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国学知识大赛试题及答案诗词接龙30题:1、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2、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7、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8、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1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12、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1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4、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5、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16、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17、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8、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19、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0、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24、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25、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6、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2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29、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30、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智勇双全必答题古典名著1、“三曹”分别指曹操,曹植和谁?(曹丕)2、《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膑还是孙武?(孙武)3、“封狼居胥”说的是哪位古代名将的典故?(霍去病)4、“红学”指专门研究四大名著中哪一部著作的学问?(《红楼梦》)5、“青梅煮酒论英雄”说的是曹操和谁的故事?(刘备)6、《水浒传》中绰号“智多星”的是谁?(吴用)7.《三国演义》中,“辕门射戟”的人是谁?(吕布)8、《水浒传》中被称为“母夜叉”的女子是谁?(孙二娘)9、《红楼梦》十二钗中,善种梅花的高手是谁?(妙玉)10、《红楼梦》的“四春”中,入宫为妃的是谁?(元春)11、.取经成功后,猪八戒被封为什么?(净坛使者)12、《水浒传》中的“水泊梁山”在今天我国的哪个省?(山东省)1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是谁的诗句?(曹操)14、《三国演义》中,曹操请哪位传世名医为自己治疗头痛?(华佗)15、“古稀之年”指的是多少岁?(70岁)16、在《三国演义》中,过五关,斩六将的猛将是谁?(关羽)17、成语“一鼓作气”源自曹刿指挥的哪一场战役?(长勺之战)18、“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周瑜)19、成语“望梅止渴”与谁有关?(曹操)20、《水浒传》中共有多少好汉?(108)唐诗宋词1、“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中“李”指李白,“杜”指谁?(杜甫)2、李商隐的诗“昨夜星辰昨夜风”的下一句是什么?(画楼西畔桂堂东)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出自李清照的哪一首诗?(《夏日绝句》)4、“闲来垂钓碧溪上”的下一句是什么?(忽复乘舟梦日边)5、《望月怀远》是谁的作品?(张九龄)6、北宋年间,因“乌台诗案”获罪的诗人是谁?(苏轼)7、“春江潮水连海平”的下一句是什么?(海上明月共潮生)8、“恨别鸟惊心”的上一句是什么?(感时花溅泪)9、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苏轼、辛弃疾属于哪一个词派?(豪放词派)10、与白居易并称“元白”的是哪位诗人?(元稹)11、与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著名文学家是谁?(谢朓)12、“人比黄花瘦”中“黄花”指什么花?(菊花)13、李商隐《无题》“晓镜但愁云鬓改”的下一句是什么?(夜吟应觉月光寒)14、“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上一句是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15、“谁家新燕啄春泥”的上一句是什么?(几处早莺争暖树)16、“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谁的词句?(辛弃疾)17、屈原的诗句“举世皆浊我独清”的下一句是什么?(众人皆醉我独醒)18、“蝉噪林逾静”的下一句是什么?(鸟鸣山更幽)19、中国文学史上很多朝都有代表文体,如唐诗宋词元曲,请问明清是什么?(小说)20、“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是出自哪首诗?(《竹里馆》)民俗礼仪1、“弄瓦之喜”是祝贺人家生男孩还是女孩?(女孩)2、.我国传统的“上巳节”是指农历的哪一天?(三月初三)3、在古代上衣叫“衣”,下衣称什么?(裳)4、“伯、仲、叔、季”指的是什么?(兄弟长幼的次序)5、端午节以兰汤沐浴,并用艾叶辟除瘟气,因此又称为什么节?(浴兰节)6、“龙抬头”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请问是农历什么时候?(二月二)7、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的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重阳节)8、“古来稀”是指老人多少岁?(70岁)9、.民间的端午节,相传是为了纪念哪一个人物?(屈原)10、“不惑之年”指多大年龄?(40)11、古代女子多少岁行“及笄之礼”?(15岁)12、古代女子十五岁称及笄,男子十五岁称什么?束发13、十二个月份各有别称,请问“荷月”指的是哪一个月份?(6月)14、寒食节的由来与哪位历史人物有关?(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或介之推)15、古诗文中的“妻子”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概念?(妻子和子女)16、二十四节气中的“芒种”应该属于哪个季节?(夏季)17、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写的是中国哪个节日?(七夕)18、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10个)19、苏轼《赤壁赋》中有“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请解释一下“既望”的意思?(阴历每月十六日)20、耳顺之年是多少岁?60岁诸子百家1.下面有关“诸子百家”的说不正确的是( )A.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C.由于各学派间热烈争辩、各执一词,不利于国家的统一D.“诸子百家”阐明各自的思想和政治主张,为国家的统一奠定了思想基础答案:C2、养心殿中的“中正仁和”是故宫里的一块牌匾,其中蕴含的思想来自于()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答案:B3、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世人是( ) A.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答案:A4,早在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集会上就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到2500多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此中“智慧”是指()A.“兼爱”和“尚贤” B.“仁”和“德治”答案:B5、孔子既是一位大思想家,又是一位大教育家,他有关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的许多言论后来被他的弟子编成一书,书名是( )A.《诗》 B.《书》答案:D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持此观点的是()A.道家B.儒家答案:A7、孟子也是一位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下列历史名言中哪一名话出自他所言?(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 “学而时习之”C.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D.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8、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意思是:不符合礼制规定的,不能看,不能听,不能说,不能动。
