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时间:2011年9月15日内容:中青年教师培训。
授课人:刘祥伟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刘建徐家英培训内容:会议由本校教师刘祥伟老师主持~他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分两部分~首先由青年教师成长较快的隆万琴教师:谈了她的成长过程和成长体会~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谈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收获和不足~对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一线青年教师在一线成长过程的得与失~并做了《读书+实践+反思+总结=教师专业成长》的发言~读书: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准备,实践:是磨励自己的唯一途径,反思:衡量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与自己共勉~与大家共勉。
她还从青年教师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两方面介绍了青年教师应坚持认真备课,增强上课技能 ,听课与评课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美,勤记教学日记,及时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该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榜样~留给在座每位老师很多思考与启迪。
随后~刘祥伟老师以《勤研善教~启智育人》为主题~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主要从青年教师基本功~青年教师培养两个方面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主要有:一、书写基本功要做到“五要”既书写要端正~作图要规范~批改要认真~字迹要美观~速度要适中。
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功要做到“四清”既弄清知识体系和各册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体系和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弄清限定的知识深度。
三、使用教材的基本功要做到“三准一活”~既对知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的把握要准,训练的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法要活。
四、备课和写教案的基本功要做到“三清、四明”~既备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要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清,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
写教案时要目标明确,难点明确,程序明确~方法明确。
五、课堂讲授基本功要做到口头表达清楚、生动~2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课堂教学的导入过渡、讲解、总结等教学环节严密、系统、准确、连贯。
六、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基本功要做到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于课堂中~逐步改变“粉笔+黑板”的教育方式。
接着~刘祥伟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出了“四有”~一、青年教师要有目标~既“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
二、有培训~集体培训和自我培训相结合。
三、有榜样~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表率作用。
四、有“传帮带”~既要拜名师学艺。
本次教研活动在刘老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充实而富于实效~为各校教研组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使与会的每位组长获益匪浅。
相信新的一学期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数学教研工作会更进一步: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2时间:2011年9月29日内容:学习数学教研员陈文娣老师的《三步五环教学设计模式》授课人:刘建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刘祥伟徐家英本次培训由本校教师刘建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明确本次培训的目的和培训任务:为了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教师业务素质特进行本次培训~让教师了解“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各种课型中的应用。
第二、具体组织学习,学习内容见附页,。
第三、总结本次活动圆满结束~要求所有参与学习的教师~反思这次活动的收获~在今后教案编写中的采用适当的的教学模式~并分年级确定一节内容集体备课。
附:三步五环教学模式关于教学方法的确定,一,数学教学中常用教学法概总1、中学数学“三部五环”教学模式简介2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所谓“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就是按照“教学设计问题化~教学过程活动化”理念要求~以问题为载体~活动为依托~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目的~此模式旨在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划分成“问题、诱思、活动”三个部分~而所有这些部分的课堂实施需要五个环节~即:导课、探课、练习、结课、作业~这五个环节构成了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同时也支撑起课堂教学的基本架构~是建构课堂教学的部件和要素~在教学流程设计中~以“问题情境”、“师生互动”、“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三栏并行~其中“问题情境”主要以呈现教学问题或教学用题为主~展示“问题”部件~是教学流程设计成败的关键。
“师生互动”主要示明师生课堂行为~既是“诱思、活动”两个主部件的具体体现~又是教学方法、学法指导的具体实施,既是桎梏教学流程的基石~又是实现教学流程科学有序且便于操作的操手,是驾驭和监控课堂教学的重要蓝图。
“设计意图及媒体运用”主要述说各教学环节教学设计的目的意义~交代使用媒体所展示的内容及时机~旨在增强教学设计的目的性和针对性~提高教学设计的时效性。
在课堂教学活动进程中~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诱思探究~获取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全课小结~细化新知——推荐作业~延展新知”等五个有层次梯度的活动序列展开。
