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7装卸搬运作业.————————————————————————————————作者:————————————————————————————————日期:项目7:装卸搬运作业教学目标1.了解装卸搬运的作业内容;2.理解装卸搬运合理化的目的;3.掌握装卸搬运作业的方法;4.掌握装卸搬运设备选择的原则;5.掌握部分装卸搬运作的具体要求。
装卸搬运是指对仓储物资在空间的垂直举放、水平移动的物理性活动。
具体来说,装卸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装入运输设备或卸下,以垂直位移为主。
搬运是指在同一场所内(仓库、车站、码头),对物品进行水平移动为主的短距离的物流作业。
堆码是将物品整齐、规则地摆放成货垛的作业。
装卸搬运作业不仅不会增加货物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反而会增加物流成本和破损的几率,增加劳动消耗,降低物流的效率和速度,减少仓储有效面积和作业事故的发生。
装卸搬运作业不仅是繁重的工作,是仓储中最大劳动投入的项目,而且也是仓储物残损的高发环节。
做好装卸和搬运作业管理,不仅有利于降低仓储成本,也能大幅度降低仓储风险。
装卸搬运需要耗用较多的时间,也是影响仓储周转效率的重要因素。
活动1、装卸搬运作业方法1.1作业方法(1)单件逐件作业。
人工作业的方法。
(2)集装作业。
用集装器具或采用捆扎方法,把物品组成标准规格的单元货件,以加快装卸、搬运、存储、运输等物流活动。
集装作业的方法和工具:①集装箱作业。
港口车站用轨道式龙门起重机、叉车、装卸机等作业。
②托盘作业。
托盘和叉车经常协同作业。
③托盘:用于集装、堆放、搬运和运输是单元负荷的货物和制品的水平平台装置。
④叉车:有各种叉具,能够对货物进行升降和移动以及装卸作业的搬运车辆。
⑤单元装卸:用托盘、容器或包装小件或散装物品集成一定质量或体积的组合件,以便利用机械进行作业的装卸方式。
⑥滑板作业和集装袋作业。
(3)散装作业。
用专门机械、器具进行运输、装卸散状物品,在某个物流范围内,不用任何包装,长期固定采用吸扬、抓斗等机械、器具进行装卸、运输、存储的作业方式。
如煤炭、矿石、水泥等大宗物资。
(4)托盘化作业。
①把零散的货物用托盘进行标准化集装以后,货物在生产商、分销商和客户之间流通的过程中,始终以托盘作为货物的装卸、搬运、运输、存储和保管的单元,这种以托盘为基本工具组成的动态装卸方法,就叫做托盘化作业。
②在完全托盘化作业的仓库中,不论每托盘存放何种产品,仓库人员进行收发货、盘点、记账等日常工作的工作量都是和托盘数成正比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标准化集装的操作人员不按标准操作(如标准是每层十个底,结果码成了九个底),在批量运作的情况下,仓储人员是很难发现错误的。
③托盘化作业是迅速提高搬运活性和使材料流动过程有序化的有效手段,在降低装卸搬运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起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托盘和集装箱被称为20世纪物流领域的两大关键性创新。
自动化仓库的托盘化作业需要配合条形码识别技术。
④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要求消除重复无效作业和减少不必要的装卸环节。
通过托盘化作业,货物生产下线后,标准化地装在托盘上,不管途中有怎样复杂的货物储运作业过程,都不改变托盘上货物的原状,直达终点,能充分发挥托盘化作业的效果。
