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在社会生活中承担责任复习学案
一、【复习目标】知道社会公平的表现,理解维护社会公平的意义,树立公平意识。
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
理解承担责任的代价和回报,以及不承担责任的后,努力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
二、知识网络:
实现社会公平公平的含义和要求P4
: 人们合作关系中的公平P5
维护社会公平的措施及意义P6-8
: 区分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及维护正义原因P9-10
青少年要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2-13
: 责任产生于社会关系之中的相互承诺p16
人因不同的社会身份而负有不同的责任p18
承担责任的代价P20
: 承担责任的好处(对个人和社会)P21
不承担责任的后果P22
学会承担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公民P24、
: 维护社会秩序,承担社会责任P26
服务奉献社会,承担社会责任
(最有条件、好形式)P27-28
三、基本问题归纳:
●1、什么是公平?公平有什么样的要求?P4
●2、列举我国政府为维护社会公平所实施的措施。
P7
●3、维护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有什么重要的意义?P8
●4、怎样维护社会的公平?P8
●5、我们应如何辨别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P9
●6、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P12,13
●7、什么是责任?责任的来源都有哪些?P16,17
●8、如何理解“身份不同,责任不同”?P18
●9、承担责任有什么代价?我们应怎样面对责任的代价?P20
●10、承担责任有什么回报?P21
●11、不承担责任有什么后果?P22
●12、我们应该怎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P24
●1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我们应该去做?P27,28
四、典型例题剖析,归纳答题方法
【典型例题】在学校,她是校长兼思想品德老师。
在她的物操劳下,这个学校有了7个班。
1到4年级各1个,还有3个学前班,共300多名学生。
由于所有学生全部免费,学校无力为学生购置教辅读物和课外书籍,而且7年来,李灵为建学校已欠下8万元外债,尽管如此,可她却始终不曾放弃。
“每次看到其他学校的孩子能坐在宽敞的阅览室里看书阅读,我真的很难受,我也想为自己的学生搭建一个阅览室,哪怕是最简易的。
”李灵说,这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
为让自己的学生有书读,这个月初,李灵趁着放暑假,向爸爸要了200元只身来到郑州,买了一辆破旧三轮车后,开始收购旧教辅和儿童读物,“就像收废品一样,骑着车到处去转着叫。
”一幕幕的情景被网友拍成照片放到论坛上,感动了无数网友。
请大家思考:(1)为什么网友们认为李灵是“最美乡村女校长”?
(2)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向李灵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解析】分析材料可以得到以下信息:(1)为给孩子们办阅览室,假期收旧书说明李灵有着强烈的责任意识;(2)为建校欠债8万元,并不曾放弃说明承担责任虽然会付出一定的代价,但她仍然坚持承担责任,所以我们应向她学习,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答案:(1)①李灵为了使孩子们有学上、上好学,积极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
②她甘愿付出、无怨无悔,她的心灵是最美的
(2)①像李灵一样勇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并持之以恒。
学会在不同的责任面前进行选择。
②自觉守法,维护社会秩序。
每个社会成员都负有遵守社会公德、遵纪守法、维护社会秩序的责任。
③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服务和建设自己所在的社区,积极参加公益活动。
④积极承担责任,不仅是道德和法律的要求,其实也是每个社会成员的内心需要,只要有了责任意识,有了踏实的承担责任的具体行动,就能一步步把自己造就成负责任的公民,赢得社会对自己的赞成票。
方法总结
1)、审题
(1)逆向审题:先搞清楚题目问什么?有几问?然后带着问题阅读材料。
(2)抓关键词语,力求搞清每段材料的中心含义。
(3)一大段材料的要分层并弄清每层意思。
(4)材料的注释包含很多信息,不能忽视。
2)、答题时注意
(1)凡问现象的,看到什么,就回答什么,不展开。
(2)凡是“分析”、“评述”的,就要求用原理扣材料分析,如是哲学部分的,还要在原理后加方法论要求。
要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即要分析和解决问题。
(3)要分层回答,注意行文规范,答案准确。
五、中考热点对接
1、先进人物:朱光亚,刘金国、吴孟超等《感动中国》2011年度人物,郭明义、王文珍等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棒棒哥”郑定祥等“中国网事.、感动2011”年度网络人物,“中国好人”,“摆渡教师”石兰松等“十大责任公民”,“最美妈妈”“最美爷爷”“最美护士”等最美小人物,“标尺哥”“撑伞哥”“抢修哥”等2011年网络上涌现的一批普通但不平凡的“哥”,数不清的志愿者、义工,照顾脑瘫哥哥的10岁女孩、、、、、、、
考查角度:这些先进人物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他们的事迹对我们承担责任有什么启示?
