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培训文字稿汇总(最新)

最新小学科学实验培训文字稿汇总(最新)

三年级抽测实验操作内容
观察鸟羽毛特点实验
实验材料:
鸟类羽毛、剪刀、托盘、烧杯、水、滴管、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把一片鸟类羽毛放在手中,用手掂一掂,有什么感觉?
2.观察羽轴,用剪刀将羽轴纵向剪开,发现了什么?
3.将羽毛放在托盘上方,用滴管往羽毛上滴几滴水,又有什么发现?
4.用放大镜观察羽毛的排列顺序,观察到了什么?
实验现象:
1.羽毛掂起来很轻;
2.发现羽轴中间是空的;
3.往羽毛上滴水时水滑落到托盘上;
4.放大镜下的羽毛排列紧密有序。

实验结论:
鸟的羽毛质量很轻;羽轴是中空结构的;羽毛具有很强的防水性;羽毛排列紧密有序。

这些特点都有利于它的飞行。

注意事项:使用小刀或剪刀时要注意安全。

探究土壤的成分实验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到有纸巾的手中,用手指捻一捻,捏一捏,谈感受。

2.用放大镜继续观察。

3.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

4.将其用玻璃棒进行搅拌,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5.把土壤放到铁盘里,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发生?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
1.感觉土壤有点湿,看到纸巾上有水渍。

2.在放大镜的帮助下,发现土壤颗粒大小不同,并掺杂树叶等杂质。

3.发现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

4.一段时间后,沉到水底的土壤出现了分层沉降,下层是粗粒的沙,上层是很细的黏土。

5.冒烟,有一股难闻的气味,土壤颜色变浅了。

实验结论
土壤里含有水、空气;由不同物质组成;有颗粒较大的砂和很细的黏土;含有能够燃烧的腐殖质。

注意事项
1.注意土壤的选择
2.注意酒精灯的使用
3.提醒学生,刚开始加热土壤时冒出的“白烟”是土壤中的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后又遇冷凝结而成的。

认识岩石
实验器材
多种多样的岩石、放大镜、锤子、小刀、铁砧等。

实验步骤
1、观察每块岩石的颜色。

2、拿出准备好的岩石,摸摸每块岩石的表面是光滑的还是粗糙的。

观察它们的棱角是圆的还是尖的。

用刀片、手指甲刻划每块岩石的表面,辨析是硬的还是软的。

3、观察岩石的内部:用锤子敲开岩石,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内部有什么东西。

岩石内部和外部的颜色是相同的吗?
实验现象及结论
花岗岩:颜色:花斑(灰白色、肉红色);结构:块状;硬度:很硬。

砂岩:颜色:黑色、深灰色、褐红色、灰绿色,光泽较暗。

结构:颗粒状;硬度:很硬。

大理岩:颜色:白色或有花纹;结构:颗粒状;硬度:较软。

注意事项
在使用锤子、小刀时,注意安全,特别是再砸岩石时不要伤到手、眼等。

探究磁铁的秘密
实验材料
条形磁铁、橡皮、回形针、塑料尺子、粉笔、铁钉、木块、布条、玻璃片、陶瓷小勺、大头钉等。

实验步骤:
1.将实验用品依次摆放在桌面上,用条形磁铁的一端靠近橡皮,发现了什么?
2.用条形磁铁靠近回形针和硬币,又发现了什么?
3.用同样的方法依次靠近其余的物品,磁铁能吸住的物品放在标注吸住的盒子里,吸不住的物品放在标注吸不住的盒子里。

4.观察标注“吸住”盒子和“吸不住”盒子里的所有物品
实验现象:
“吸住”盒子里有回形针、大头针、硬币等含铁、镍的物质;其它物体均吸不住。

实验结论:
磁铁能吸引铁、镍等物质。

实验完毕,请整理实验器材。

物体在液体中的变化实验
实验材料
烧杯、玻璃棒、食盐、食用油、沙子、滴管等。

实验步骤
1.先在烧杯中分别倒入约三分之一的清水。

2.用小药匙或滴管取适量的食盐、食用油、沙子,观察它们的样子。

3.然后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一会儿,观察它们的变化。

4.搅拌后,静置一会儿,观察它们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
1.食盐是白色的均匀颗粒;食用油是浅黄色的液体;沙子是浅褐色的大小不一的颗粒。

2.食盐在水中不见了。

3.食用油、沙子等物质在水中依然看得见:沙子沉到了水底,食用油浮在了水面上。

实验结论
1.食盐在水中容易溶解。

2.食用油、沙子等物质在水中很难溶解,有的浮在水面上,有的沉到水底。

注意事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