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角色语角度看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异同
前言:本文通过对比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名词来探讨中日角色语的异同。
采用的研究方法是对比日文漫画与中文漫画对比的方式考察角色语的使用状况。
结果发现,中日两国漫画中都存在角色语。
中日漫画中都有主角使用角色语程度较低的语言(“普通话”),而配角多使用角色语程度较高的语言(如方言)的现象。
为了谈话更好的进行,转变话语角色的现象在中日漫画中也很常见。
由于汉语本身的限制,为了更好的表现话语角色,汉语中有从名词等借用为第一人称代词的现象。
1.关于“角色语”
2003年,日本大阪大学研究院金水敏教授首次提出了“役割语(role language 角色语)”这一概念。
所谓“役割语(role language角色语)是由定义如下:当人们听到一种特定的表达方式(包括词语,语法,表达方式,语调等),马上就会联想到某种特定人物的年龄、性别、职业、阶层、时代、外貌、性格等等。
反过来说,当提到某种特定的人物的时候,人们能够马上想起他/她应该说的言语,这种表达方式被称为“役割语(role language角色语言)”(金水敏《役割語の謎》P205)。
“角色语”虽然与现实语言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是却是确实存在的,这种存在主要体现在漫画中。
角色语中两大特征要素为“人称代词”和“文末词”,而“人称代词”中以“第一人称代词”最具特点。
本文通过对中日漫画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对比研究,来探究中日角色语的异同。
2.漫画中第一人称代名词的中日对比
经调查发现,日语中的「ぼく」、「おれ」、「わたし」,汉语中的“我”“我们”的使用频度是最高的。
这是由于中日漫画中的主角多使用“普通话”,也就是角色语程度比较低的语言。
“普通话”能使读者更容易的代入感情,引起共鸣。
而与此相对,配角多使用角色语程度较高的语言,比如方言。
这是因为关于配角,作者不会花大篇幅进行描述,角色语程度越高的语言越能一针见血的刻画出角色的出身、性格、年龄、姿态等特征。
(1)相田彦一「わいのチェックのキビシサは大阪一やいわれとったからないや関西一かもわからんで」(「SLAM DUNK 3巻」95頁井上雄彦/集英社)
(2)送餐员“哥俺是送盒饭的不会唱歌啊。
” (《石更传奇11话》11页万象工作室/腾讯漫画)
相田彦一作为《灌篮高手》的配角,虽在第三卷末才首次出场,但我们通过他的自称词便知道他是关西人。
而送餐员的“俺”也符合其乡下人的身份。
虽然每个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角色语言,但当身份转变的时候,就会转变话语角色,所使用的角色语言也会变化。
(3)晴子「あたしは3―6に兄がいるの」(「SLAM DUNK 1巻」20頁井上雄彥/集英社)
(4)晴子「私はあんなに気がねなく話せた人なんて初めてなんだから」(「SLAM DUNK 1巻」42頁井上雄彦/集英社)
(5)桜木「世間は春だというのにオレの心は冬のままか…」(「SLAM DUNK 1巻」11頁井上雄彦/集英社)
(6)桜木「ハッ!!わたくしですね」(「SLAM DUNK 1巻」168頁井上雄彦/集英社)
晴子平时使用「私」,而谈话对象为男性时则使用「あたし」,这样能使自己更具女孩子气,更加可爱。
樱木暴躁自大,平时使用「おれ」,但当加入篮球部自我介绍时却使用了「わたくし」,表现了樱木对篮球的尊重。
同样的状况也出现在汉语中。
(7)苏九儿“我……我什么都不知道!!我和他在一起的全都一样!” (《妖怪名单7话》7页糖人家/腾讯漫画)
(8)苏九儿“好过分~人家都被你看光了~居然不承认~!” (《妖怪名单4话》13页糖人家/腾讯漫画)
(9)孙小圣“你今天早上脑袋被门夹过吧?强买强卖这一套,给你爷爷我省省吧!” (《我是大反派1话》16页羽墨工作室/腾讯漫画)
(10)孙小圣“父王!孩儿知错了!饶命啊!” (《我是大反派1话》12页羽墨工作室/腾讯漫画)
对普通人,苏九儿自称为“我”,而对自己的男朋友则转换为“人家”,有对男朋友撒娇的口吻。
孙小圣面对小混混时自称“爷爷我”,而向自己父亲求饶时则使用了“孩儿”,尊称父亲贬低自己,更增添了一丝幽默。
另外,为了更好的表现话语角色,汉语中有从名词等借用,以及名词+代名词的形式作为第一人称代名词使用的现象。
(11)小军“臭娘们儿,你说什么!?你想跟老子抢官当?” (《拜见女皇陛下001》8页Zcloud/有妖气漫画)
(12)生活委员“老娘就是看你们不爽!” (《拜见女皇陛下002》16页
Zcloud/有妖气漫画)
(13)孙小圣“你今天早上脑袋被门夹过吧?强买强卖这一套,给你爷爷我省省吧!” (《我是大反派1话》16页羽墨工作室/腾讯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