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题语文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适应性考试题语文

杭师大附中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牛虻.(máng)濒.临(bīn)呱呱.坠地(gū)车载.斗量(zài)B.恫.吓(dòng)栅.栏(zhà)力能扛.鼎(gāng)洞见症.结(zhēng)C.脖颈.(gěng)作.坊(zuō)杀一儆.百(jìng)卓.有成效(zhuó)D.信笺.(jiān)偌.大(ruò)信手拈.来(niān)混.水摸鱼(hùn)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黑色的河流,无鸟的天空,炸耳的喧嚣,呛鼻的空气,让城市人喊累,很明显,这并不是劳作之累,而是生活空间之累。

B.阿尔卑斯山有典型的冰川地形,许多山峰岩石嶙峋,角峰尖锐。

冬天,这里白雪皑皑,冰川连绵,银白色的山坡陡峭雄伟,是赏雪滑雪的胜地。

C.春分,昼夜平分,春色与茶色平分。

看,春染茶山,峰峦迭翠。

听,山泉潺潺,鸟鸣蜂吟。

沏上一杯春分茶,茶中绿意,幽若山林,茗香清纯,去浊扬清。

D.那些由斑驳笔触所生成的老照片般的油画人物,静静地在虚拟场景中或坐或站,有着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气息。

这气息如一杯汤色浓浓厚厚的普洱老茶,显出生命的透彻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黎明之前》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了人们街谈巷议的一个热门剧目。

B.对未来城市生活的设计是一项全球性的课题,城市化发展之路正确与否,与世界各国的前途唇齿相依....,“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昭示着城市在人类生活中无可替代的作用。

C.当人们听到民工在底层空间里发出的歌吟,仿佛听到了自己命运的呼喊,于是大家用鼠标疯狂点击,不仅是为“旭日阳刚”这样的人,同时也是为自己的感同身受....投票。

D.南京“梧桐让路”风波最终以三号线“移树”工作全面叫停而画上句号,但我们更应思考:何时可以不再等问题出现后再被迫补救,放马后炮....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霸王条款”能横行霸道,部分原因是有些商家存心不良、推脱责任,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消费者难以稳固地占领自己的权利“地盘”,对任何侵犯之举给予有力回击。

B.由于网络的互动性、网民的广泛参与性,使音乐的传播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创作、发布自己的音乐作品。

C.3月11日,日本大地震使得福岛核电站发生一定程度的放射性泄漏,增加了人们对核电安全性的担忧,当前世界核电快速发展的格局增添了变数。

D.针对日益增多的团购投诉事件,国内团购网站“糯米网”今天率先承诺──绝对不会人为篡改在网上出现的任何数字,因而杜绝消费者购买的情况出现。

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句序是(语句间标点可不考虑)(3分)曾宪梓先生对中国内地的捐资额超过四亿人民币。

有人这样问他:“有钱快乐,还是没钱快乐?”曾宪梓先生这样回答:“______________。

不要成为钱财的奴隶,要做钱财的主人。

”①我不算有钱②穷人有穷人的快乐,有钱人有有钱人的苦恼③有钱不一定快乐④看你怎么用⑤但是我把钱用在有益的事业上恰当的语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文意,续写一句话结论。

(4分)中国画讲究“留白”,文学作品同样如此。

十九世纪的作家大多是上帝,似乎什么都知道,比如雨果;读者是信徒,只能老老实实地听着。

二十世纪的读者和作家则往往是平等的,比如在周朴园对侍萍有没有爱这个问题上,读者可以有自己的理解。

如果一篇作品把什么都说了,读者就会反感:你都说了,要我干什么?可见,。

7.近年来,更改老地名的现象屡见不鲜。

请从以下两例中任选一个拟写赞成或反对的看法。

要求:说出两条理由,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5分)(1)“砧杵桥”改名为“珍珠桥”(2)“仁怀市”拟改为“茅台市”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9分)①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社会在不断地转型,一步步走向复兴之路。

中国的文学随着时代在颠簸,几代人在适应,在试验,直至今天。

今天的中国文学有着它的热闹和华丽,我们欣赏着它的成就。

但环顾四周,回头望去,我们的文学还存在相当大的缺憾,不仅未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就是在国内,社会和广大的读者仍不满意。

我们需要反省,这种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这种反省也只有在这个时候。

历史把这一任务扔给了我们,是我们当代作家的使命。

②我们的文学到了要求展示国家形象的时候。

③如何才能展示国家形象?我谈不出更深的道理,我只是感觉,在面对着永恒和没有永恒的局面时,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一定有了问题。

④我们一直在说,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这无疑是真理,但一直是像标语一样只是写在墙上没有刻在心上。

好像如我们的许多事情一样,说的不一定做,做的不一定说。

可以说,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们的心中并没有以中国文化的自豪感去从事写作。

如果去问:我们“民族的”这三个字是什么内容?再问:我们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有多少人在研究甚至读过?我们常在抱怨外国对我们的文学了解不如我们对外国文学的了解,而我们自己又了解多少我们传统的东西?我们没有坚持我们民族文化的立场,我们的血液里没有了中国的哲学、美学,虽然使用的是汉语,但中国的味道不足,这是必然的。

⑤我们的文学到了不应只面对中国人,也要面对全部人类去写作的时候。

当面对着全部人类的时候,以什么样的面目去面对?我们之所以久久没有我们的文化立场,是我们民族的苦难太多,经历了外来的和内部的种种磨难,我们是不如人又极力要改变处境,当我们觉醒了,需要站起来的时候,必然就得倾诉。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我们都在倾诉,我们诉说自己的丑陋,这样,我们习惯了这种倾诉,也养成了外面世界寻找我们就要听我们倾诉的习惯。

