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双基训练山西省是我国能源资源大省,为进一步发展山西经济,使资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大省,调整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下图为山西省煤炭综合开发图。
读图完成1-3题。
1.利用煤炭资源加工增值,提高经济效益的办法不包括( )A.发展电力工业 B.发展化学工业C.降低煤炭运输成本 D.发展有色冶金工业2.山西省产生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是( )A.露天开采 B.矿区道路的铺设C.不法分子私开矿井 D.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3.山西省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大,经济发展水平却较低,其重要原因是( )A.能源工业的投资比重较小B.工业结构长期以来一直以单一的原煤生产和输出为主C.煤炭工业投资比重过大D.煤炭质量不高能源生产结构:某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
能源消费结构:某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
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图,回答 4-5题。
4.图示说明我国(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加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5.目前,改善我国能源问题的可行性措施有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B.以煤炭代替石油以提高能源自给率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矿产资源开发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到可采储量的70%以上的城市。
资源型城市必然要经历建设-繁荣-衰退-转型-振兴或消亡的过程。
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经济转型是个世界性的难题。
据此回答6-7题。
6.不属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存在的问题是( )A.环境污染严重 B.产业结构单一C.失业率高 D.城市化速度过快7.资源枯竭型城市寻找新出路,下列举措不正确的是( )A.优化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B.禁止开采煤炭、石油,寻找绿色替代能源C.坚持经济发展与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相协调D.大力发展投资少、消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的产业德国鲁尔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使它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工业区之一;山西省是我国的煤炭生产大省,但尚未成为经济强省。
据此完成8-9题。
8.与鲁尔区相比,山西省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是( )A.水源丰富 B.科技发达C.劳动力廉价 D.交通便利9.山西省由能源大省转变为经济强省的发展策略应该有( )①大力增加煤炭工业的比重②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第三产业③增加科技投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④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读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10-11题。
10.我国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A.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C.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11.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工艺流程复杂 B.环境污染严重C.水资源短缺 D.消费市场狭小下图是“1978-2004年我国省城区非能源矿产资源状况与经济发展对比图”。
读图完成12-13题。
12.“资源诅咒”也被称之为“富饶的贫困”。
我国非能源矿产资源诅咒现象最严重的省份是( )A.豫、滇 B.川、辽 C.陇、黑 D.京、赣13.闽、粤两省矿产资源不足,但经济发展速度较快,其主要原因是( )A.能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丰富C.科技先进 D.地理位置优越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表是寒潮、酸雨、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对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危害环境问题Ⅰ类Ⅱ类Ⅲ类Ⅳ类省区广东●●●●●●●●●四川●●●●●●●●新疆●●●●●●●●山西●●●●●●●●●●●材料二我国富煤少油,随着经济的发展,进口原油逐年攀升,“煤制油”项目被提上议事日程。
内蒙古高原神华“煤制油”项目每年可消化原煤1 500万吨,产成品油500万吨,并计划在今后15年内,投资2 000亿元,达到年产3 000万吨油品的能力,形成新的产业链,效益可比直接卖原煤提高20倍。
此外,安徽、黑龙江、河南、新疆等地区,大小不等的“煤制油”项目即将启动。
(1)有人认为“煤制油”核心技术已经突破,可以建设煤制油项目;也有人认为“煤制油”项目负面影响太大,不应该建设。
请你从山西省和我国的实际出发,你赞同何种观点,简要说明理由。
(2)为缓解东南沿海能源紧张状况,请你从有利于国家发展的角度献言献策。
知能提升经典模拟(2016·重庆模拟)我国某市1980年第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1.260.318.5,2000年分别为13.838.947.3,2013年分别为22.445.731.9,下图为该市工业结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题。
