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外形分有:立式的,卧式的,(这两种最常见)按注塑量分有:超小型注塑机,小型注塑机,中型注塑机,大型注塑机,超大型注塑机。
也就是注塑量从几毫克到几十千克不等。
按合模力分有:几吨到几千吨不等我学的和这个有关,也不能很好的回答你的问题,惭愧。
以下我查来的资料,作个参考吧。
怎样选择合适的注塑机1、选对型: 由产品及塑料决定机种及系列。
由于注塑机有非常多的种类,因此一开始要先正确判断此产品应由哪一种注塑机,或是哪一个系列来生产,例如是一般热塑性塑胶或电木原料或PET原料等,是单色、双色、多色、夹层或混色等。
此外,某些产品需要高稳定(闭回路)、高精密、超高射速、高射压或快速生产(多回路)等条件,也必须选择合适的系列来生产。
2、放得下:由模具尺寸判定机台的"大柱内距"、"模厚"、"模具最小尺寸"及"模盘尺寸"是否适当,以确认模具是否放得下。
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小于或至少有一边小于大柱内距;模具的宽度及高度最好在模盘尺寸范围内;模具的厚度需介于注塑机的模厚之间;模具的宽度及高度需符合该注塑机建议的最小模具尺寸,太小也不行。
3、拿得出:由模具及成品判定"开模行程"及"托模行程"是否足以让成品取出。
开模行程至少需大于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高度的两倍以上,且需含竖浇道(sprue)的长度;托模行程需足够将成品顶出。
4、锁得住:由产品及塑料决定"锁模力"吨数。
当原料以高压注入模穴内时会产生一个撑模的力量,因此注塑机的锁模单元必须提供足够的"锁模力"使模具不至于被撑开。
锁模力需求的计算如下:由成品外观尺寸求出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撑模力量=成品在开关模方向的投影面积(cm2)×模穴数×模内压力(kg/cm2);模内压力随原料而不同, 一般原料取350~400kg/cm2;机器锁模力需大于撑模力量,且为了保险起见,机器锁模力通常需大于撑模力量的1.17倍以上。
至此已初步决定夹模单元的规格,并大致确定机种吨数,接着必须再进行下列步骤,以确认哪一个射出单元的螺杆直径比较符合所需。
5、射得饱: 由成品重量及模穴数判定所需"射出量"并选择合适的"螺杆直径"。
计算成品重量需考虑模穴数(一模几穴);为了稳定性起见,射出量需为成品重量的1.35倍以上,亦即成品重量需为射出量的75%以内。
6、射得好:由塑料判定"螺杆压缩比"及"射出压力"等条件。
有些工程塑料需要较高的射出压力及合适的螺杆压缩比设计,才有较好的成型效果,因此为了使成品射得更好,在选择螺杆时亦需考虑射压的需求及压缩比的问题。
一般而言,直径较小的螺杆可提供较高的射出压力。
7、射得快:及"射出速度"的确认。
有些成品需要高射出率速射出才能稳定成型,如超薄类成品,在此情况下,可能需要确认机器的射出率及射速是否足够,是否需搭配蓄压器、闭回路控制等装置。
一般而言,在相同条件下,可提供较高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低,相反的,可提供较低射压的螺杆通常射速较高。
因此,选择螺杆直径时,射出量、射出压力及射出率(射出速度),需交叉考量及取舍。
此外,也可以采用多回路设计,以同步复合动作缩短成型时间。
有一些特殊问题可能也必须再加以考虑:大小配的问题:在某些特殊状况下,客户的模具或产品可能模具体积小但所需射量大,或模具体积大但所需射量小,在这种况下,厂家所预先设定的标准规格可能无法符合客户需求,而必须进行所谓"大小配",亦即"大壁小射"或"小壁大射"。
所谓"大壁小射"指以原先标准的夹模单元搭配较小的射出螺杆,反之,"小壁大射"即是以原先标准的夹模单元搭配较大的射出螺杆。
当然,在搭配上也可能夹模与射出相差好几级。
快速机或高速机的观念:在实际运用中,越来越多的客户会要求购买所谓"高速机"或"快速机"。
一般而言,其目的除了产品本身的需求外,其他大多是要缩短成型周期、提高单位时间的产量,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
通常,要达到上述目的,有几种做法:射出速度加快:将电机马达及泵浦加大,或加蓄压器(最好加闭回路控制);加料速度加快:将电机马达及泵浦加大,或加料油压马达改小,使螺杆转速加快;多回路系统:采用双回路或三回路设计,以同步进行复合动作,缩短成型时间;增加模具水路,提升模具的冷却效率。
如何选择注塑机和一般注塑机价格成本注塑机的采购项目并不是小投资项目;买了太大的注塑机固然浪费,买得太小又不合用;因此选择一台符合本身产品需要的注塑机便成为每位买家最关心的内容,当然商家给买家推荐适合的注塑机、给买家介绍如何选择符合本身产品需要的注塑机;是商家给买家认识的第一课。
为了更有系统性地了解选择注塑机的各种程序,特撰写以下的内容与之一一详叙。
一台好的注塑机必须制造一致的塑件,并于下次重做定单时亦然。
单以注射重量作选机的标准是过份简化,只用锁模力也不足够。
本文说明选择注塑机时要考虑的特性。
注塑机特性分可量化的,及不易量化两类。
