找有水草的地方让羊群觅食喝水,晚上要下夜和每每偷袭羊群的狼群搏斗。

那个年代的领导是以和工人同甘共苦为荣的,作为厂长,父亲在年年的赶运大会战中一马当先。

所有孩子都瞪大了眼睛,还是找不到他们的爸爸。

因为马背上的牧人个个身穿白茬皮袄,头戴狐狸皮帽子,脸上身上布满厚厚的灰尘和白霜,根本看不出原来的模样。

但是我却能在夕阳勾勒成的牧人剪影中第一个找到爸爸,因为爸爸的肩上总是斜挎着那支漂亮的猎枪。

每一次赶运,爸爸的猎枪都功劳卓著。

赶运经过的林缘草原和干旱草原,是野狼掠食的地盘。

狼的凶残体现在它们袭击羊群的方式上:咬死一地,叼走一只,很祸害人。

现在有些文学作品,过于拟人化地把狼的聪明仁义渲染到了大而无当的程度。

事实上在草原,狼就是羊的天敌,就是人的威胁,因为狼也是以食为天的,只要肚子不饱,绝不会像迎宾小姐似地给人类让开一条大道。

现在因为狼的锐减导致生物链失衡,有一天野生动物过剩那也是一种失衡。

我认为,今天我们放下猎枪和有一天再拿起猎枪,都不能简单地被认为是开明或者愚昧。

什么叫可持续发展,就是不断地和自然调谐平衡。

父亲没有告诉过我他一生打死过多少只狼,但是我知道父亲曾经收集了一小口袋大约几十个狼的“嘎拉哈”(蒙语音译。

后腿膝盖骨),后来都送给院子里的小孩子玩了。

现在听说狼“嘎拉哈”可以辟邪,已经卖到将近一千元一个,有人开始去蒙古国贩运了。

瞧我们这个不可理喻的物质时代啊!那支猎枪已经被草黄色的枪套包裹得严严实实,但是它在爸爸肩上随着马蹄的节奏上下摆动着,依然十分抢眼,更有一种慑人魂魄的力量。

爸爸听到我的呼唤,就用一只有劲的大手把我从地上一捞,托上了马背。

我伸出双手暖了爸爸粗糙又冰冷的脸庞,再为他掸落掉帽耳上厚厚的霜花,无比骄傲地冲着还站在尘烟里寻找爸爸的小伙伴们大喊:“我爸回来了!我爸回来了!”何等波澜壮阔的生活啊——我坐在爸爸的马鞍前,爸爸用他的白茬皮袄裹着我,他腰上的子弹带里的子弹壳热热地硌着我。

