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辛亥革命(公开课)
我们学习。
武昌起义
起义背景 1911年,湖北革命组织文学社与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积极谋划
起义。
起义主力
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起义时间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武昌新军工程营起义(10月10日)
夺取军械库 进攻总督衙门 占领武昌城
攻占汉口、汉阳
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10月
11日)
各省纷纷响应, 一半以上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是辛 亥革命时期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
“辛亥武昌”起义工程营 发难处”纪念碑
武昌起义后全国各省独立形势图
占全 据国 中十 国几 半个 壁省 江独 山立 ,
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为“辛亥革命” 。专指武昌起义。 (狭义) 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至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 治的连场革命运动。 (广义)
黄花山岗起义 1910年
革命志士的奋斗
读一读
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
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
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直
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想一想
—孙中山《<黄花岗烈士事略>序》
黄花岗起义有什么历史 意义? 他们百折不挠,追求真理,勇往直前,视 这些革命党人有什么样 的精神值得人们学习? 死如归,崇高的革命理想和献身精神值得
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成立
同盟会成立后,在三民主义旗帜的指引下,孙中 山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武装起义,这些起
义虽然失败了,但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斗志,推动了革
命高潮——武昌起义的到来。让我们通过学习一起感
受革命志士的奋斗历程。
革命志士的奋斗
时间 萍浏醴起义
1906年冬
领导人
结果或意义
刘道一等先后被捕牺牲,同盟会的 刘道一、蔡绍南 声望由此大振失败 徐锡麟 因寡不敌众而失败,徐锡麟死难, 秋瑾遇难
安庆绍兴起义 1907年夏 广西起义
1907年
夺取镇南关,终因弹药缺乏,最后 孙中山、黄兴 失败 孙中山、黄兴 等 众寡悬殊,起义失败,伤亡惨重。 虽然失败,但极大地鼓舞了全国 人民的斗志
1、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 结束了中国的封建帝制 2、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封建帝制) 3、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4、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 进步潮流的闸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