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再担保思路

再担保思路



26
十二、再担保产品财务测算

假定:再担保基金的资金收益=再担保营运成本,担保费率 3%、代偿率5%、损失率20%,再担保比例30% 收入:200亿元×担保费率3%×再担保比例30% ×再担保费折扣 40% =200亿元× 0.36%=7200万元 支出: 200亿元×代偿率5%×损失率20% ×再担保比例% = 200亿元× 0.3% =6000万元
3
一、建立再担保基金的意义
3、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政策效率,吸引各级财政支持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具有公共产品性质 ,再担保基金保障 担保体系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
——再担保可以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工具
——再担保杠杆可以大大提高政府的政策效率 ——《中小企业促进法》和相关文件明确了政府的政策方向
4
二、设立再担保基金的指导思想
17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1、建立风险监控系统,管内容应反映担保机构担保风险承受 能力。包括: 注册资本大小;资本到位程度;

资本的流动性;保费收支水平; 风险准备金水平;代偿资金占用规模和周期;
代偿损失率;资本保全程度;
资本使用结构。
18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2、建立风险预警系统的基本思路:



4、负责追偿工作,并及时再担保风险代偿比例分配上交追 偿款。遵守再担保基金章程。
12
八、再担保基金业务运作

1、再担保业务运作模式的目标,是增加担保机构信用和担 保能力,分散担保机构风险,降低担保风险的震荡幅度,监 测和控制整个再担保基金成员的业务稳健运行,维护整个再 担保基金成员的社会形象。再担保基金承担成员单位担保风 险最终损失的10%到70%。 2、再担保风险监管。担保机构应严格按再担保基金章程和 再担保基金运作方案规定的风险控制标准(包括事前原担保 项目评审标准和事后再担保代偿审核标准)开展担保业务, 如实报告担保业务及其风险情况的信息,并接受再担保基金 组织的检查和监督;否则,再担保基金将停止对其再担保, 甚至迫使违约的担保机构退出再担保基金。


28
十三、再担保基金筹备进展
1、2007年3月19日协会副会长单位召开“广东省中小企业信 用再担保基金启动工作会议”,会议内容:
27


十二、再担保产品财务测算

效益:再担保业务可增信规模150亿元,可增加财政税收4.5 亿元;若不考虑外部补偿,收支结余1200万元。 按现有有关政策规定,假定按0.1%到0.5%为再担保业务建 立补偿机制,则政府对再担保风险补偿资金: 500亿元× 30% ×0.1%到 0.5%=1500万元到7500万元 若各级政府财政补贴按政策实施,则再担保比例可进一步加 大到70%,再担保收费折扣可进一步降低到10%。

15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1、建立风险监控系统,监管内容应反映担保机构识别和评价 担保风险的能力。包括:


专业人员配备,主要负责人业务资格;
内部风险控制制度; 担保风险评价体系; 风险信息采集标准等。
16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1、建立风险监控系统,监管内容应反映担保机构分散和控制 担保风险能力,包括: 风险控制制度执行情况;人情担保和外部干预程度;越权 越限担保情况; 资本放大倍数;金融机构风险分担比例; 担保项目平均风险水平;担保业务累计发生额; 在保业务规模及其结构(品种、规模、期限、风险); 反担保措施的保证系数;反担保措施的分散程度; 优质客户比重;逾期代偿发生率等。


24
十一、再担保基金的监督管理

初期阶段,再担保基金运作由省担保协会根据再担保基金董 事会委托,设立再担保部负责基金运作的日常事务,开立再 担保基金专门账户,法人代表暂由协会会长担任。 再担保部的工作人员由市场招聘或从再担保基金成员单位推 荐选拔产生。 再担保基金组织在条件成熟时将转为广东省中小企业信用再 担保公司,再担保基金份额转为公司股份,按《公司法》运 作。

为防范担保体系风险,提高担保能力,促进我省担保机构地 区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进一步支持成长性中小企业融资发 展。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国发办(2006)90号文件”以及 省政府“粤府办(2004)76文件”的精神。 结合广东省实际情况,建立公平、公正、公开,担保机构风 险互助,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合作和各级政府支持的再担保基 金运作体系。
广东省再担保基金
方案设计与筹备进展
广东省信用担保协会 广东省再担保基金筹备组 张德本
2007年4月
1
一、建立再担保基金的意义
1、必 要 性 ——中小企业融资需求增长,发展完善担保体系 ——现有担保资本的低效性,需要增信和放大
——担保体系内积累的风险,需要分散释放
——现有的操作风险,需要再担保机构监管
9