⑤目前,先进发达国家的托盘化作业的水平相当高,美国80%的商品贸易由托盘运载,欧盟商品贸易由托盘运载的比例超过80%,日本已经达到77%,而我国还不到10%,原因有三点:一是托盘仅限于在企业内部使用,将货物以托盘为单元在仓库的货架上存取和生产线(车间)之间搬运;一旦涉及货物出厂,厂家就要将货物卸下,收回自己的托盘;收货方运到仓库后,重新倒换自己的托盘上,这样托盘就不会在社会上流通。
二是部分社会上流通中的托盘,由于缺乏托盘共用(联营)系统,回收需要很长的周期,而且成本很高,一般都采用成本低廉的一次性木质托盘或纸质,这样,不论是否回收托盘,都起到了降低成本的目的。
例如,空易拉罐制造和配送到目的地后,厂家需要将剩下的木托盘和硬纸垫集中到一处,等15~90天后,一起返回工厂再次利用,但此时的托盘数量和质量都会有所缺失。
三是我国托盘规格、材质、生产工艺、质量、成本等方面千差万别,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托盘在社会上难以广泛流通。
(5)常见的堆垛方法及优缺点。
采用不同的垛型堆放物品,在美观、整洁、提高仓容利用率方面会起到不同的效果,企业应掌握并科学利用这些垛型,使自己的储存作业正规化。
1)重叠式堆垛法。
也称直堆法,逐件、逐层向上重叠堆码,一件压一件的堆码方式。
为保证货垛稳定,在一定层数后改变方向继续向上,或者长宽各减少一件继续向上堆放(俗称四面堆法)该方法方便作业、计数,但是稳定性较差,适用于袋装货物、箱装货物,以及平板、片式货物等。
如下图。
2)纵横交错式堆垛法。
每层货物都改变方向向上堆放。
适用于管材、捆装、长箱装等货物。
该方法较为稳定,但是操作不便。
如下图。
3)俯仰相间式堆垛法。
对上下两面有大小判别凹凸的货物,如槽钢、钢轨、箩筐等,将货物仰放一层,再反一面放一层,仰伏相间相扣,该垛极为稳定,但操作不方便。
如下图。
4)压缝式堆垛法。
将底层并排摆放,上层放在下层的两件货物之间。
如果每层货物都不改变方向,则形成梯形形状;如果每层都改变方向,则类似于纵横交错式。
上下层件数的关系分别为“2顶1”、“3顶2”、“4顶3”、“5顶4”等。
如下图。
5)通风式堆垛法。
货物在堆放时,每件相邻的货物之间都留有空隙,以便通风。
层与层之间采用压缝式或者纵横交错式,此方法适用于需要通风量较大的货物堆垛。
如下图。
6)栽柱式堆垛法。
堆放货物前在货垛两侧栽上木桩或者钢棒,然后将货物平放在柱与柱之间,几层后用铁丝将相对两边的柱栓连,再往上摆放货物。
此方法适用于棒材、管材等长条状货物的堆放。
如下图。
1.2 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1)装卸搬运作业的合理化目标:防止和消除重复无效作业,无效作业是指超出必要的装卸搬运量的作业,使库容充分利用使机械设备满负荷运转,提高仓储效益。
(2)减少不必要的装卸环节。
取消合并作业的次数,减少环节,使装卸作业程序化,工序之间紧密衔接。
作业前充分准备,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使作业一次到位,避免多次无效作业。
组织调度水平是影响效率的主要因素,尽量组织一次性作业,保证货物不落地无间歇。
①掌握作业信息。
通过每月入库计划、出库计划、移库计划预测装卸搬运任务量和作业量。
②编制作业计划。
月计划是对作业任务与作业能力进行大体平衡,如果能力不足或过剩,应预先采取应对措施;日计划是根据前一天掌握的情况,对次日工作任务的具体安排。
③制定作业方案。
对某项具体的任务进行人力、设备、作业步骤、作业要求的全面安排,主要是保证安全,提高效率。
④分配作业班组,简称派工。
根据任务内容和人员的特点,扬长避短,使总体效率提高。
根据工序设立专业化的班组,提高作业质量和效率,防止工序间衔接出现问题;实行承包式班组,由班长统一指挥,能够不间断地完成任务,但缺点是不利于实现专业化,熟练程度也不足。
⑤检查统计分析。
管理人员监督实施过程、检查结果、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⑥清除多余的包装。
反复在包装上消耗劳动是无效的。
⑦清除无效的物资。
