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风险管理技术手段的演变信用风险管理是指银行通过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控制及风险处理等方法,预防、规避、分散或转移经营中的信用风险,从而降低或避免资产损失,保证银行经营安全效用最大化的一系列措施及方法的总和。
一、传统的信用风险管理方法1、专家方法它是由一些富有经验的专家凭借自己的专业技能和主观判断,对贷款企业的一些关键因素权衡以后,评估其信用风险,做出相应的信贷决策。
其中最常见的就是5C分析法,主要从借款人的道德品质(Character)、还款能力(Capacity) ,资本实力(Capital),担保(Collateral)和经营环境条件(Condition)五个方面定性分析以判别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从而作为银行发生信贷、信贷监测和信用政策调整的依据。
2、贷款评级法贷款评级法实际上就是对资产及资产组合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价,并针对不同级别的贷款提取不同的损失准备。
典型的是美国的贷款五类分级方法即把贷款分为五级: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更加精确地考察贷款的风险性大小,通常又将这五个等级细分为9级或10级,与对债券的评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目前我国对贷款正在实行的是5级分类制度。
3、信用评分模型信用评分模型或评分系统是将反映借款人经济状况或影响借款人信用状况的若干指标(借款企业的财务比率、资产负债结构等)赋予一定权重,通过某些特定方法得到能够反映信用状况的信用综合分值或违约概率值,并将其与基准值相比来决定是否给予贷款并对贷款定价。
二、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体系与现代信用风脸度量管理模型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融资的非中介化、证券化趋势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涌现,信用风险的复杂性也日益显著。
人们认为以财务比率为基础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反映借款人和证券发行人的资产在资本市场上快速变化的动态价值;同时金融全球化、证券化、衍生化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多,银行竞争越来越激烈,贷款利差缩小,鉴于此,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的新方法相继提出。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提出了内部评级法。
国际大银行纷纷创建自己的信用风险评估系统,开发了一系列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完成了由传统信用分析向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方法上的飞跃。
比较有代表性的有:CreditMetrics (由JPMorgan于1997 年给出), KMV (由KMV公司于1993 年给出),CreditRisk+(由Credit Suisse First Boston)于1997 年给出。
三、信用风险的转移技术正是由于信用悖论的存在,金融市场上出现了信用衍生工具。
信用衍生工具指参与交易的双方签订一种金融合约,允许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分离出来,从交易的一方转移至另一方。
信用衍生工具通过表外持有合成信用头寸或以索取权的形式对冲表内风险,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并转移给交易对手,形成了风险的对冲转移机制,可以同时实现风险集中度下降和维持好客户关系两大原本冲突的目标以有效解决“信用悖论”问题。
由于信用衍生产工可以在不变动其资产负债表资产的情况下,将信用风险从市场风险中分离出来,进行单独有效的管理,极大地增强了信用风险管理的灵活性,其发展速度非常快,如图1.2所示。
信用衍生产工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总收益互换(Total Return Swaps)、和信用违约产品(Credit Default Swaps)、信用利差产品(Credit Spread Products)及信用联结票据(Credit-Linked Notes)等。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内部信用评级研究第一节新巴塞尔资本协议概述2004年6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公布了征求意见后的新资本协议。
新资本协议作为一个全新的监管资本框架,明确提出了五大目标,即把评估资本充足率的工作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促进安全稳健性;在充分强调银行自己的内部风险评估体系的基础上,促进公平竞争;激励银行提高风险计量与管理水平;资本反映银行头寸和业务的风险度。
新资本协议表述了巴塞尔委员会三大支柱支撑银行监管的理念:第一支柱是最低资本要求;第二支柱是外部监管;第三支柱是市场约束。
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与最主要的创新之一就是提出了计算信用风险监管资本要求的内部评级法(Internal Ratings-Based Approach,以下简称IRB)。
IRB法能更加准确的反映资本与银行信用风险之间的内在关系。
银行若能满足技术和信息披露方面的标准,就可以将自己测算的借款人资信水平估计值转换成潜在损失,并依此计算出监管部门规定的最低资本充足率。