我们需要倾诉我们苦难和种种丑陋去唤醒民众,但这如出售能源换取富裕一样,它不能保障长久的富裕和尊严。

现在,当我们要面对全部人类,我们要有我们建立在中国文化立场上的独特的制造,这个制造不再只符合中国的需要,而要符合全部人类的需要,也就是说为全部人类的未来发展提供我们的一些经验和想法。

即便这种制造还不大,哪怕是一个手电筒,但这手电筒是中国的,在世界上是唯一的,而不是别人用打火机了,我们还津津乐道着松节油,或者只是在说我们多么可怜呀还用着松节油,或者只去组装别人的打火机。

⑥我没有理性分析的能力,我只是感觉我们得调整我们的思维,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应该面对全部人类,而不仅仅只是中国。

在面对全部人类时,我们要有中国文化的立场,去提供我们生存状况下的生存经验,以此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我们的国家形象。

可能这样的工作将很艰难,但如果从现在起,经过一代两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才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成为世界文学的一部分。

⑦所以,我们要保护有着中国文学立场的文学原创。

(选自2009-11-13《中华读书报》)8.对“我们需要反省现在的中国文学”的理由,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古代的中国文学相比,今天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相当大的缺憾。

B.今天的中国文学虽然成就斐然,但至今未能坚挺于世界文学之林。

C.反省是具备了一定实力后的意识,而走向复兴的中国在各方面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

D.尽管今天的中国文学热闹而华丽,但社会和广大读者仍不满意。

9.下列对文章内容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A.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文学一直在适应着社会的转型,虽然涌现了许多反映时代生活的优秀作品,但这些作品都缺乏中国文化的立场。

B.作者认为,从社会发展和文学自身发展等方面,都要求今天的中国文学能在世界文学的舞台上展示国家形象。

C.作者认为,我们要充分认识民族与世界的关系,钻研民族文化的经典著作,从而获得面向世界写作的能力。

D. 也许经过几代作家的努力,我们的文学就能站在中国文化的立场上,为全人类提供我们生存状态下的生存经验。

10.请概括说明“我们的文学里中国文化的立场”出现了哪些问题。

(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5题。

(20分)白雪红灯的年①除夕的清晨,我被零星的爆竹声扰醒。

撩开窗帘,见山色清幽,太阳还没出,于是又钻回被窝,睡到八点多。

再次被接二连三的爆竹声唤醒时,霞光已经把兴安岭的一道道雪线映红了。

看来老天也知道过年了,特意让霞光化做春联,贴在山间。

想必老天贴的春联,是用云彩做的砚台,用银河之水做的墨汁,用彩虹做的笔管,所以这不凡的春联看上去明丽脱俗,充满了朝气。

②吃过早饭,我也给家门贴上春联和福字。

那幅烫金的大红春联,看上去就像两行飞向天空的金丝雀,给人喜气洋洋的感觉。

而门中央的福字,真的像丁亥年的一头小金猪,肥嘟嘟的,讨人喜欢。

③我喜欢大自然的红色,如朝霞晚霞,玫瑰百合。

可对针织品的红色,我热爱不起来。

我不喜欢红色的床盖、窗帘和衣服,见了它们,眼睛会疼。

前年春节回家,妈妈给我的卧室挂上了一幅红地黄花的新窗帘,我感觉窗前就像飘着两朵乌云,说不出的压抑。

结果,当夜就把米色的窗帘换回去,这才心臆舒畅,安然入梦。

二十五岁前,我还穿过几件红衣,戴过红帽子。

可是近二十年来,红色的衣服在我的衣橱中几乎绝迹了。

我钟爱黑白、灰色和咖啡色。

每年除夕,家人大红大紫地装扮自己的时候,我依然素衣素服,最多穿上一双红袜子。

结婚的时候,我打了一件红色毛线开衫。

可婚礼一过,就把它压在箱底了。

我的一个朋友,说我命运的变故与爱穿黑白色的衣服有关,这说法着实把我吓着了。

如果那样的衣服真的是生活的下下签,我为什么要屡屡抽它们呢?于是,我尝试着改变颜色,将眼界放在水粉和橘黄上。

可对于红色,我还是有些犹疑和畏惧。

就连我妈妈和姐姐看我穿了红衣服后,也会摇着头说:不好看,不好看!④今年元旦过后,我逛商场的时候,看到了一件枣红色的羊绒开衫。

它软软的,茸茸的搭在衣架上,看上去懒洋洋的,很有点邻家女孩的味道,让人觉得亲切。

它的红是收敛的红,红得有分寸,有气质,不张扬,不造作,我动心了。

但因为它是红色的,还是心存着警惕,从它身边走开。

回家后,我的眼前老是晃动着那件红衫,它像一团火在我心中燃烧,于是,隔了几天,把它买回,即刻穿在身上。

站在镜子面前,觉得自己身披霞光,便没舍得脱下,一路穿进年关。

如今,它陪伴着我,给家门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又在阳台结了霜雪的窗前,挂上了大红的灯笼。

⑤家中有了春联和灯笼,如同有了门神和天使的眼睛,关上这样的门时,虽然知道家中无人,可却觉得屋子里是有呼吸和脚步声的。

⑥我锁上自家的门,下楼,去弟弟家。

每年除夕,母亲都会在他那里。

母亲在哪儿,哪儿便是年。

⑦这样的雪路我已经不知走了多少遍了。

⑧从我家到弟弟家,是由城东到城西。

塔河是个小城,腊月时,人们都在忙年,采买物品,街上是热闹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