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国美术馆二期项目建设投标方案设计说明分享(科技馆展品源头工厂-上海惯量收集于展览展示行业)
中国美术馆二期项目建设投标方案设计说明分享(科技馆展品源头工厂-上海惯量收集于展览展示行业)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1 总体规划
1.1 东西轴线 在故宫北面的景山上,五个美丽的亭子共同形成一条东 西向的轴线;美术馆一期老馆巧妙地延续了这条轴线, 它用四角攒尖的屋顶与景山山顶的亭子遥相呼应,使建 筑有机地融入城市环境之中。
在二期扩建新馆的规划设计中,这条东西轴线被再次强 调出来,轴线上突出了中央展厅的圆形屋顶、西部的主 入口、新老馆之间的水池和莲花桥,它们使二期新馆自 然地和一期老馆联合成一个整体,共同成为城市的一道 美丽的风景。
8.4 展品流线 运展品的大货车从地下车库的坡道进入展品装卸区,然 后通过建筑东侧的货梯运往各层展陈区。
轴测交通分析图 08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地下一层平面
首层平面
二层平面
三层平面
平面交通分析图
09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9 各专业设计及消防、人防、节能环保设计
9.1 结构设计 1、为避免对原有旧馆主体结构的影响,减少对旧馆结构的扰动和破坏,新建部 分与原有建筑在新旧部分空间连续的前提下从基础直到上部结构完全脱开。 2、根据本工程的特点,新建结构拟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局部如中部临时展厅及中央展厅屋顶采用钢结构。 3、主要利用楼梯、电梯间设置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地下为车库,采用普通钢筋 混凝土结构,梁板体系。地上部分由于柱网尺寸较大,拟采用普通钢筋混凝土柱 及楼板,预应力钢筋混凝土梁,以减小结构高度。 4、中部临时展厅及中央展厅屋顶由于跨度较大,同时为适应建筑造型的需要, 拟采用钢结构。 5、基础拟采用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天然地基。
二层与三层是基本陈列和专题陈列展厅,北部展厅采用 串联式布置,人流按串联路线参观,南部展厅采用并联 式布置,人流可选择进入任何一个展厅参观。
8.2 交流活动人流 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人员可以从室外直接进入首层的多 功能厅和学术报告厅。并能从建筑北侧进入后勤办公区 开会。
8.3 工作人员流线 后勤办公人员从建筑北侧的入口进入,并可以通过走道 进入展陈区等其他区域。
9.2.4 循环水系统: 本工程室外设景观水池,采用循环水处理系统。在地下室设置循环水泵及过 滤设备循环周期为12小时。
9.3 暖通空调设计
9.3.2 暖通空调系统冷热源设计 1.本工程总体采暖、空调热负荷约为3750Kw,热源采用城市供暖热力管 线。 在地下室设置集中热交换站,制备本工程所需要的60~50℃空调用热 水。热交换站建筑面积约135平方米,建筑层高不低于4.5米。 2.本工程总体空调冷负荷约为4300Kw,在其地下室设置制冷机房,包括三 台400冷吨的螺杆式冷水机组,提供7~12℃空调用冷冻水,以满足为整个工 程夏季和部分内区及恒温恒湿空调的全年冷量需求。其中一台400冷吨的螺 杆式冷水机组为保证建筑内区和部分恒温恒湿文物库房全年冷负荷需求,在 过渡季节甚至冬季均可以运行。 3.在最寒冷的时候可以利用冷却塔和热交换机组直接制备冬季空调用冷冻 水,以节省冬季的冷水机组运行电耗。制冷机房建筑面积约420平方米,建 筑层高不低于5.4米。 在过渡季节甚至冬季均可以运行。
4.2 老馆与新馆之间,是绿色的文化广场,水池、小 桥、舞台点缀其中,既可休闲又可用作文化集会。
4.3 老馆北侧、新馆北侧及西侧,道路、停车场之外 的场地都用做绿化用地,尽可能的扩大绿化面积。
4.4 老馆的竹子长廊是老馆的一大特色,新馆用一个 个的竹子阳台与它呼应,使绿化与建筑交织在一起。
4.5 新馆的西南角和中轴屋顶,设计了两个屋顶花 园,为建筑增加了自然情趣。
7.2 空间组织 室内空间的组织采用内部和外部相互交替穿插的原则, 由此形成一个个室内空间的室外断点,参观者可以在那 里稍作休息,同时欣赏一下城市的景色和周围的花园。
公共过道水平和垂直地连接着不同的展览空间。所有的 展览区域都和中央展厅相连通。中央展厅和临时展厅的 共享空间,充满了新鲜空气和自然阳光,体现出国家级 美术馆的气势
9.3.3 空调水系统设计 1.本工程空调冷、热水采用四管制水系统,负荷侧为定水温、变水流量系 统,冷热源侧则采用定流量系统的形式。在供回水干管之间设置压差旁通装
10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置。所有末端空调设备为四管制空调机组和四管制风机盘管机组。在首层的 临时展厅和中央展厅的地面设置局部低温热水地板采暖系统。 2.本工程的冬季空调加湿系统安装使用功能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加湿方式。 对于非工艺性要求的一般房间,如办公室、会议室、餐饮、销售等区域采用 运行成本费用较低的湿膜或高压水喷雾加湿的方式。对于工艺性湿度要求较 严格的藏品库房则采用电热加湿方式,以满足其湿度精度的要求。而对大面 积的展厅则建议采用湿膜加湿与电热加湿相结合的加湿方式,由湿膜使被加 湿空气加湿至30~40%,而后再由电热加湿至所需要的湿度