前者在注塑机规格表上找到,后者只能自己测量或从口碑得知。
现在只集中讨论注塑机的可量化特性对选择注塑机的影响。
可量化的特性可量化特性可在海天注塑机的各种机型规格表上找到。
在选择时,这些特性应作全盘考虑而并非个别考虑。
每个特性的意义在本章说明。
总的来说,本章教你看懂注塑机的规格表。
规格表的大部份可量化特性是注塑机的最大许可值。
一般来说,你可用该值或较小的值。
1.1注射重量一注射重量是注塑机注射装置的一个重要参数。
它是选择注塑机时最常用的参数,也是关键的参数,以克(g)或安士(oz)表示(注:1克=0.035蛊司1蛊司=28.35克)。
这个参数虽然简单易明,但亦容易被误解。
道理很简单,当选定了塑料后,注塑商便可确定塑件的重量,因此,他们容易以此注射重量来选机。
其实,注射重量的定义是指机器在对空注射条件下(没有注射进模具里),注射螺杆作一次最大注射行程时,注射装置所能到达的最大塑料注射重量;该参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注塑机的加工能力;它可以测量出来的也可以从理论计算出来的(理论值与实测值会有一定程度的差异)。
测试所用的胶料通常是比重1.05的一般PS硬胶,当塑件的塑料有别于PS时,规格上的注射重量要经以下换算后才可使用。
非PS塑料的注塑重量= Wx × Vx/1.05,(Vx =塑料的比重Wx =以PS计的注射重量。
)例如:赛钢的比重是1.42,它在一台注射重量(以PS算)227克的注塑机上注塑。
此机以赛钢的注射重量应为227g *1.42/1.05=307g克赛钢。
现将常用塑料的比重(Vx)列于表2-3中。
常用塑料密度(g/cm3)1.2注射量的确定一一首先计算制品的重量:W=制品重+浇口系统重量,式中:(W=注射所需的重量)。
在本公司的产品样本上,所有实际注射量参数都是以聚苯乙烯作为例子来计算的,因此在实际情况中也分两种情况来考虑。
当注塑制品是用聚苯乙烯(PS)制造时,注塑机应具备的注射量为Wps;Wps=(3~1.2)×(制品重+浇口系统总重),其中,当制品的品质要求较高,或周期较短时,上式中的系数应取大值,反之可取小值。
当制品是其他塑料(命名为X塑料)要仿照上法,先计算出其应具有该种塑料的理论注塑量为Wx;Wx=(3~1.2)×(制品重+浇口系统总重);然后根据此塑料(X)的密度换算成PS材料的实际重量Wps,换算公式是:Wps=Wx × 1.05/Vx;根据计算结果Wps与产品样本对比,选用适合的注塑机。
举例说明:设一注塑制品用聚乙烯(PE)作,已计算出制品本身重185克,估计浇道系统重20克,用以上公式先计算出:Wx=1.2×(185+20)=246克从手册或上表中查出PE料的比重为Vx=0.92 所以Wps=246×1.05/0.92=280.8克对照参数表,应选购海天的HTF160W2-B型或以上注塑机为好。
1.3注射重量与注射容量的关系一一注射重量并非注射容量乘以PS的比重:注射重量是测量出来的而注射容量是理论性的。
注射容量乘以PS的比重较注射重量为大,因为注塑时塑料会流入料筒与螺杆的空隙裏。
还有,止回阀需往後移动才抵达关闭的位置。
所以厂商一般用注射容量作计算注射重量的起点,理论的注射重量= 注射容量×原料的熔融密度×注射效率系数(一般取0.86)1.4选择一台足够注射重量的注塑机一不应选择注射重量刚好等於塑件重量加流道塑料重量的注塑机。
在要求不高的注塑中,如玩具人像:总重量应是注射重量的85%;在要求高的注塑中;则用70%以下较好。
(塑化较均匀,较不会有生料)P 021.5 注射重量过高或太小都不好:塑件及流道塑料的总重量一般是注射重量的30%到85%之间。
下限是由於下以三种考虑:模板的弯曲;塑料在料筒的驻留时间及每公斤注塑件的耗电量。
小的注塑件使用小的模具会使模板有过份的弯曲,使他挠起(影响产品品质),甚至使模板破裂。
用过大的注塑机注塑小的塑件,熔融驻留时间太长会引致塑料分解。
在料筒的驻留时间可以引用以下公式估计。
在料筒的驻留时间=(料筒内塑料重量x注塑周期时间/每模注射重量。
料筒内的塑料重量大约是注射容量的2倍估计。
例如:比重1.38的硬性聚氯乙烯(UPVC)在一台螺杆直径55毫米,注射行程250毫米,注射重量(以PS表徵)570克的注塑机上注塑。
注塑周期是35秒,每模塑料重量是340克。
驻留时间有多长?以两倍注射容量估计料筒内的熔融容量= 2 * 3。
1416 x 5.5 x 5.5x25/4=1188厘米3。
或是直接以机器的注射容量x 2倍,(570 x 2 = 1140)在料筒驻留时间1188×1.38×35/340=168秒。
(相当于5模的时间)如果换成50mm的螺杆,则驻留时间为470 x 2 x 1.38 x 35/340 = 133 秒。
另外,停留时间太短会造成原料塑化不良,也是不好的。
原则上,每分钟的用料量相当或接近于注射容量是较理想的。
使用一模多腔或加大模具尺寸可解决用大机注塑小塑件的一些问题。
降低料筒温度也可舒缓因驻留时间长导致的分解。
以上的说明,主要在强调注塑机容量大小的选择,要考虑的因素与材料别,周期,质量要求等有关系,在选择时,需要做整体考量。
1.7 螺杆直径:在一台机器的注射装置上,很多厂商都提供多种螺杆直径可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