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2020-2021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

2019-2020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保护海洋环境第2节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整合提升鲁教版选修1.运用资料,说明海洋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2.运用资料,说明海洋生态环境破坏问题及其对海洋环境的危害。

[基础·初探]一、海洋主要污染物1.来源:海洋污染物来源于陆地污染物排放,以及海洋上的生产活动和生活垃圾。

世界海洋总污染量的80%来自陆地。

1.为什么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地?【提示】目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等活动主要集中在陆地上。

2.主要污染类型(1)石油污染:主要是由于油船事故、海上井喷事故、输油管道漏油,沿海工矿企业、城市和船舶排放含油污水等造成的,目前这类污染已成为严重的世界性海洋污染。

(2)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

海水中的无机氮和无机磷大量增加,使总氮和总磷含量严重超标,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3)重金属污染:主要来源于工矿企业的废水、化学农药以及含铅汽油等。

(4)放射性污染、海洋热污染:核废料入海可造成放射性污染,电力、冶金、化学等工业生产中排放的冷却尾水,是海洋热污染的来源。

2.石油污染主要分布在那些海区?【提示】结合石油污染的来源,石油污染主要集中在海上石油运输线路上,海上石油钻井平台集中海域,沿海工业城市附近等海域。

二、海洋污染的危害1.对海洋生物的危害:大量营养盐进入海洋,使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快速繁殖,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2.对人类的危害: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而威胁人类健康。

3.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非正常竞争导致生物多样性急剧下降。

4.对海洋旅游的影响: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3.为什么赤潮主要发出在中低纬度海域?【提示】中低纬度阳光强烈、水温高,便于赤潮生物的生长,另外,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中低纬度地区,对这些海域的影响大,海水富营养化严重。

三、海洋生态破坏1.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遭到破坏(1) 典型的海洋生态系统类型:主要包括海岸滨海、河口、湿地、海岛、红树林、珊瑚礁、上升流以及大洋区等生态系统。

(2)破坏原因:海洋污染物过量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2.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使珍稀、濒危物种灭绝(1)生物多样性的作用:保持生物多样性不仅可为人类提供食物、药品原料和能源,同时对调节、维持和稳定生态环境具有重要作用。

(2)破坏原因:生物资源的过度利用、海洋污染以及全球海平面变化,致使一些珍稀、濒危的海洋生物物种濒临灭绝,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

3.外来物种入侵(1) 原因:鲜活水产品广泛流通、海洋生物物种的引入、水族馆饲养外来生物、入海运河的开凿以及远洋运输船舶压舱水排放等,都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

(2)影响: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也可能导致当地自然生物群落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爆发生态危机。

4.海洋生态破坏的原因有哪些?【提示】自然原因和人类活动都可以使海洋生态环境被破坏,自然原因有全球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海岸工程建设、围海造田、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等。

主要的海洋环境问题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1.海洋污染(1)污染物的来源: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和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弃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包括向沿岸海域排放污染物。

①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分布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

②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洋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

③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

④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2)污染物的主要类型从污染物类型上说,目前危害较大的海洋污染物质主要是石油、重金属、农药(杀虫剂)、有机物质、固体废物和废热水中的热能(核电站冷却水)等。

(3)海洋污染的特点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时间长,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4)海洋污染的主要危害污染物质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健康,如日本水俣病就是食用被汞污染的鱼、贝引起的公害病。

2.海洋生态破坏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海洋渔业生产,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

如下表所示: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由于人们对矿物燃料特别是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使海洋石油开发运输迅速发展,导致海洋中石油溢出事件频繁发生。

在海洋石油开采活动中,石油的自然渗出和偶然发生的井喷、油污排泄等也可能造成油溢。

清理石油污染的化学物质还可能造成二次污染。

2.发生石油污染的主要海域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线上的船舶,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特别是大西洋西部和东部,北印度洋、太平洋西部,石油污染最为严重。

在浅海大陆架,珊瑚礁分布的海域,油轮容易发生触礁爆炸。

3.石油污染的危害(1)破坏海洋生态。

(2)危害渔业生产。

(3)破坏海滨娱乐场所。

(4)使整个海岸环境退化。

4.海上石油污染的防治和清除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备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1)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在试验新的原油载运方法。

(2)有些国家配备了除污船,用来清除港口水面的垃圾和油污。

(3)清理海上石油泄漏的主要方法有:教材71页活动渤海湾内分布的城市工业以轻工、化工为主,重工也有不少,部分海区开采石油,这些工业的排污存在着问题和一些无法避免的环境污染事件,环渤海地区的人口密集,排放的生活污水中含有的营养物质多,渤海海域相对封闭和外海的交换较差,这些都是导致有毒赤潮的原因。