9.2.3 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采用雨、污、废水分流系统。
A. 排水系统包括:
a) 生活污水排放系统:卫生间粪便污水排放 b) 生活废水收集系统:包括洗涤、洗浴废水收集 c) 雨水系统: 包括屋面雨水排放、地面雨水排放。 B. 废水收集作为中水水源,汇总后排至设在地下室中水机房的废水调节池 内,经物理和生化处理后作为中水回用。 C. 粪便污水等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餐饮污水经隔油处理后排 入市政污水管。 D. 地下室污废水排至集水泵坑,经泵提升后排入市政雨、污水管。 E.修复、摄影等有特殊污染的污水设专用污水处理装置,处理后排向市政 污水管。 F. 雨水系统: a) 屋面雨水经管道收集排至市政雨水管道。 b) 室外绿地、道路和硬质铺装场地的雨水排放,尽量考虑回渗,超量部分 经雨水口和管道收集排至市政雨水管道。
建设用地东西方向宽约90米,南北方向长约140米。规 划要求建筑退西边红线不小于10米,退南边红线不小于 34米。建设用地面积大约17600平方米。
5.2 经济技术指标
建筑使用性质
博物馆建筑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100年以上
抗震设防烈度
8度抗震设防
建筑耐火等级
一级
人防类别
五级
用地面积
约17600 m2
建筑面积
设在地下室中水机房内,采用一体化处理设备处理废水,再由变频调速中水泵供
给冲厕及绿化浇灌使用;在地下车库和室外道路周边设给水栓或地下式给水栓用
于地面的冲洗。中水系统不分区。
9.2.2 热水: A. 在地下室设热水机房,设一套生活热水供水设施,提供600C生活热水,供卫 生间、餐厅及其它辅助用房所需生活热水。 B. 热源:采用市政热力作为热源进行热交换。 C. 热水系统:系统分区与生活给水系统相同,生活热水采用机械循环方式以维 持管网热水温度。
1.2 南北轴线 一期老馆有着一条明显的南北轴线,体现了传统的中国 式的对称布局,它和东西轴线的交点,正是整个建筑的 至高点。
二期新馆也用一条南北向轴线形成对称格局,它自身两 条轴线的交点是中央展厅圆形屋顶的圆心,也是二期建 筑的最高点,但它低于一期老馆的屋顶,体现了对老馆 的尊重。
1.3 街景 设计中考虑了从五四大街和东皇城根遗址公园看美术馆 一期和二期的街景,一期的金色屋顶和二期中央展厅的 圆形大屋顶最为醒目,南面的雕塑广场体现出美术馆的 文化气质,西面的水景和绿化很好地衬托着美术馆精美 的建筑。
6.1.2 “水墨城市” 中国的传统国画运用水和墨来做画,因为只有水和墨才 能只使用简单的两种颜色——“黑”和“白”,来表达 宇宙无限的意境。
国画艺术中水与墨的运用,也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哲学思 想,即宇宙万物都是由虚和实组成的,但虚与实并不是 相互独立存在的,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地交织在一 起的。衍生到建筑艺术,就是内部空间和外部空间的交 替与融合。
3.5 后勤办公人员主要从新馆西北角进入基地,然后 分别从两个馆北面的后勤人员入口进入建筑内。
机动车流线 人员流线 消防车流线 交通分析图
03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4 绿化规划
4.1 利用建筑退红线的距离,老馆和新馆的南侧形成 一个带行的绿化区域,这里以雕塑为主题,形成一个可 供市民观赏休憩的绿色长廊,也使新馆与老馆掩映在一 片绿树之中。
9.2 给排水设计
9.2.1 给水系统
a) 按使用要求采用分质供水:
序号 系统分类 用途
来源
1 生活给水 洗涤、餐饮、空调冷却水补给 市政管网
2 中水
冲厕、绿化浇灌、地面冲洗
废水处理后回用
b) 生活给水不分区,利用市政给水压力直接供给。
c) 中水系统:根据北京节水办文件要求,本工程需设中水系统。中水处理设备
39161 m2
其 地上面积 中 地下面积
25162 m2 13999 m2
人防面积(暂估)
4800 m2
建筑层数
地上3层,地下1层
容积率
1.43
建筑密度
52.0%
建筑高度
16.8 m
绿地率
30.2%
机动车位
共403辆
其 (一期)地上51辆(其中大型客车3辆) 中 (二期)地上65辆(其中大型客10辆),地下287辆
自行车位
1150辆
05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6 单体建筑方案
6.1 设计理念
6.1.1 “艺术的珍宝盒” ” 在中国,有用珍宝盒来收藏传家宝和贵重物品的传统, 它的制作工艺和它里面珍藏的东西一样精巧细腻。打开 珍宝盒的过程,正是一层层揭开宝物神秘面纱的过程, 也是一个富有趣味的探索过程。
只有用壮丽而璀璨的容器来盛装,才能与珍贵的宝物相 匹配。因而,与美术馆里陈列的国家级美术珍品相匹 配,美术馆建筑也应该是精美而璀璨的。
美术馆二期建筑的西南角设计了一个屋顶花园,它既可 以使人从上面很好地欣赏到故宫、景山等优美的城市景 色,自身又成为一道都市的风景,它装点了这个城市的 街角,为五四广场和皇城根遗址公园在上空增加了一抹 淡淡的绿色。
01
建筑投标方案设计说明
2 总平面功能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