孔子这样说的根本出发点是()A.劝导统治者以德治民答案:C9、.我国古代著名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的作者是( ) A.墨子 B.韩非子答案:C10、近年在汉堡发现了一本在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
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
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
对以上的信息解读不正确的是()A.当时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C.该译本出现在“西学东渐”时期D.《论语》曾在欧洲以多种语言流传答案:A11、法家创始人韩非提出的“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被以下哪位历史人物所采用?( )A.商纣王 B.周文王答案:C12、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答案:A13、孟子曰:“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
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
”材料所体现的政治思想是()A.礼治B.仁爱答案:C14、《管子》“饮食有量,衣服有制,宫室有度,六畜人徒有数,舟车陈器有禁……”这种规定的实质是()A.划分阶级关系B.维护生活秩序C.处理人际关系D.维护等级差别答案:D15、西汉时期,儒学逐渐发展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是()A.儒学汲取了佛、道的有益内容B.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C.“四书”“五经”被定为教科书D.影响远及东亚、东南亚和欧洲答案:B16、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
”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答案:A17、西汉时代,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A.“大一统”主张18孟子说:“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大一统”的思想。
两者思想主张的共同点是()A.主张民贵君轻B.维护统治秩序C.强调层层分封D.体现以德治民答案:B1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社会根源是()A.生产力的发展答案:B20、在关于人的本性的认识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的两个思想家是()A、老子与孔子B、孔子与孟子C、孟子与荀子D 、荀子与韩非子答案: C 典故百科1.“期颐之年”是指A.70岁B.80岁C.90岁D.100岁[D]2.“驸马”一词最初是A.官职B.皇帝女婿[A]3.“中国”一词,最早出现在A.《诗经》B.《礼记》C.《史记》D.《汉书》[A]4.古时候,人们称帝王为“陛下”,那“陛”字是指A.帝王的祖宗B.帝王敬供祖宗的牌位C.帝王宫殿的台阶[C]5.在我国奴隶社会,“百姓”最早是指A.庶民B.农夫C.贵族D.诸侯[C]6.“暗中摸索”最初“摸索”的是A.门径B.事理C.名人[C]7.“霸王别姬”的故事最早见于A.《左传》B.《春秋》C.《史记》D.《战国策》[C]8.“别开生面”是唐代诗人用来赞扬别人A.容貌体态B.谈吐言辞C.绘画技巧D.服饰打扮[C]9.“不耻下问”这句成语的“问”者最早指的是A.孔子B.子贡C.孟子D.孔圉[D]10.“草木皆兵”故事的主角是A.项羽B.曹操C.苻坚[C]11.“出人头地”指的是哪位文人的文章?A.苏轼B.陆游C.李白[A]12.“楚汉相争,鸿沟为界”中的“鸿沟”指的是A.沟壑B.深渊C.河流D.运河[D]13.“砥柱中流”中的“砥柱”是A.山名B.工具名C.人名[A]14.“东山再起”这个典故出自A.谢安B.陶渊明C.曹操D.孔子E.刘备[A]15.“豆蔻年华”是指A十三四岁B十五六岁?[A]16.“独当一面”指的是谁独当一面?A.项羽B.张良C.韩信D.萧何[C]17.“高屋建瓴”中的“瓴”指的是A.屋顶B.水瓶C.阁楼[B]18.“固若金汤”的“汤”指的是A.池水B.热水C.护城河D.河水[C]19.“讳疾忌医”这个成语故事中的医生指的是A.华佗B.扁鹊C.李时珍D.张仲景[B]20“寄人篱下”最初指的是A.文章因袭他人B.寄养在他人的家里C.随他人起舞[A]第二轮抢答题古典名著1.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说的是《红楼梦》中的哪个人?贾宝玉2.《三国演义》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指的是谁?曹操3.文言小说《狼三则》出自于哪部作品?(《聊斋志异》)4.“白玉为堂金作马”指的是贾王史薛中的哪个家族?(贾家)5.“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说的是哪部作品的成书过程?(《红楼梦》)6. 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魔小说是哪一部?《西游记》唐诗宋词1.成语“走马观花”与“春风得意”皆出自孟郊的哪一首古诗?(《登科后》)2. “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是什么?奔流到海不复回3.“黄四娘家花满蹊”的下一句?(千朵万朵压枝低)4.“蝉噪林愈静”的下一句是什么?鸟鸣山更幽5. “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一句是什么?(似曾相识燕归来)6. “但愿人长久”的下句是什么?(千里共婵娟)民俗礼仪1. 二十四节气中第五个是什么?清明2. 旗袍是“左襟压右襟”还是“右襟压左襟”?(左襟压右襟)3.按照古代人的礼仪,一般称呼对方的父亲为令尊,那称呼对方的儿子为什么?令郎4. “数九寒冬”中的“数九”从哪天开始?冬至5.你面朝大门,对联的上联应贴在门框的左边还是右边?右边6. 王驾“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描写得是哪一个传统节日?(社日/春社)诸子百家1.“文圣”指的是春秋时期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哪一部著作?(《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由谁提出?(孟子)3.“上善若水”出自哪部经典著作?(《老子》)“是可忍孰不可忍”由谁提出?(孔子)4.“有教无类”是谁的主张?(孔子)5.“庄周梦蝶”这一典故出自哪一部著作?《庄子》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哪个人的教育思想?孔子典故百科1.骆宾王《在狱咏蝉》中“来对白头吟”的“白头吟”用了哪一位的典故?(卓文君)2.“鲲鹏展翅”的典故出自于庄子的哪一篇文章?(《逍遥游》相传七国象棋是宋代哪位宰相发明的?司马光3.“随和”指春秋时期的两种宝物,“随”指“随侯珠”,请问“和”指什么?(和氏璧)4.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哪个更长?(尺)5.“弄瓦之喜”是祝贺人家生男孩还是女孩?(女孩)6.平常体育报道中经常用到“收官之战”一词,其中“收官”二字最初用在哪一项活动上?(围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