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征税和纳税学习目标要点晨背1.识记税收的含义、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
2.理解税收的本质和基本特征。
3.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和作用。
4.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5.正确区分违反税法的四种行为。
1.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
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学新知]一、税收及其种类1.税收的含义: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小提示:理解税收的本质,要抓住以下关键信息:主体是国家,目的是实现国家职能,方式是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是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2.税收的基本特征(1)内容: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这些特征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
(2)联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
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
小提示:税收的强制性,不仅体现在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上,还体现在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上;税收的固定性,不是说税收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指其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3.税收的种类(1)主要税种:流转税、所得税、资源税、财产税和行为税。
(2)主要税种: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1)我国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2.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处理(1)违反税法的行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
(2)违反税法的处理:对于违反税法的行为,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小技巧:巧分违反税法的行为(1)偷税:“偷着不(少)缴”。
(2)欠税:“欠着未缴”。
(3)骗税:“骗取优惠”。
(4)抗税:“抗着不缴”。
3.树立纳税人意识(1)公民要增强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2)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小提示:纳税人意识包括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
[练疑难]1.判一判:(1)征税必须由一定的国家机关执行。
()(2)税收是财政收入中最主要的形式。
()(3)税收对于任何公民都具有强制性。
()(4)税率一经确定就不再变动。
()(5)降低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征点,有利于解决小微企业面临的成本高、融资难、用工荒问题。
()2.连一连:(1)偷税 A.不按时缴纳税款(2)欠税 B.虚报自然灾害骗取税收减免(3)骗税 C.拒绝接受税务机关的纳税检查(4)抗税 D.进行虚假的纳税申报3.想一想:(1)为推动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经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审议,并报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1月1日起,我国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
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是否违反税收的固定性?(2)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是否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纳税?(3)从2016年1月1日起,深圳国税、地税联合开通“互联网+有奖发票”项目,市民可以在微信上进行刮发票和领奖。
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吗?【练疑难】1.提示:(1)√(2)√(3)×(4)×(5)×3.提示:(1)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是可以改变的。
对进出口关税进行部分调整,这与税收的固定性并不矛盾。
(2)①每一个公民都应该具有“纳税人”意识,并不意味着每一个公民都应该纳税。
②公民是否纳税是由其经济地位和有关法律规定的,应该纳税的是纳税人,并非每个公民都得纳税。
(3)推行刮奖发票是为了鼓励消费者索要发票,这有利于减少税收流失,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增强纳税人意识。
税收及其种类2017年12月1日,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2012年启动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2016年5月1日全面推开。
“营改增”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大举措,是近年来我国实施的减税规模最大的改革措施。
为依法巩固和扩大“营改增”大幅减税成果,国务院决定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同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作相应修改,修改的主要内容是:调整完善增值税征税范围,将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规定为增值税纳税人,并明确相应税率;根据13%这一档增值税率已取消的情况,将销售或进口粮食、图书、饲料等货物的税率由13%降至11%。
1.我国税种增加或取消的依据是什么?提示: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保障,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税收法律,国务院根据税法制定的税收行政法规,这是税种增加或取消的依据。
2.为什么要营业税改为增值税?提示: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相比营业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个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营改增”后企业纳税负担减轻,有利于企业发展。
[名师点拨]1.理解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1)税收的强制性要求做到两个“必须”: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2)税收具有无偿性,即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3)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的。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具体的征税标准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是可以改变的。
(4)税收的三个基本特征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统一于税法。
如下图所示:2.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比较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含义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征税对象增值额个人所得纳税人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在我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的单位和个人我国境内外取得的所得;在我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从我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基本税率17% 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作用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3.区别纳税人与负税人(1)纳税人:税法规定的负有直接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也称纳税主体。
从法律角度分,纳税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两种。
(2)负税人:是指实际承担税收负担的单位和个人。
消费者不一定是纳税人,但一定是负税人。
税收的基本特征[例1] 2017年10月30日,国务院通过了《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和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决定》,这是税收法定原则的要求。
这说明()①税收具有固定性的特征②税收具有无偿性的特征③国家政治权力是税收的保证④税收是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税种的变动经法定部门批准,这样能够体现税收的固定性特征,①③符合题意。
材料未涉及是否有偿的问题,②未体现。
材料没有说明税收与财政收入的关系,④未体现。
答案 A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情景一名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一件衣服。
消费者:这件衣服多少钱?经营者:200元。
消费者:衣服挺漂亮,就是太贵了。
能不能便宜一些?经营者:便宜是不能再便宜了。
不过,如果你不要发票的话,可以180元卖你一件。
消费者:让我想一想。
(沉思一会)好吧,那我就不要发票了,给我拿一件吧。
[问题探究]1.商店不开具发票行为属于哪类违反税法行为?提示:商店不开具发票行为属于偷税行为,应受到法律的惩罚。
2.请模拟一次校园税收宣传活动,列出宣传的主要提纲。
提示:①宣传税法、税收政策和办税服务的内容。
②宣传社会主义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内容并说明为什么要纳税。
③对纳税信誉较好的纳税人进行宣传。
[名师点拨]1.全面理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1)从税收的地位看:税收收入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2)从税收的作用看:税收为国家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3)从我国税收的性质看: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性质决定了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4)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看: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自觉诚信纳税的义务。
2.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的比较行为方式目的偷税欺骗、隐瞒少缴或不缴欠税不按时拖欠税款骗税欺骗获得税收优惠抗税暴力、威胁不缴3.我国税收的作用(1)税收是筹集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由于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因而能保证收入的稳定;同时,税收的征收十分广泛,能从多方筹集财政收入。
(2)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国家通过税种的设置以及在税目、税率或减免税等方面的规定,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3)税收是国家实现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4)税收具有维护国家政权的作用。
依法诚信纳税[例2]小张经营一家电器行,因外出旅游,没有按时到地税局交税。
对此种行为认识正确的是()A.欠税,旅游结束到地税局补缴税款就可以了B.偷税,最终将受到罚款或者法律制裁C.骗税,以外出旅游为借口,达到不交税的目的D.抗税,通过非暴力手段,达到不交税的目的解析由题干可知,小张因为旅游没有按时交税,属于欠税行为,旅游结束应到地税局补缴税款,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A[思维导图][核心速记]1.税收的基本特征是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2.征收增值税,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也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
3.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4.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公民自觉依法诚信纳税,反对任何违反税法的行为。
5.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
完善税收黑名单制度,促进依法自觉纳税注:把左栏的“信息提取”与右栏的“信息解读”通过“连线”形式一一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