1.该市最可能是( )A.克拉玛依 B.阜新 C.重庆 D.无锡2.导致该市工业结构调整的最根本原因是( )A.资源枯竭 B.产业转移 C.减轻污染 D.国家政策3.该市某中学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针对该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以下进一步发展该市经济的思路,其中最不合理的是( )A.依托郊区的土地资源优势,发展现代绿色农业B.切实治理环境污染,大力发展旅游业C.利用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发展汽车配套工业D.扩大煤炭开采量,提高煤炭外运能力下图为我国两省(区)全年风速大于3米/秒的累积小时数等值线图。
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最适宜兴建风力发电站的是(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5.图中甲、乙两省(区)( )A.风力资源都很丰富,但风力较大的季节明显不同B.主要因土地资源数量的不同导致环境承载力差异C.主要因降水集中在夏季,导致M、N两河有夏汛D.均以资源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生物质能是以生物为载体,将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储存的一种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读我国三个省区生物质能资源状况表,回答6-7题。
省区省区面积(万km2) 生物质能满足状况薪柴总量(万 kg)浙江10.18 可满足两个月380.6江苏10.26 可满足一个月14.2新疆166 严重缺乏区79.96.浙江和江苏的生物质能满足状况相差较小,但薪柴总量相差很大,其主要原因是( ) A.江苏的纬度较高,水热条件较差B.浙江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秸秆多C.浙江以低山丘陵为主,江苏以平原地形为主D.江苏能源矿产资源更充足7.下列对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措施中,合理的是( )①大力发展沼气,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②大面积种植薪炭林,解决我国能源不足状况③因地制宜发展小水电④推广使用省柴灶⑤提倡燃烧秸秆,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2016·泰安期末)下图为“我国1980年至2005年能源生产(图1)和消费(图2)重心变化图”。
读图回答8-9题。
图1图28.关于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空间上的变化趋势大体一致B.能源生产重心和消费重心在空间分布上完全一致C.能源生产和消费重心逐渐向东北方向移动D.能源生产重心东西向的变化小于能源消费重心东西向的变化9.1980年至2005年我国能源生产重心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东部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的开发B.东北、华北地区油气和煤炭资源的开发C.西北、西南地区油气和水能资源的开发D.东南部沿海地区核能、风能等新能源的开发(2016·滨州统考)我国资源型城市中,20%处于成长期,68%处于成熟期,12%处于衰落期。
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右图为“该区域相关资料图”,完成10-11题。
10.下列关于包头建设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分析,正确的是( )A.科技实力不强,需要引进人才和技术B.扩大稀土产量,增加出口量C.黄河含沙量大,工业水源水质差D.靠近黄河、铁路,水陆交通便利11.下列有关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延长产业链,加强产业技术改造和产品的升级B.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都面临成长—成熟—衰落的过程,发展第三产业是唯一出路C.完善基础设施,关闭整合亏损严重且又存在安全隐患的中小企业D.对废矿区复垦,有针对性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旅游业等12.(2016·泰州二模)《江苏省“十二五”能源发展规划》中指出,江苏风能开发的主要任务是有序开发陆上风电,突出开发海上风电,建成江苏沿海风电“海上三峡”。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部分新能源分布图(图1)图1材料二世界能源使用现状及未来能源需求结构预测图(图2)。
图2(1)图1中A、B、C所示新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______________。
从开发利用的角度看,A能源较B、C、能源的明显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开发陆上风电相比,评价江苏开发海上风电的条件。
(3)根据材料二,分析世界能源消费变化的特点及变化原因。
(4)鼓励发展新能源已成国际社会共识、新能源产业必将迎来加速发展。
简析江苏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可行性。
真题体验13.(2015·江苏单科)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
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
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张家口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
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双基训练1.C 本区围绕能源开发,构建了三条产业链,(其中炼铝工业属有色冶金工业)提高了能源的综合利用程度和附加值。
图中的三条产业链中没有涉及降低煤炭运输成本,故C选项符合题意。
2.D 山西省煤炭资源丰富,依托煤炭发展的以重化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故D选项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