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一、编制说明 (2)二、工程概况 (2)三、主要工程数量 (2)四、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 (2)1、施工步骤 (3)2、施工准备 (3)3、施工前质量控制 (3)4、沟槽开挖质量控制 (3)5、管基施工质量控制 (3)6、下管和稳管质量控制 (4)7、管道接口技术 (4)8、井类构筑物施工 (5)9、回填土 (5)五、资源配置计划、时间进度安排 (6)①施工方法、顺序、时间安排 (6)②材料、设备、人员进场计划、资源配置计划 (6)③主要材料物资供应计划 (6)④材料(构件)采购及验收程序 (7)⑤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7)⑥材料采购保管措施 (7)⑦材料采购供应计划 (8)⑧机械设备供应计划 (8)六、质量控制 (9)七、项目工程重点施工措施 (9)八、质量保证体系 (9)1、质量方针 (9)2、具体质量目标 (9)3、实施质量计划 (9)4、完善自检体系,加强质量控制 (10)5、工程项目质量管理 (10)6、技术保证措施 (10)7、安全保证体系 (10)九、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1)十、附图道路雨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编制说明1、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和历年来施工的经验作为基点。
工期2011年4月5日至2012年9月20日,总工期2个半月。
以2011年9月20日竣工作为控制进度目标,统筹考虑施工工艺、现场布置以及施工进度计划。
2、施工组织设计中列出的工、料、机具设备等计划,仅作为指导施工时参考用,不作为最后的供应计划,其各项数量如有出入时,应以实际施工预算中的数量为准。
3、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以下列文件和资料为依据:①招标文件及业主的有关要求。
②施工图设计文件③《苏州市政工程排水管道通用图》;④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标准、规定等;二、工程概况——路是一条南北向交通性的主干道,北接唯亭大桥,南至吴胜路,中间接苏胜路立交,并下穿现代大道青秋浦大桥,路线沿着原唯胜公路拓宽改建为城市快速路。
本工程为二标段,起点在现代大道南匝道路口南侧至苏胜立交,起点桩号K1+845,终点桩号K3+626.053,路线长度为1781.053m。
雨水管位于道路两侧非机动车道下,管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7米(其中东侧雨水管在渠化带段距路中心23.1米).雨水管管径分别为DN400,d600,d800,d900,d1000,东侧沿途预留了DN400,d600雨水支管.东侧K3+459以南、西侧K3+278以南雨水管由北向南铺设排入苏胜立交引坡已建雨水管,其余雨水管分段排入规化河道。
三、主要工程数量雨水工程:DN250UPVC管258米;DN400UPVC管1816米;d600承插式钢筋砼管520米;d800承插式钢筋砼管290米;d900平口式钢筋砼管646米;d1000平口式钢筋砼管186米;90×75砖砌落底窨井80座;90×90砖砌落底窨井31座; 90×120砖砌落底窨井12座;90×140砖砌落底窨井35座;雨水边井152座。
四、施工方法和工艺技术方案雨水管道布置在两侧非机动车道下,雨水管距中心距道路中心线19.7m。
雨水管径为DN400、D600、D800、D900、D1000,沿途预留DN400、d600雨水支管。
D600、D800为承插混凝土管,O型橡胶圈接口;D900、D1000为平口式钢筋混凝土管,为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接口。
