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心理健康电子教案 第三课 男生女生对对碰 教师用书

六年级心理健康电子教案 第三课 男生女生对对碰 教师用书

六年级第三课男生女生对对碰【主题说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刚刚进入青春期,随着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两性差异开始明显。

男生女生的相处,也从两小无猜进入到异性疏远期。

但是,表面上的疏远掩盖不了少男少女对异性的好奇。

本课立足于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间的友好交往,通过图片观察、记者采访、接力传水等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培养学生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也能够为即将到来的青春期的异性交往铺垫“自然、大方”的基调。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间的友好交往。

2、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克服对异性的排斥心理,学会客观看待性别差异。

3、行为目标:鼓励学生以友好大方的态度与异性交往,扩大自己的交友圈。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客观认识性别差异,鼓励异性同学间的友好交往,塑造自己的性别角色,。

难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异性交往态度,男女同学正常交往的方式。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学PPT;背景音乐。

学生准备:若干纸杯。

【教学设计】【活动反馈】1、学生对课堂活动是否感兴趣。

2、学生是否摆正了异性同学交往的心态。

3、学生是否正确掌握了异性同学交往的原则。

【练习题】1、你如何看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A.谈恋爱行为B.结识朋友,收获友谊C.不理解,不愿意与异性交往2、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A. 互相尊重、真诚相对B.排斥对方C.刻意讨好【教学参考素材】《男生女生不一样》教学设计及课后点评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并体会男女生在体能、思维、个性心理方面的差异。

2.在活动中体验男女生客观存在的性别差异,在对话中理解这种与生俱有的差异没有优劣之分。

3.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欣赏并学习异性同学的优点,学会理解并尊重对方。

4.体会到男女生的和谐相处对共同成长的意义。

活动准备调查表若干份、竞赛题、歌曲《同一首歌》。

课前活动观察与发现:师生互动交流,在与学生的对话中引出本课探讨的话题。

活动过程活动一走近身边的男生女生1.交流:同学们,我们已经共同生活五年了,你是否注意过身边的异性同学?请将班上的男女生作一个比较,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2.现场竞赛:现在,让我们男生女生进行一次小小的智力比赛,好吗?(男女集体各答一题,男生、女生代表各答三题,内容略)3.活动体验: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都发现男女生在智力水平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

但有句古训说:“男女有别。

”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

大家一起来背一背王冕的《墨梅》,看看男生背得好,还是女生背得棒。

请大家注意倾听,想想双方的声音有什么样的特点。

4.讨论:除了声音以外,我们男生、女生间还有什么不同呢?请打开各自手里的信封,在小组里进行讨论,并按调查表上的提示完成记录,等会儿我们一起来交流。

老师提示一下,每个小组讨论的内容是不同的,请大家看清提示后再讨论,开始。

表1——小组讨论:想想男生女生在“脾气性格”方面有什么区别,用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表2——小组讨论:想想男生女生在“身体素质”方面有什么差异,用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表3——回想过去的学习生活,想想男生女生在“学习态度”方面有什么区别,用几个关键词写下来。

表4——小组讨论:想想男生女生在“喜欢玩的游戏”方面有什么差异,简单举例说明。

5.小结,交流,教师注意引领学生认识、体会男女同学所存在的差异没有优劣之分。

活动二我们的小小辩论会1.引出辩论话题:在刚才的活动中,我们体会到了男生女生与生俱来的不同之处。

那么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到底是男生强还是女生强呢?让我们举行一次小小的辩论会吧。

2.把学生分成两大组,选择辩题。

辩题一:“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男生比女生强”;辩题二:“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女生比男生强”。

3.小组讨论,简单列出辩论提纲,运用班级中的具体实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

4.两组同学进行辩论,老师适当点拨。

活动三追寻共同成长的日子1.引导回忆:刚才的讨论很热烈,现在让同学们静下心来,闭上眼睛,在脑海中追寻过去1000多个朝夕相处的日子,也许你们曾一起在童话剧场里表演过童话,也许你们在星期天曾相约去剧场放飞过风筝,也许你们曾一起架着小船飘荡在风景秀丽的濠河上,也许你们还在学校葡萄架下一起探讨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你们一起游戏,一起憧憬,一起追寻⋯⋯也许还有很多很多的也许,在你们一起生活的日子里,一个微笑,一句赞许,一次问候,一次小小的帮助都会留给你永久的感动。

请睁开眼睛来,说说你难忘的经历,说说你的那份感激。

2.学生交流。

3.“热线传呼”:刚才,我们一起分享了这么多的感激,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感动。

但生活是真实的,生活的滋味也是多样的。

在你和同桌之间、同伴之间,是否有时也曾发生过不快呢?如果有,请你点拨心灵沟通热线7090,给你一次放松心情的机会,好吗?活动四阳光男生、女生形象设计1.引出活动: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男生离不开女生,女生也离不开男生,正是有了男生女生在各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一样,我们的生活才更精彩,我们的集体才更和谐。