对银行、企业和国家的信用风险,IRB法有两种具体形式一是初级法(Foundation Approach),二是高级法(Advanced Approach)。
根据初级法的要求,能满足监管当局严格要求的银行将采用自己确定的债务人违约概率,其他一些风险要素的估计值,则采用监管当局规定的标准化值。
而高级法则允许使用多项自己计算的风险要素值。
内部评级法要求对特定敞口的风险要素进行评估,评估的内容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期限和违约风险敞口,再将风险要素的评估值输入由巴塞尔委员会提供的风险权重函数,最后计算出监管资本。
由于内部评级法以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为基础,用连续的风险权重函数代替了旧协议中简单的风险权重规定,因此可以更精确的计算信用风险的监管资本要求,大幅度的提高了监管资本的风险敏感度。
内部评级法的优点在于:加入了外部评级机构通常不能得到的客户信息,比如银行可以监督客户的账目,了解信贷的保证与抵押情况等等;有利于银行提高自身的内部风险管理水平,使监管资本和经济资本趋于一致,防止银行进行监管资本套利。
因此,内部评级法可以很好地实现银行风险管理的两个主要目标:更高的风险敏感性和激励相容性,IRB法使银行对信用风险和资产组合的经济损失的起因更加敏感,使资本要求与银行暴露的信用风险更准确的匹配。
而且一个设计合理的内部评级法能够鼓励银行不断提高内部风险管理水平,并能为最终采用资产组合信用风险模型估计资本充足率奠定良好的基础。
鉴于IRB法在新资本协议中的重要地位和对各国金融机构产生的深远影响,下面我们将详细研究IRB法的理论框架、与风险要素等内容。
第二节内部评级体系的理论框架IRB体系得主要内容包括:划分风险类别;对每一风险分类依据标准参数或内部估计确定风险要素;建立风险权重方程,将给定的风险要素转换为风险权重,从而计算资本要求;采用IRB体系每一类风险类别达到的基本要求;监管当局对银行应用IRB体系基本要求的检查等方面。
新协议的内部评级法根据内在风险的不同特点,将债项按借款人的类型分为:公司贷款( corporate exposures )、零售贷款(retail exposures)、主权贷款(sovereign exposures),银行贷款(bank exposures)、股权贷款(equity exposures)、项目融资(project finance exposures)等六种类型。
在此基础上,银行的内部评级模型会对不同类型的资产进行更为深入细致的评估,促使以风险权重为基础的资本充足评价体系与银行整体风险紧密地联系起来。
利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金需要四个输入参数,它们分别是债务人的违约概率PD(Probability of Default)、特定违约损失LGD(Loss Given Default)、违约风险暴露EAD(Exposure At Default)、以及期限M(Maturity)。
对每一类风险要素都考虑了三方面因素:风险构成要素、风险权重函数和最低资本要求。
在对不同的风险暴露处理过程中,新协议力求在框架内给出一个统一的计算范式,但在具体细节上对不同风险暴露类型有所区别。
下面本文以最具代表性的公司风险暴露为例计算:对于公司风险暴露的计算分三步:第一步,计算资产的相关系数。
资产相关系数是为违约概率的函数。
资产的相关性是不固定的,而是违约概率的反函数。
计算资产相关系数的公式为:⎥⎦⎤⎢⎣⎡---⨯+--⨯=-⨯--⨯-5050505011124.01112.0e e e e PD PD )相关系数(ρ 第二步,对资产的期限根据违约概率进行调整。
调整后的期限是违约概率的函数。
期限调整函数:[]2()0.11820.05478ln()b PD PD =-⨯,该预期损失调整为具有年限M 的一年非预期损失。
第三步,计算资本要求。
利用内部评级法计算风险加权资产仅针对非预期损失,在风险权重函数中已经删除了预期损失:EL PD LGD EAD =⨯⨯(),资本仅用来抵补非预期损失,以鼓励银行为预期损失适当计提准备,体现了现代资本管理的理念,见图2.1所示。
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这一做法和国际银行业的做法相吻合,有助于减少银行的监管资本套利行为和建立更一致的资本管理制度。
对于没有违约的资产,已知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及其相关性,其资本要求为:11( 2.5)1 1.5M b K LGD N PD LGD b -⎡⎤+-⨯=⨯-⨯⨯⎢⎥-⨯⎢⎥⎣⎦对于已经违约的资产,[]0,()K MAX LGD EL =-;风险加权资产)12.5RWA K EAD =⨯⨯(; 监管资本要求8%RWA =⨯; 其中:()N X 表示标准正态累计分布函数。
图2.1信用风险损失分布图第三节内部评级体系的核心——四大风险要素剖析利用内部评级法计算资本金需要四个输入参数,它们分别是债务人的违约概率PD(Probability of Default)、特定违约损失LGD(Loss Given Default)、违约风险暴露EAD(Exposure at Default)、以及期限M(Maturity)。
下面我们分别研究这些参数的确认、计量等问题。
一、违约概率(PD)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的关于违约的参考定义是:如果不采取追索措施,如变现抵押品, 借款人可能无法全额偿还对银行集团的债务,或债务人对于银行集团的实质性信贷债务逾期90天以上即为违约。
其中以下情况将被视为无法全额偿还债务: (1)银行停止对贷款计息;(2)发生信贷关系后, 由于信贷质量出现大幅度下降, 银行冲销了贷款或计提专项准备金;(3)银行将贷款出售并相应承担了较大的经济损失;(4)银行同意消极债务重组, 由此可能发生较大规模的减免或推迟偿还本金、利息或费用, 造成规模减少;(5)银行将债务人列为破产企业或类似的情况;(6)债务人申请破产或已经破产, 或者处于类似保护状态, 由此将不履行或延期履行偿债银行的债务。
违约概率是借款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不能按合同要求偿还贷款本息或履行相关义务的可能性(武剑、王健, 2003),是贷款发放前银行的“预先估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