基础为10cm碎石垫层,钢筋混凝土管为135度C15混凝土基础。
DN400UPVC,边井支管DN250UPVC管为橡胶圈接口。
基础为10cm碎石垫层上铺5cm 厚中粗砂,满沟槽回填粗砂至管外顶以上10cm,碎石夯实,粗砂洒水拍平。
管子入场时沿沟槽开挖线边按序排放。
管道施工按井段或每隔100m设作业段依次流水作业。
管道开挖的土方先甩在人行道上,槽底预留10cm左右,人工配合清底。
挖槽,支撑,浇筑管道基础前后工序形成流水作业。
1.施工步骤:准备工作→测量放线→复测→基槽开挖→清槽验槽→管基底夯实→抄平→浇平基混凝土→放线→管道→安装→钢丝网砂浆接口→管座→胸腔土回填→砌窨井、检查井抹灰→出水口→土方回填→清理场地。
2.施工准备进行定位放线复测。
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质量技术交底,并做好开工前的动员准备工作。
熟悉图纸,了解此工程路段下所埋管线、电缆、各种管道等地质情况,开挖前须做好与各方协调工作。
3.施工前质量控制做好标准桩和引线桩,按设计进行测量定位放线。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管段进行外观和几何尺寸检查,管材是否符合设计标准和相关技术标准的规定,不符合规定的不允许使用。
接口材料的配制必须按规定品种和用料,按其设计配合比进行选用。
4.沟槽开挖质量控制:测放管道中心线,定出沟槽开挖方向,对照设计说明要求,按一步大开挖施工,用1.0m3履带挖机从下游开挖沟槽,边挖边退,槽底预留10cm左右不挖,人工清理成型至设计高程,沟槽底部有淤泥,应先挖除淤泥,超挖部分深度在1m 内用道渣分层夯实回填至设计沟槽底;超挖深度大于1m,采用满槽挤入大块石,块石间用级配砾石砂填严的处理方法。
开挖边坡暂定为1:0.3 ,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基底承载力要求达到150KPa以上,若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进行技术处理。
槽底严禁扰动和超挖,并不得受水泡或受冻,做好防护工作。
支管等其它机械无法操作的土方采用人工进行开挖。
5.管基施工质量控制:沟槽开挖至设计深度,且槽底无水时,必须先用电动夯将槽底夯实,有水须开槽排水,确保干槽施工。
然后铺设碎石垫层。
根据各管径的基础宽度尺寸进行铺设,铺设时一般以中心桩为基准,两边对称地拉小线,钉立高程桩,桩顶即碎石顶面高程,用电动夯夯实,达到设计厚度和高程。
混凝土平基、管座:根据管径的不同,确定基础宽度,挖至设计深度后,采用10cm的砾石砂垫层铺底后,立平基模板,模板采用25mm松木板制作定型模板,在加工点集中进行制作,然后运至施工点进行安装,安装时,各支撑及拉条要稳定。
其高度不能高于基础顶面高程,浇筑混凝土前要清理槽内杂物,湿润模板。
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0.5mm~40mm粒径碎石,含泥量控制在1%以内;细骨料采用中粗砂,含泥量控制在3%以内;水泥采用P.032.5#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时必须具有出厂合格证;各种材料均按规定抽样试验,各项技术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管基混凝土入槽后,人工发料摊铺,再用插入式、平板式振捣器振捣密实。
沟槽底高程经验收合格后应尽快浇筑平基,减少地基被人为挠动的可能性,严格控制平基顶面高程,混凝土终凝前不得被水浸泡,做好养护工作。
管基础混凝土可分二次浇筑,管基的平基部分在垫层验收后进行施工,顶部预留2cm~3cm高度作为安管的调整空隙,管座部分的混凝土在该段安管和接口验收后进行施工,其中污水管段的管座要在该管段的闭水试验合格后再进行施工,并保证管基混凝土与管壁有良好的结合条件,以保证共同受力。
