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师徒结对计划师傅篇

师徒结对计划师傅篇

师徒结对计划师傅篇
在这一学期里,我在努力践行着做为师傅所应尽的责任。

扈老师非常好学,在教学中肯钻研,肯动脑,上进心很强,一个问题非把它“吃透”为止,这种钻研精神都令我感到佩服,所以在帮助他的同时,我也在他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让我有了一定的提升。

主要感觉有以下几点:第一,扈老师的专业知识功底雄厚,操作技能强,反应灵活,他具备了青年教师的所有优点,但是教学经验显得淡薄一些,有时对学生的估计过高,教学方法较灵活,但他热爱学生,关心学生,还是深受学生喜爱的。

第二,在相互听课评课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师徒之间听一节课,听课本所记录的内容是有形的,在交流中产生的许多思想是无形的,在这有形与无形中我们的教学感觉都在逐步提高。

我们师徒二人按照计划结合教学实际坚持每月互听评课两次,做好听课记录,评课实用有效,扈老师经常主动要求随堂听我的课,他为了准备一节充分的课,不断地修订教案,不怕苦不怕累。

可以看出,扈老师在自发地努力,毕竟上好课是教师的生存之本。

第三,在互相切磋中,师徒共同提高。

俗话说得好: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通过一个学期的师徒结对交流学习活动,徒弟扈老师进步飞快,较以前有了很大进步,在青年教师汇报课中,扈老师讲的《用重复命令画图》一课深受学校领导及老师们好评,这主要是他个人努力的结果。

在此期间,我这个师傅自感也有些长进,青年教师身上充沛的精力,旺盛的热情,大胆的创新意识,时时感染着我,感染着我的课堂。

总之,学校倡议的师徒结对活动,使我们师徒不仅成为教育教学上的良师,也使我们成为了生活中的益友。

师徒结对计划师傅篇
带教新教师是一次督促自己不断学习的机会,与新教师携手互助,共同学习,才能比翼齐飞,提高教学水平。

在一年的实践中,我把指导的重点放在与小周老师共同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新的语文课程特点上,放在指导小周老师养成“严谨务实、求真创新”的教风上,放在共同提高“无私奉献、为人师表、敬业爱生、严谨治学”的师德上。

一、共同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

一年中,我们共同学习了新的《语文学科课程标准》,学习了《新课程:语文教学论》等书籍,交流了学习体会。

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语文的素养只能建构,也就是实践,所以要突出实践,突出活动,突出习得。

语文课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由于在这一年中我们不断学习,掌握新的教学理念,对语文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也为上好语文课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二、互相探讨,探究语文教学规律。

通过上学期的带教,小周老师的课堂组织能力、教学设计能力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为了尽快地让小周老师站稳讲台,我依据她的困惑点有意识地为她上示范课。

她对怎么依据文本设计语言训练不是很明白,我通过《南极风光》一课告诉她自己首先要深入文本,读懂文本,要厘清文脉,看懂
文本语言形式的运用,语言表达的特点与作用,才能合理设计语言训练。

她对于作文课觉得存在许多问题,自己会写可是不知道怎么指导学生去一步步写,我为她上示范作文课《我喜欢的小动物》,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学生往往很害怕写作文,老师也要特别注重作文的教学设计,联系学生实际,回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帮助他们梳理作文题材,出示例文加以修改,指导怎么把片段写具体写生动,给他们写作的一个拐杖,学生下笔才会有方向。

小周老师也特别努力钻研,经常叫我去听她上随堂课,在一次次互相听课磨课中,小周老师成长特别快。

每堂语文课都注重在语文教学的设计中凸显语文学科的特点,教学中创设教学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其中,去领悟与体验,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去带着问题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去探索。

在“1+1”师徒汇报课中,我们一起研讨,反复试教,怎样设计教学的突破口,怎样充分关注表达,设计语言训练,最终上好了这一堂课。

三、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

青年教师思维活跃,经常向我提出问题,有些问题比较难回答,在指导青年教师的过程中,我也不断去翻资料,去研究一个细节该怎么设计的完美,小周老师有时也会有精彩的点子,我们取长补短,互帮互助,共同提高,取得了双赢。

小周老师课堂组织能力有了大幅提升,但是在与学生和睦相处,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上比较欠缺。

她习惯用惩罚措施来使作业不做好的学生乖乖听话。

我告诉她:要使自己的教学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喜欢自己,亲近自己,喜欢自己上的语文课。

要少布置机械性训练,下课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如他们的
兴趣、性格、学习情况、家庭情况等,同时知道了哪些学生的性格是内向的,哪些学生的个性是好动、顽皮的,从中找到制订帮助学生上进的方法,做到有法可依。

有的学生适合谈心,有的适合激励,有的适合恰到好处的提醒与批评。

老师,也要基于课标设计评价方式,运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小周老师在我的点拨下与学生的关系更为密切,同时,我在帮她想办法中也提升了自己与学生沟通的水平。

在每一次的课后反馈、饭后闲聊、专门研讨中,我和小周老师的心越贴越近,彼此言辞中闪烁的智慧火花启迪着我们不断前行。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小周老师一定会成为一位有自己独特教学风格的优秀老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