追求完美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的追求,那么,在你的心中,什么样的男孩、女孩形象才是我们共同追求的呢?就让我们来当一回“阳光男生、阳光女生”形象设计师吧。

(播放《同一首歌》的乐曲)2.开展形象设计活动:男生为女生设计,女生为男生设计,小组在讨论的基础上,从“外型要求”和“内在素质”两方面进行设计。

3.指名交流,在交流中互动、评点。

4.交流课堂学习感言:今天,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一段生命的时光,现在请你用一句话来说说自己的收获或者体会。

5.老师宣读感言,小结课堂:俗话说,男女有别,这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我们有缘生活在同一个班集体中,让我们在今后的日子里,尊重异性同学,真情对话,真心交流,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分享快乐,在和谐的氛围中体验生命成长的幸福。

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团队,同一个集体,让我们在《同一首歌》中真情话别。

课后点评[听课者]诸葛老师艺术地激活了孩子们的记忆储备,把他们成功地拉回到了原来的生活情境之中,让孩子们在情感共振中经历了一场情感的风暴。

课堂上,学生的心灵是敞开和舒展的,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感受、理解他们的心情,分享他们的体验。

教师本着尊重、友善的态度,为学生建构了彼此接纳,互相理解、支持的环境氛围。

真实的德育就应该这样,以人为本,充满人性。

但是说真话,道实情,需要有一个宽松的环境。

这就需要教师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出发,为孩子们一个营造可以流淌真情的温馨环境。

诸葛老师在让男女生交流彼此相处的恩怨故事时,用有效的情感交流活动作了铺垫。

孩子们在感恩的情感氛围中,反思生活中的小矛盾、小磨擦,这就使学生在不经意间有所感悟,巧妙达成了“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发现、欣赏异性同学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尊重对方”这一教学目标。

[评课专家]诸葛老师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让孩子们设计“阳光女孩、阳光男孩”的形象,有意识地唤起学生以往生活中的美好经验,激起学生追求美好形象的生活激情。

孩子们展示的“阳光形象”,健康、快乐、友善。

这些形象无声而又有力地引领着孩子们走向正确的道德价值的领域。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心灵绝不是一块不毛之地,而是一片已经生长着美好思想道德萌芽的肥沃的土地。

我觉得,教师的责任首先在于发现并扶正学生心灵土壤中的每一株幼苗,让它不断壮大,最后排挤掉自己缺点的杂草。

”让学生设计自我这一富有创意的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的道德情感,不仅使他们产生了强烈的创造欲望、调整自我的生活激情,更能使孩子在建构自我的同时,拨响内心的道德情弦。

【心理学背景知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洛克的看法,他把人从性意识的萌发到爱情的产生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青春期疏远异性的否定期;第二个阶段是向往成年异性的牛犊恋时期;第三个阶段是青春中期积极接近异性的狂热期;第四个阶段是青春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时期。

而小学六年级学生正处于第一、二个阶段,处于这个时期的男生女生对异性非常敏感,开始在意异性对自己的看法。

他们开始想了解异性,接近异性,但是又不知如何才能处理好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所以他们非常困惑。

因此,导致两个极端:有的因为不懂异性交往的技巧,而害怕接近异性、逃避接近异性;而有的和异性交往频繁,把握不好尺度,甚至对对方和自己造成伤害。

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这方面的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的,使他们认识到异性交往是正常的行为,使他们在活动中体会到与异性交往是需要一定技巧的,并且能够掌握异性交往的尺度,合理正确的与异性交往。

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智力方面。

男女在智力类型上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其次,情感方面。

人际交往方面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性交往当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找寻不到的。

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特点上有差异,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有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

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就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和疑惑,并且给予充分的安全感。

最后,个性方面。

只在同性范围内交往,我们的心理发展往往很狭隘,远不如既与同性又与异性的多向交往中更能丰富我们的个性。

多向的人际交往,可以使差异较大的个性相互渗透,个性互补,使性格更为豁达开朗,情感体验更为丰富,意志也更为坚强。

保加利亚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男人的真正力量是带一点女性色彩的刚毅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更有积极性,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

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

当有异性参与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满足,于是,彼此间就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悦感,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尽管健康的两性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诸多好处,我们还是应该把握好两性交往的尺度,防止“过”与“不及”。

首先,要调整心态,培养正确的交往意识,淡化对对方性别的意识。

思无邪,交往时自然落落大方。

其次,要广泛交往,避免个体接触,交往程度宜浅不宜深。

广泛接触,有利于我们认识、了解更多的异性,对异性有个基本的总体把握,并学会辨别异性的优劣。

如果只进行有限的小范围的个别交往,难免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对异性的了解不仅不够,还会有失偏颇。

所以,利用每一次集体活动的时间,有意识地在更为广阔的人际范围内进行交往,是我们十分需要的。

再次,交往关系要疏而不远,若即若离,把握两个人交往的心理距离,尽量排斥让两个人感觉到过于亲密或者引起心绪波动的接触。

如果我们在交往过程中发现对方的苗头不对,要适当调整自己的态度,使交往回复到波澜不惊,心如止水的状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