6.下管和稳管质量控制(指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采用机械下管,人工配合,下管前应检查混凝土管内外壁及承插口。
下管时,起重机沿沟槽边行走,起重机距沟边至少有1米间距,以避免槽壁坍塌。
先用白粉线在已浇筑好的平基上测放出管道中心线,复核高程无误后即可进行安装。
下管时,沟槽上下的人员要相互照应,小心轻放,切勿碰坏管材,混凝土管放在平基上后,按承插企口方向安装,管中心与平基中心吻合后,用三角形混凝土垫层卡牢。
下管后,对管道中心线、标高进行检查,合格后即可进行稳管。
施工时应从下游向上游施工。
管子就位下入沟槽时承口应向上,并将承口内部擦净。
管道安装必须垫稳,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管内应保持干净,不得有杂物。
承插管、接口必须平整,环形间隙应均匀,灰口整齐、密实,饱满严禁有空鼓和裂缝缺陷。
复核测量高程和中心坡度板,校正管道稳固后的坡度,并及时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
立好管座混凝土模板对称地在管两侧浇筑管座混凝土,特别要注意两侧管座三角处,先用砂浆填空。
7.管道接口技术(指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管):安管前,先将管材放在安装段管槽上部沿线,然后用•12t起重机或挖土机配合人工进行起吊安装,安装时用质地坚硬的小石块把管材牢固、稳定地垫放在平基面或管垫面上,并按中轴线及管标高控制准确,插口要充分插入承口。
起重机安装吊管入槽,承插口安装橡胶圈,承口应迎着水流方向,污水管管道间的橡胶接头及管道与窨井的连接处必须密封不漏水,橡胶圈接口闭水前不得用水泥砂浆勾缝。
钢丝网水泥砂浆抹带的施工程序:浇管座混凝土→管带与管底外皮基础结合处凿毛清洗→管座上部内缝支垫托→钢丝网砂浆抹带→勾管座以上内缝→接口养护。
水泥砂浆接口,施工时,在插外壁及承口内均应刷净,再填水泥砂浆,施工时,要特别注意管道底部的承插口的接口,以防漏水。
8.井类构筑物施工:检查井应与管道基础同时施工,井类构筑物采用分皮坐浆法砌筑。
砖砌用水泥砂浆必须随用随拌,砌砖时应上下错缝,内外搭接,砂浆应饱满。
每皮水泥砂浆铺满后,在砖的紧缝处还要刮上水泥浆,然后铺砖,竖向用砖刀敲实,做到灰缝饱满、密实,以防止漏水,在井圈子内按设计要求安砌上钢爬梯,在井圈砌好后,清扫井圈内表面,用水泥砂浆抹面,要求压实、抹光,同时,流槽也要用水泥砂浆抹光、抹顺。
井室砌筑的质量要求:井壁的勾缝抹面和防渗层应符合要求,井盖高程的允许偏差15mm;井壁同管道连接处应严密,不得漏水,闸阀的起闭机杆应与井对中。
井体内预埋管道与墙体结合处应用l:2水泥砂浆抹成45°三角接缝,同时井内应保证干净无杂物。
井底的混凝土垫层和砌筑井壁的水泥砂浆强度等级必须满足设计规定。
挖槽应注意留有足够肥槽,挖至设计深度。
砌井墙时先按井墙位置挂线,先砌井墙一层,井墙内口对角线核对方正。
随砌随平缝。
9.回填土:管道或其他隐蔽工程,回填前,认真检查保护层有无损坏,如有损坏,应修补完毕再回填。
报请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回填。
车行道下回填采用4%灰土。
管道回填时,管0.3m以下的回填土,应是细土,不得有石头,树叶等腐植物,用木棍捣实,回填时沟内不得有积水,注意管的两侧对称填高,分层夯实,以防止管道产生偏心受力而变形,逐层填至管顶以上30cm,其上用土料分层回填,分层人工夯压直至填满整个沟槽,以防机械施工破坏管材,管槽回填至管顶50cm以后用12t压路机进行压实,机械无法操作处用蛙式打夯机进行施工。
回填压实过程每层都要及时取样,夯填密实度应达到95%以上。
同时报请监理工程师监督进行,雨后回填须测定土壤含水量,如超规定不可回填,槽内有积水排除后方可回填。
雨水管道施工机械设备配置五、资源配置计划、时间进度安排①施工方法、顺序、时间安排:计划工期2个半月,2004年7月5日至2004年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