“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各种课型中的应用如下: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变化发展的~并且因教学目的、内容、课型等的不同而不同~“三部五环”教学模式也不例外~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综合洋思、青浦教改实验经验~按照初中数学教学目的要求~初中数学课型主要可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和复习课。
以下就“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各类课型中的应用简介如下:,1,“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新授课中的应用课堂教学结构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问题诱导~探究新知——变式训练~巩固新知——全课小结~内化新知——推荐作业~延展新知”。
新授课一般涵盖描述型概念教学和推导型概念教学~因而~尽管环节大体相同~但具体操作又有其相异之处~因此~必须建立各自的课堂教学结构~通常情况下~若描述形概念教学涵盖内容比较零散且属于非核心概念时~一般宜适用尝试自学辅导法~其课堂教学结构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出要求~组织2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自学——检查效果~鉴疑讲解——变式训练~讨论交流——推荐作业~深化提高,若描述形概念教学涵盖内容相对集中~且属于核心概念~则宜采用“引导——发现” 法组织教学~其课堂教学结构为:新旧联系~正反对照——引导观察~探获本质——及时分化~适时类化——变式训练~反馈提高——推荐作业~延展认知,推导型概念教学以“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为主~附之于“活动——参与”式教学~其课堂教学结构为:设立悬念~引发冲突——示演操作~形成假设——验证假设~获得定论——变式反馈~强化认识——概括总结~拓展认识。
注:1,“设立悬念~引发冲突”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应着力于三个方面:一是突出一个“实”~即真实,二是体现一个“效”~即有效,三是彰显一个“启”~即具有启发性~通常情况下~所生成的教学情境应为:学生急于想解决这类问题~但利用已有的知识及经验又无法解决~从而引发认知冲突~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愤悱”状态~为后继艰苦求索做好心理准备。
2,“示演操作~形成假设”中的示演手段必须有利于学生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归纳猜想~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3,“验证假设~获得定论”必须有利于学生经历“尝试探究——交流展示——理性思辨”~即教师必须对学生独立尝试的过程进行概括性讲解~以此揭示相关知识中所暗含数学思想~提炼其中的数学方法。
4,“变式反馈~强化认识”“概括总结~拓展认识”分别参照复习教学和“示演操作~形成假设”相关要求。
,2,“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习题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为:反思回顾~检索要点——基础训练~辨析概念——变式开放~灵活运用——综合归纳~延展深化——推荐作业~补充升华。
教学方法一般宜综合运用“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与“引导——发现”式教学法。
注: 1,习题教学的关键在于问题的选择与设计~因此~应瞄准所解决的问题~选择具有典型性问题作为基本问题~并以此为基本元~应用变换题设或结论、部分题设与结论互换、一题多解,过程开放,、结论延拓、背景复杂化、赋予现代元素等方式对问题进行变式引申~引领学生展开发散探讨~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聚敛性。
2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2,由于习题课侧重于对所学知识的变式运用于发散探讨~知识容量一般不大~具体教学实施一般按照“出示问题,教师,——学生尝试,学生,——交流展示,师生、生生,——方法归总,师生,——发散创生,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进行编拟问题训练,”流程展开。
因此~习题教学中应做到四忌:一忌不加选择、贪多求繁,二忌脱离实际、好高骛远,三忌忽视主体、唱独角戏,四忌东拼西凑、缺乏重点。
,3,“三部五环”教学模式在复习教学的课堂教学结构为:揭示课题~提出要求,教师,——明确任务~反思回顾,学生,——提问检查~归整建构,师生合作梳理知识脉络~厘清知识纵横关系~搭建知识结构图,——变式训练~查补缺漏,师生合作~,——推荐作业~强化反馈注: 1,前三环节旨在梳理知识脉络~厘清知识纵横关系~搭建知识结构图~引领学生浓缩掌握知识要点、固本清源。
后两环节着力于查补缺漏、发散引申、深化延展~引导学生强化对所学知识的正用、逆用和变用~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建构知识网络环节可视章节知识容量、难度确定学生学习活动方式及环境~必要时~可采取提前布置、课外搜整、课内展示、甄评遴选的方式进行。
变式训练的关键是把握练习题的数量、质量、信度和效度3,练习题设计应直击问题解决,主要搜整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凸显知识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拓展~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挖掘与提炼~强化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做到:练有目标、针对性强,练有重点、时效性强,练有层次、题型多样2、“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上海市青浦县顾泠沅数学课改实验小组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努力~探索实践~总结完善~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融为一体~把教学经验上升到原则或原理的高度创新~从而形成有利于减负增效~且具有实践性、可操作性强等特点的教改经验~是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教学策略。
这种方法以培养学生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目标~运用四条原理:情意原理、序进原理、活动原理、反馈原理,五种策略:将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组织成一定的尝试层次(序列),通过教师指导学生来进行学习,注重回授学习效果,变式运用——强化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大致包括六步12字:诱导——尝试——归纳——变式——回授——调节~具体为: ,1,启发诱导~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选择尝试点~编2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拟尝试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先与学生一起对问题进行观察和磋商~逐渐形成这样一种情景:这个问题学生急于解决~但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又无法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