一望无际的羊群,就在我的脚下。

头羊在爸爸的马后面乖乖地跟着,马踱步缓行,羊群和阳光、烟尘和飞雪像波涛一样簇拥着爸爸和我,就像臣民簇拥着国王和公主一般。

厂子的羊圈好大好大,可是赶运回来的羊还是太多,一直到第二天的早上,还有一大片一大片的羊在排队进圈。

爸爸的工厂每天要打(“打”包含屠宰和加工两重意思,这是厂子里的行话)上万只羊和几千头牛。

有肉便有狼,狼群蜂拥而至。

到了晚上,家家户户早早地关好门,一夜不敢关灯。

闭了灯。

不一会儿我们就会看到夜色里出现了一对对浮动的绿星星,那就是狼贪婪的眼睛。

狼群近在咫尺,随时都可以爬上我们家的窗台。

人们使用石灰在厂子长长的红砖围墙上画满白色的大圆圈,又拉过电灯一闪一闪地照着这些大白圈,用以吓唬不远处垂涎三尺的狼群。

饥饿可以使一切生命铤而走险,虎视眈眈的狼群,慑于大白圈的恐吓,不敢接近肉山,转而袭击家属区的仓房和猪舍,甚至差点儿就叼走了一个下学的孩子。

是一个挑水的工人用扁担打退了那只穷凶极恶的狼。

每个冬天,基干民兵下夜都要打狼,父亲便枪不离身地在厂里值班。

夜里狼嚎此起彼伏,“狼来了”在我们的童年里可不是一句空话,往往在早晨我们会看见门外的桦树障子上挂满了狼的皮张。

我还记得父亲和几个工人在一起剥狼皮的情景。

爸爸不加班的星期日,常常远行几十里地,到山林里去打猎。

他总是骑着我们家那台大永久加重自行车在凌晨出发,到深夜归来,大永久上驮着的猎物像个小山。

父亲一进入工厂的宿舍区,就开始把车上的野鸭子、野兔子、狐狸和旱獭子随手送人。

那时候厂里职工家家都不富裕,但是不缺肉。

星期六是我们家的节日。

傍晚父母下班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洁净的地板上席地而坐,开始擦枪。

父亲猎枪上的花纹就这样清晰地錾进我的童年里,让我一辈子都无法忘记。

2008年的冬天,我去黑龙江省委统战部调阅东北军爱国将领苏炳文的档案,在泛黄的页卷中发现了一张当时苏将军珍藏的两支德国手枪的照片。

天哪,我听见自己的心在怦怦跳,仿佛就要从胸腔里冲出来——其中一支手枪上的花纹,何其眼熟,那不就是父亲猎枪上的花纹吗!遗憾的是,他们不许拍照,我也不知道父亲猎枪的具体型号,这两个相同的图案之间的渊源关系无法考证。

父亲习惯将打猎称作打围。

父亲打到的大猎物是狼和狐狸以及狍子、黄羊子。

他说自己曾经遇到过犴,想了想没有开枪,因为那头巨大的野兽是父亲使用的散弹一枪无法撂倒的。

父亲一向不忍在受伤的猎物身上补枪。

记得父亲打猎带回来过一只肩胛骨受伤的大雁,褐色的羽毛,红色的眼睛。

它已经没有能力飞翔,但是对于人类的救治拒不配合。

在我们家明亮的地板上,它扑腾着张开翅膀试图飞翔,失败,再扑腾,一遍又一遍,竭尽全力。

那是一个永不放弃飞翔的生命,令人心生敬意。

母亲用一个小镊子挑出了大雁肩胛骨中的一颗颗铅砂,救活了大雁。

但是它已经不能展翅蓝天去追赶南飞的雁队了,沦落到与职工家属宿舍房前屋后的公鸡为伍,尝尽嗟来之食,在那一年的冬天悄然死去,留下的是一对不肯闭上的红眼睛。

后来父亲离开他心爱的老猎枪了。

父亲手上的英格纳手表,在父亲停止呼吸的时刻,也永远地停止了。

父亲的老猎枪,蕴含着父亲的热度,散发着父亲的气息,浸染着父亲的汗水,珍藏在母亲家里的老箱子中。

每当我离家远行的时候,我会以拥抱它的方式和父亲告别;每当大年夜,我都要悄悄地坐在那个老箱子的跟前,想念父亲。

老枪在,父亲在。

我们这个饱受苦难的家庭,一年年就这样和远去的亲人团聚。

父亲的老猎枪,是我们全家的魂。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1)大而无当.( )(2)垂涎.三尺( )(3)铤.而走险( )(4)虎视眈.眈(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现在听说嘎拉哈可以辟邪,已经卖到将近一千元一个,有人开始去蒙古国贩运了。

我们这个不可理喻....的物质时代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闭灯,一会儿就会看到一对对浮动的绿星星...,那是狼贪婪的眼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就是阅世,果有其理。

文中提到了“赶运”一词,它对于城里人来说是陌生的。

请用简洁的文字说一说什么是“赶运”,为什么要“赶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三个句子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对这三个句子进行赏析。

(1)几万只羊像从西边天上飘落的云朵一样,突然地出现了。

(2)我领着弟弟妹妹冲出家门,像小狍子一般飞快地奔向厂子门口的大马路。

(3)羊群和夕阳、烟尘、飞雪像波涛一样簇拥着爸爸和我,像臣民簇拥着国王和公主一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于狼在作品中的角色、对于打猎有着怎样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父亲使用的是猎枪,而苏炳文的枪是手枪,父亲也没有从军的经历,两者相去甚远。

即使花纹一样,必然也没有什么渊源,但“我”为什么会有“心在怦怦跳,仿佛就要从胸腔里冲出来”的激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父亲手上的英纳格手表,在父亲停止呼吸的时刻,也永远地停止了。

”你怎样看待这种“文学性”的说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题为“父亲的老猎枪”,结尾又说:“父亲的老猎枪,是我们全家的魂。

”那么,这杆老猎枪之于父亲,之于我们全家,有着怎样的作用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