六、再担保基金会员权利

1、享有再担保基金的净资产权益,按规定要求和基金份额 的一定比例享有再担保基金融入国家开发银行对担保机构资 本金软贷款的使用权。 2、享有再担保基金投入份额放大10倍的再担保代偿授信额 度;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的担保机构,经评定最高可放大到30 倍的再担保代偿授信额度。其中单个担保项目可享有代偿额 10%到70%的再担保代偿资金支持。
21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3、再担保风险监控方法——计算机自动监管和考核。

根据上述详细内容开发系统软件,要求再担保对象的各地 担保机构必须使用统一软件,运用IT技术实现高效自动监 管。

建立再担保业务监管考核机制。
鼓励再担保对象自觉接受监管和自觉控制再担保风险。 对业绩优良、代偿率较低的担保机构,应对管理团队给
——担保业务创新,需要在再担保体系内实现
2
一、建立再担保基金的意义
2、可行 性
——担保体系建设经验和已形成的担保体系基础 ——宏观经济稳定增长和担保需求空间的扩大 ——担保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国外(日韩)再担保体系的运作经验 ——《中小企业促进法》决定的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国家开发银行战略规划和具体的信贷政策支持

10
六、再担保基金会员权利

3、有参与再担保基金会员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 的重大事项决策管理权利。 4、当再担保风险准备金储备超过基金的50%时, 可享有再担保基金的红利分配。

11
七、再担保基金会员义务

1、按按上年末在保余额1%~2%,如实认缴和补充再担保 基金份额。 2、按再担保风险承担比例的40%,即担保业务收入4%到28 %,如实交纳再担保费用,用于再担保基金管理费用开支和 再担保风险准备金储备。 3、规范运作担保业务,如实申报再担保代偿资金。
7


四、再担保基金的建立

5、根据再担保业务开展情况,积极争取省中小企业信用担 保体系专项资金每年支持3000~5000万元,补充再担保基 金的风险准备金;同时申请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专项资 金对再担保实际损失的一定比例补贴。 6、争取受担保、再担保支持的中小企业及担保机构所在地 市或县(区)政府从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建立“再担保 配套基金”,按1(市):2(省)的比例与省再担保基金联 动操作,承担代偿风险和代偿损失,配套支持所在地担保机 构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的积极性,提高其担保能力。
23

十一、再担保基金的监督管理

再担保基金管理参照股份制规则,设立“再担保基金全体成 员大会”作为再担保基金的最高权利机构, 按份表决,产生“再担保基金董事会”和“再担保基金监事 会”,分别负责再担保基金的重大决策和监督工作。 上述“两会”成员按照“基金份额大小、加入基金时间先后 的两个优先顺序”先产生7名董事会成员,再产生3名监事会 成员。


5
三、再担保基金的职能定位
——为担保机构提供分险再担保,增加其信用额度 ——从省分行层面上改进银行与担保的合作关系
——执行再担保代偿审核,分散原担保风险
——对担保机构评级,加强行业监管,控制风险 ——组织担保机构联合分保,扩大担保行业影响力 ——组织业务交流与创新,开发担保业务新品种 ——培训担保从业人员,提高素质和道德水平
6
四、再担保基金的建立

1、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按上年末在保余额1%~2%认购 再担保基金份额。 2、每份50万元,按1:1原始价认购,每个担保机构认购上 限为1000万元。再担保基金的首期规模1亿元,以后增加规 模,按基金净值增值系数,溢价发行。 3、再担保基金的收益和再担保业务收益作为再担保基金的 风险准备金。为调动担保机构加入再担保基金的积极性,再 担保基金所有的权益属于再担保基金成员按份享有。 4、非会员担保机构申请再担保,可以交履约保证金形式, 不享有再担保基金净资产权益。
2、建立风险预警系统,对风险预警的区间管理: 根据上述监管内容,制订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的绿黄红预 警区间,对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是

1)、绿灯区:正常授权,低强度监控; 2)、黄灯区:限制授权,中强度监控;

3)、红灯区:停止授权,高强度监控。
20
九、再担保风险监管与防范
3、再担保风险监控方法——人工监管。 这是必不可少的,即使是使IT技术,定性指标的评价仍然 要借助人工系统。 人工监管主要方式为: 一是接受报告信息,如情况报告、业务报表、财务报 告、重大情况报告等; 二是实地调查,察看担保项目档案,查询各类报表, 询问有关人员。 人工监管的强度依据再担保对象所处的风险预警区域而确 定不同的监管频度和监管范围。
予奖励。
22
十、再担保基金转让和退出

基金会员加入再担保基金一年后可以转让的方式退出, 退出时必须清偿所有再担保代偿的债权; 退出后,再担保基金对其担保责任不再承担再担保。 退出程序是向担保协会提出书面申请和转让价格,落实好受 让者,优先在会员内部转让。 经再担保基金董事会批准,按程序办理转让退出手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