2、公益活动:青少年做社区义工、环保志愿者;市民积极参与义务献血、捐资助学等到活动;由邓飞等500多名记者和国内数十家媒体联合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发起的“免费午餐”公益活动,让部分贫困山区的上学孩子吃上了“免费午饭”;等等。
考查角度: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意义?
3、灾害险情:(1)“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医护人员、抢险人员救死扶伤,市民自发献血,数百万网友参与转发“寻人微博”。
(2)、2011年10月19日,南昌街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将一名女子卷入车底,在万分危急的情况下,19名正在附近等活的农民工用坚实的大手抬起轿车。
由于救援及时,受伤女子得到及时救治,
(3)2011年11月3日凌晨,南昌市西湖区筷子巷35号突然燃起熊熊大火,年仅12岁的小姑娘夏娟没有选择独自逃生,而是挨家挨户拍打邻居们的家门,呼喊他们赶紧逃命。
考查角度: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哪些人承担了责任?分别承担了什么责任?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六、走进中考选择题
1、(2011年湖南株洲市中考试题)生活中每个公民都要扮演多种角色并承担多种责任。
下列角色和责任相匹配的有()
①作为行人,你要遵守交通规则②作为朋友,你要讲究“哥们儿义气”
③作为游客,你要保护名胜古迹④作为学生,你应认真完成各科作业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中提出,我国今后3年将新增廉租住房518万套,发放货币补贴191万户……3年共将解决747万户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
《2009——2011年廉租住房保障规划》凸显了我国政府()
A.致力于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B.实现社会绝对公平的决心
C.努力实现人民生活的同步富裕
D.把民生问题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4. 勇斗逃犯的黑龙江省肇源县渔民唐景芳;湖北长江大学救人的大学生团体;中华
环保联合会环境法律中心督查诉讼部部长马勇;“宝贝回家寻子网”创办者张宝艳……他们当之无愧地被评为“2009年度法治人物”。
这些“2009年度法治人物”的行为()
①是弘扬社会正义的行为②是为了赢得社会对自己的认可与肯定
③应当得到政府、社会和人们的赞扬④会有损自己的利益,不值得提倡
A. 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2011年广东中考)“活雷锋”郭明义是一位普通的工人,他坚持20多年做好事,先后共献血6万余毫升,相当于一个人的10倍血量。
他还资助了180名特困生,捐款12万元。
从郭明义身上,我们应该认识到()
①作为青少年要有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
②帮助他人能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
③一个人的责任感来自于他心中的道德良知④只要学习郭明义就能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非选择题:
1、一位同学在参加庆祝建国60周年团体操表演后,在日记中写道:“炎火夏日,汗水从颈脖子流到了脚脖子,一些动作练习了数万次。
我们晒了,但是也长大了,坚强了,在火热的七月,挥洒出汗水,磨炼了意志、、、、、、”同学们勇敢地承担了祖国的责任。
他们得到了什么回报?付出了什么代价?
2、2011感动中国人物杨善洲从事革命工作近40年,生前曾任保山地委书记。
为了兑现自己“我要为百姓做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冲着这句承诺,杨善洲在卸任后一头扎进了荒草丛生的大亮山,住竹篾搭的屋子、睡树桩搭的床,他希望给乡亲们再造山清水秀。
自那以后,杨善洲与林场职工同吃同住,每天从早忙到晚,雨季植树造林,旱季巡山防火。
创业初期资金短缺,老书记把平时种下的几十盆盆景全部移栽到大亮山上,他甚至跑到大街上去捡别人丢弃的果核,积少成多,用马驮上山。
担任林场负责人的20多年间,杨善洲不要分文报酬,只肯接受每月70元的伙食补助。
他为林场争取了近千万资金,却从未私自动过一分钱。
走了不知多少路,吃了不知多少苦,杨善洲带领工人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超过87%,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
对此,你的认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