清除货物中混杂的、没有使用价值的参杂物,如煤炭中的矸石,矿石中的表面水分,石灰中的未烧熟或过烧的石灰。
(3)缩短移动距离。
选择最短最合理的路线,避免迂回往返。
(4)提高活性指数。
活性指数是指库存物品便于装卸搬运作业的程度。
表 5-1活性指数说明指数说明指数0物品杂乱地堆放在地面上的状态。
1物品装箱或经困扎后的状态。
2指数1状态的物品,下面有托盘或衬垫,便于叉车或其他机械作业的状态。
3物品放在台车上或用起重机吊钩钩住,即将移动的状态。
4被装卸搬运的物品,已经置于输送设备上,处于启动或直接作业的状态。
在仓库重,活性指数为3的车辆和活性指数为4的输送带不经常被采用,因此一般要求装卸搬运的活性指数处于指数2的状态,使单元化物品的连续装卸和运输。
1.3 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的方法典型的办法就是将单件的物品组合成更大的单元,如托盘、集装箱、,目的是:在物流过程中加大保护作用和方便装卸搬运。
具体办法:(1)省力作业。
大量机械化作业和利用重力的作用是省力的方法,尽量避免由人来承担物体的重量。
重力式移动货架就是典型的利用重力的作用而省力的方法,能达到减轻劳动强度和能量消耗的目的。
(2)文明作业。
杜绝野蛮装卸,不能损坏装卸设备,不能超负荷运转。
(3)集中作业。
使作业量达到一定规模,为实现装卸搬运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4)力求装卸搬运作业设备设施工艺等表状化。
1.4 物料搬运的原则(1)确定方针原则。
了解现有方法和问题,了解在企业整体布局上和经济上的限制,设定未来需求和目标。
(2)规划原则。
简历一个计划,包括基本需求和所有物料搬运和储存活动的应变计划。
(3)系统原则。
整合搬运和储存活动,使系统和活动经济有效。
(4)单元负载原则。
(5)空间利用原则。
(6)标准化原则。
搬运方法和搬运设备标准化。
(7)功效原则。
考虑操作员的能力和限制,设计物料搬运设备和程序,使得使用系统的人和系统能有效运动。
(8)能源消耗原则。
(9)绿色生态原则。
(10)机械化原则。
减少工人劳动强度。
(11) 弹性原则。
所使用的方法和设备可以在不同的环境下做不同的工作。
(12)简单原则。
(13)重力原则。
在考虑安全、损坏、遗失等因素的情况下,尽可能使用重力移动物料。
如从卡车铁路货车上卸货时,利用车辆与地面之间的高度差,使用溜槽、滑板之类的简单工具,依靠货物本身的重量,从高处滑到低处。
又如在进行两种运输工具对接换装时,将两者靠拢,从而使货物平行移动,消除重力的影响。
(14)生命周期原则。
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对将要报废的设备进行更新,制定合理经济的计划。
(15)整合数据流和物流的原则。
(16)电脑化原则。
提高作业的准确性。
(17)布局原则。
制定最有效率和效果的布局方案。
(18)成本原则。
比较不同的解决方案的单位物料搬运成本。
(19)维修原则。
对设备设施定期保养和维修。
(20)安全原则。
活动2、装卸搬运设备选择机械具有承重能力强、效率高、工作时间久、损害低等特点,仓储作业大都负荷重、作业量大、作业环境恶劣、时间紧,又存在着众多系统性不安全隐患,随着包装向集装化、大型化、托盘化发展,仓储机械化将成为仓储业发展的必然。
仓储机械化的目的是减少增效。
减少人员和作业时对物品的伤害,降低仓储成本,提高管理水平。
2.1常用的机械设备(1)两轮或四轮手推车。
特点是灵活,方便,容易操作,回转半径小,储放空间小,载荷可达300公斤,缺点是人力推动,轴容易坏。
适合于短途搬运物料,价格100元左右。
(2)插腿式手动液压车(俗称地牛)。
属基本工具,应用广泛,可配合托盘使用,也可单独使用,灵活,载荷可达3000公斤,可人力推动或者电动驱动行走,需经常保养,价格150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