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沈战役卫立煌表现_辽沈战役重要角色
有谁
重庆谈判破裂后,国共开始了三年的内战。
在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是最早进行的战役。
那辽沈战役卫立煌有何表现?下面是为你搜集辽沈战役卫立煌表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实行坚守不出的战略,他把重兵放在沈阳,虽然东北各地的城市告急,但是卫立煌不派兵去营救。
蒋介石对于卫立煌的战略决策十分失望,屡次指示卫立煌出兵解各地之围。
卫立煌认为,只有坚守住几个大城市才可以保住东北,如果派兵与解放军作战,那么必然在东北要分散军队,会被解放军各个击破。
蒋介石非常不满意卫立煌的策略,他亲自到北平督战。
卫立煌派出廖耀湘为代表去听取蒋介石的指示。
蒋介石提出只派少量军队驻守沈阳,大部分军队由廖耀湘指挥,南下锦州,与解放军进行决战。
卫立煌明白了蒋介石的意思,蒋介石是要解除自己的兵权,这个时候的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已经变相地退出了指挥部。
解放军重兵围困锦州的时候,蒋介石命令卫立煌携沈阳的守军前往锦州救援,卫立煌拒不执行命令,认为沈阳的兵力只能自保,如果去救锦州,那么沈阳也会丢失。
蒋介石无法,只得派遣葫芦岛的兵力前往锦州救援,但是锦州在没有等到救兵之前已经被解放军攻陷了。
锦州失陷后,沈阳与葫芦岛相继失陷,卫立煌携带家眷回到南京。
蒋介石将东北失败的责任加到了卫立煌身上,卫立煌被关押到监狱。
辽沈战役中的卫立煌没有错,却要为蒋介石做替罪羊。
卫立煌简介卫立煌,他是民国时期的一位将领,而且等级颇高,有着“虎将”的著名称号。
当然,称号确实不假,他在中原大战等多个战役中,建立了无数的军功,称号当之无愧!他曾被日军最高司令称为“支那虎将”,而且被多人评为最能干的人。
在1897年,正是卫立煌出生的年代,那时,他的父亲还是清朝的一位官员,家中虽不富裕,但是温饱却不是问题。
后来,卫立煌生长的地方发生了瘟疫,他的父亲就因此离世,家中的担子全都放在哥哥一个人的身上,只能靠哥哥一人打工养活整个家。
从卫立煌简介中,我们能够看出他是如何成长的。
在少年时期,他开始进入私塾读书,十分刻苦勤奋。
后来因为在革命思想的左右下加入到军队中,就在第二次革命发生之后,他就加入到了群众武装中,与清军进行对抗,最终还是失败了。
之后他被军校录取,在那里认真学习军事知识,对军事训练也很用心,三年后被挑选到卫队,保护孙中山的安全。
卫立煌简介最大的亮点还是在抗战时期,他在多次战役中都取得了完胜,知道日军投降后,卫立煌才结束了抗战。
但是,他很清楚抗战结束后会发生什么,所以他为了置身事外,便以考察的名义来到了国外,也因不配合蒋介石的安排被捕。
直到国家成立,他才回到了北京,接受党的安排。
卫立煌故居卫立煌是民国时期的国民党高级将领,一生戎马,是
历史上的显赫人物。
卫立煌出生于安徽合肥,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贫穷的农民,待到卫立煌成为政府的军官以后,卫立煌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一幢房屋,安置自己的母亲和妻子儿女。
卫立煌的这所故居现在位于安徽省合肥境内,当地政府将其视为文化遗产,派人精心看管。
卫立煌的家乡安徽是处于南北交界处的地方,北方建筑多以砖石为原料修筑房子,修筑风格为横平竖直。
南方修建房屋多以木材为原料,修建的时候根据地势修建。
卫立煌的故居是混合了砖木的材料修建。
卫立煌故居面积不小,大大小小有十几间房屋,在院落的最后面,还有一座西式的洋楼。
这座洋楼在抗日战争时期成为了炮楼。
卫立煌有个侄子,他的侄子一直看管着这所老房子,直到去世。
卫立煌故居后来失火了。
失火的原因是因为几个小孩在里面玩游戏,不小心点着了房屋,大火烧毁了不少房屋,剩下的房屋因为风吹雨淋而坍塌,卫立煌的故居几近消失。
改革开放以后,当地的经济发展起来,政府开始着手修葺卫立煌的故居。
在重建卫立煌故居的时候,找到了卫立煌的一些后辈们,根据他们的回忆画出了图纸,重新修建了卫立煌的故居。
现在卫立煌的故居又恢复原来的样子了,每天迎接着很多的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