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培训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培训就业调研报告

农村培训就业调研报告
2020农村培训就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基本情况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发展,农村劳动力结构和农民的劳动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农民对农机作业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农业对
农机化的依赖越来越明显,打造以农机手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势在
必行。

实践证明,现代农业靠科技,农业机械是载体,科技进步靠
人才,人才素质靠培训。

面对新形势,曹县农机部门充分认识农机
化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加强教
育培训工作,壮大农机化人才队伍,提高农机化人才素质。

上半年,全县共召开培训现场会6次,科技下乡宣传、培训30余次,发放农
机技术资料6000余份,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13期,共计培训各类
农机人员2600余人次,通过培训,为农机化“全面、全程、高质、
高效”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促进了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存在的问题
2、农机手对教育培训认识不够。

机手从经济考虑,怕花费时间
影响收入,不愿参加系统培训;有的机手法治意识不强,心存侥幸,逃避培训办证,不想参加培训。

农民机手对农机化教育培训的重要
性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差。

3、培训内容不能满足社会需求。

长期以来,农机培训以安全生
产知识和实用技术为主,这一做法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
对农机科技知识的需求。

随着农民向产、加、销综合生产经营方向
的不断扩展,导致有的培训者认为,既使通过正规农机培训,学到
了一技之长,也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业问题。

三、主要做法
1、制定方案强化宣传引导。

按照省市农机主管部门有关农机化
教育培训大行动要求,结合本县实际,制定年度农机化教育培训大
行动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目标、工作内容和进度,落实培训任务。

加强对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工作的宣传引导,向行业和社会宣传农
业机械化教育培训的重要作用和成效,扩大影响力和认知度,争取
社会各界的支持,营造有利于农机化教育培训的良好环境。

2、创新农机培训方式方法。

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创造
培训机会,搞活培训形式,提高培训效果。

充分吸引社会力量参与
农机培训,鼓励农机生产和销售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机
大户等团体共同参与培训活动。

紧紧围绕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需求,
采取现场演示、送教进村、科技入户、技能竞赛等多种形式,大胆
探索农机培训新形式,创新培训方式方法,做到灵活多样,生动活泼,吸引更多的农民机手参加培训学习。

3、培训提升推广人员素质。

重点培养县、乡、村、农机专业合
作社农机推广人员的示范推广、技术服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能力,着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精干高效、充满活力的农
机化技术推广队伍。

同时,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安全监理等专
业技术人员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4、注重农机实用人才培养。

重点加强农机驾驶操作、维护修理、技术指导、经营服务等岗位实用人员的培训,培养造就新型职业农
机手,提高农机作业服务能力,增强致富本领。

5、利用购机补贴政策培训。

由于购机补贴等国家优惠政策的实施,农民购机积极性高涨,先进农机具大量增加,新购机农民迅速
增多。

为尽快让购机农民掌握现代农机操作技能及维护保养常识,
提高机具作业质量和农业机械的使用效率,促进安全生产,利用农
户购置机具的时机对他们进行定点集中培训,购机补贴办公室、农
机校、推广站、农机经销和生产企业协调合作,讲解农机法律法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及购机程序、农机基础知识和农机化新技术等,
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6、重点农时有针对性培训。

在三夏、三秋农忙前机具检修的时机,派出教师、专业技术人员或有实践经验的农机维修人员,深入
村队、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边检修边培训,对机手进行农机使用
保养维修的现场培训,主要讲解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驾驶操作、
日常维护及维修常识;作业期间,农机技术服务队赴田间地头为机
手进行现场培训指导,帮助解决技术难题,纠正违章作业。

四、对策和建议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广泛宣传农机化教育培育大行动优化农
机队伍和造就新型农机手的重要意义,形成全社会对农民教育工作
的共识;宣传农民群众依靠农机科技脱贫致富的典型,调动农民群
众学科技用科技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加农机化教育培训的主动性,营造农机手主动参与教育培训的氛围。

2、增加教育培训投入。

建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为农机培训机
构购置一批先进适用的教学设备,逐步改善教学条件。

把农机培训
机构购置教练车、解剖教具车列入农机购置补贴范围。

扩大农机培
训阳光工程实施范围,增加计划名额和培训种类。

3、稳定农机培训队伍。

从编制上把农机校现有的差额事业单位
提升为公益性全额事业单位,确定一定数量农机教师事业编制,提
高教职员工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心农机化工作,专心农机培训事业。

吸收一些有学识、有水平的年轻教员,使农机教育培训人才队
伍向年轻化、知识化方向迈进。

4、建设基层培训阵地。

扶持建立一些乡镇村农机科技示范点,
让农民参观和学习农机实用技术。

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农机
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系统内培训,内容包括实用技术学习和实践经验
交流,以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5、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加大对农机教师培训的力度,让他们参
与农机推广、农机管理组织的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抓好农机教师继续教育和知识更新,为教师进修、学习深造提供便
利条件。

通过不断补充新的知识和技能,使教师做到讲授与教练同
时进行,成为既是教员又是教练员的优秀人才。

6、部门联动加强合作。

农机系统内部农机校与农机补贴、农机推广、农机维修、农机监理等单位密切合作,搞好农机化法律法规和农机化新技术培训,提高培训效果。

在办理购机补贴手续时,采用先培训后补助的办法;结合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对机手进行跟踪培训;结合农机合作组织建设管理工作,对合作社管理人员和农机操作手培训,促进技能水平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升;充分发挥农机监理的杠杆作用,使机手明白要操作农业机械,就必须参加农机培训,办理驾驶操作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