海洋环境污染2010年4月20日,位于墨西哥湾的一座海上钻井平台起火爆炸,导致约1 600米深处漏油,造成严重的海洋污染。

由于天气恶劣等原因,虽然有关方面采取多种措施控制污染蔓延,但效果均不好。

随即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并宣布在该海域禁捕。

有关专家还担心浮油可能“侵入”大西洋,甚至漂向欧洲沿海。

下图为墨西哥湾海域示意图。

(1)该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美国南部4州进入紧急状态的原因是当时该海域风向为________,易造成石油污染向海岸蔓延。

(3)这次石油污染导致严重的________灾难,宣布禁捕是因为________。

(4)如果浮油“侵入”大西洋,它将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洋流)漂向欧洲沿海。

【解析】海洋污染首先危害海洋生物,然后通过海洋生物危害人类。

海洋污染范围的扩大,主要考虑盛行风和洋流。

第(1)题,海底地形有大陆架、大陆坡、深海沟、海岭、海盆等,由等深线可判断,钻井平台处海水深度超过200 mm,且变化大,坡度陡,因此可得出地形类型及特点。

第(1)题,海域石油污染难以控制与海洋环境复杂、气象多变、深海高压有关。

第(2)题,4月份进入夏季,该地风向受海陆热力性质的影响为偏南风。

第(3)题,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影响,鱼类等受污染死亡,故禁止捕捞。

第(4)题,浮油“侵入”大西洋,由洋流的分布规律可判断,随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漂向欧洲。

【答案】(1)深海环境复杂海上气象多变(2)偏南风(3)生态海洋生物受到污染(4)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课堂·小结]1.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 )A.海洋环境污染和海平面上升B.石油污染和赤潮C.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D.赤潮和海平面上升【解析】明确海洋环境问题的基本内涵。

海洋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海洋环境污染和海洋生态破坏。

【答案】C2.海洋污染物主要来自( )A.海洋旅游业B.海洋捕捞C. 海上石油开采D. 陆地污染物排放【解析】海洋污染物80%来自陆地。

【答案】D3.下列不会导致海洋石油污染的是( )A.油船事故 B. 海上井喷事故C.海水养殖D.输油管道漏油【解析】海水养殖不会导致石油污染。

【答案】C4.可以导致海水富营养化的是( )A.核废料入海B.工业冷却尾水C.农药、含磷洗涤剂 D. 含铅汽油的使用【解析】海水富营养化主要由于海水中的有机氮和无机磷的含量增加,农药、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导致海水富营养化。

【答案】C5.全球第一个受海平面上升而举国搬迁的国家是( )A.新加坡B.图瓦卢C.马尔代夫D.荷兰【解析】由于人类不注意保护地球环境,由此造成的温室效应导致海平面上升,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1.1万国民面临灭顶之灾。

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全国大搬迁,永远离开这块他们世世代代居住、生活的土地。

【答案】B近岸海域海洋污染严重,导致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海洋环境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

据此回答 6~7题。

6.赤潮是由于海水中各种有机物、无机营养盐过量,导致海水富营养化而产生的一种有害的生态异常现象,频繁多发的海域是( )A.亚马孙河河口附近B.珠江口附近C.南极大陆附近海洋D.叶尼塞河河口附近【解析】发生赤潮说明该处污染较重,并且水的温度较高,所以符合条件的只有B。

【答案】B7.污染物扩散、净化速度较慢的海域是( )A.波斯湾B.几内亚湾C.墨西哥湾 D. 孟加拉湾【解析】海域污染物扩散、净化速度较慢是因为该处的海域较封闭。

【答案】A8.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最严重的区域是( )A. 海岸带和浅海水域B. 岛屿生态系统C. 大洋盆地D. 大陆坡【解析】人类活动集中在海岸带和浅海水域,因此这些地方也是受人类破坏最严重的区域。

【答案】A9.海湾战争期间产生的海洋污染主要是( )A.石油污染B.放射性污染C.农药污染D.重金属污染【解析】海湾战争期间大量的油井被毁坏,原油大量进入波斯湾产生的严重的海洋污染。

【答案】 A10.有关海洋生态破坏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的变化不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B.人类对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会导致海洋生态破坏C.围海造陆只是对海岸生态环境的改变,不会造成海洋生态破坏D.海岸工程建设不会对海洋生态造成影响【解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既有人为原因,又有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

例如,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数量减少、质量降低,甚至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从而使海洋生态遭到破坏;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陆,通常是在很短的时间内使海岸形态发生改变,进而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的生态系统。

【答案】B11.读“我国渤海海域轮廓示意图”,回答问题。

(1)渤海渔业资源比较丰富,除了这里全部是大陆架浅海,还有下列原因中的( )A.海水中植物光合作用弱B.河流携带营养盐类注入海洋C.水温适合鱼类生长D.海底水生植物丰富(2)目前,人类在大陆架开发的主要矿产资源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