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木工程专业(专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专科)专业

土木工程专业(专科)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建筑部分一、设计条件1、基地条件2、气象条件气温:年平均气温20℃,最高气温38℃,最低气温0℃。

雨量:年降雨量1000mm,最大雨量110mm/日。

气压:风向西北风。

风压:0.45KN/m23、选题范围:住宅楼、商住楼、办公楼均可.二、功能要求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下,完成本工程的建筑平面组合及建筑物的立面及剖面设计。

基本要求如下:1、总建筑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

2、合理安排主入口、楼梯位置。

3、根据平面设计和使用功能所需的层高层度进行剖面设计。

4、运用建筑造型和立面构图的规律,结合平面剖面的空间组合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5、注意与结构设计相协调。

三、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四、设计要求1、完成的图纸内容为施工图深度要求2、应完成图纸内容:(1)设计总说明,总平面图(1:500),图纸目录,门窗统计表等(2)各层平面图1:100(3)立面图1:100(不少于两个)(4)剖面图1:100(不少于一个)(5)楼梯详图1:50(包括平面图、剖面图、踏步、扶手大样、不少于一部)(6)屋顶平面图1:100(7)局部详图1:20~1:50五、参考书目1.现行建筑设计规范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4.建筑防火设计规范5.房屋建筑学6.住宅设计原理结构部分一、设计资料:1.地形:详见建筑设计部分的资料;2.工程地质及水文资料:详见附录3.材料供应及施工能力均能得到保证.二、设计任务及要求:一)设计任务1.结构施工图――统一用2号图纸完成,要求完成结构平面布置图(1:100);基础平面布置图(1:100)及基础配筋图(1:30);至少1榀框架的配筋图(1:50;1:25); 现浇楼梯的结构布置图(1:50)及配筋图(1:30); 构件详图(现浇板、雨篷、连梁的配筋图等).2.结构计算----写于计算书中,要求完成1榀现浇框架及其柱下基础的设计计算; 现浇楼梯(梁式或板式)的设计计算; 现浇板的的设计计算; 雨篷、连梁的的设计选做;3.结构设计计算书----结构设计计算书中必须注明结构及其构件选型和结构布置的理由及设计依据,对于所选用的标准构件应注名构件的代号、标准图集的代号、构件的自重及详细尺寸,以便为后面的计算作准备.详细列出结构设计计算的各个步骤、全部的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计算书中应附有必要得计算用图(结构及构件的关系图和结构及构件的计算简图).计算书的书写必须整洁,不能随意涂改.二)设计要求:1.根据建筑设计和结承重及抗震方面的要求、场地地质条件、材料供应及施工技术条件等,合理进行结构及其构件(楼面板、屋面板、过梁等)的选型和结构布置,应尽可能使计算简便,统一构件的编号,确定构件的定位尺寸,正确标注构件的结构标高.2.进行XKJ及其柱下基础计算时,应有正确的计算简图, 选择合理的构件尺寸.计算荷载时一定要细心,不能多算也不能少算.内力计算步骤要完整,内力计算可手算也可用机算,手算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进行内力组合,确定截面的配筋,并且满足构造要求.施工图中,结构及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受力钢筋、箍筋及构造钢筋的编号要清楚、正确. 受力钢筋的锚固、连接及截断位置要清楚正确; 箍筋加密区及非加密区的范围要详细准确,配置的数量要正确,横断面的选取位置及数量要合理.KJL的梁顶及梁底标高要正确.要按规范作图(仿宋体字,线型选用要正确).3.现浇楼梯的设计时,梁式或板式楼梯自选,要有正确的计算简图,构件的截面尺寸要合理.内力计算及配筋要正确.施工图中,各构件的代号、尺寸的标注要齐全,配筋图要正确,结构标高要标注在相应位置. 现浇楼梯的代号可用XLT表示(XTB表示梯板;XTL表示梯梁).4.现浇板的设计计算应根据具体情况考虑采用弹性理论或塑性理论.分清楚什么是单向板什么是双向板.板的厚度要合理,受力筋(板底与板面)及非受力筋的配置和标注要正确,并标注板的底部及顶部的结构标高.定位轴线、构件尺寸的标注要齐全. 现浇板的代号可用XB表示.5.连梁的设计计算可考虑采用塑性理论.连梁的代号可用XLL表示.三、参考资料:1、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2、钢筋混凝土结构计算手册3、钢筋混凝土结构教材(上、下); 结构力学教材;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材;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教材;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6、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01)7、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四、几点提示结构选型:1.多层建筑的建筑开间、进深、层高尺寸和选用的构件类型应减少规格,非承重隔墙应采用轻质材料;2.结构选型应根据功能要求、荷载大小、施工能力和场地条件进行,要求构照简单、以便于施工;此次设计应优先选用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框架结构一般采用横向承重框架。

结构布置:1.多层建筑结构布置,在满足建筑功能、工艺和生产使用要求的同时,力求平面和竖向形状简单、整洁,柱网对称、刚度适当、荷载分布均匀,结构传力简捷,构件受力明确;2.进行多层建筑结构布置时,应重视选择建筑参数,以利于最大限度的采用国家标准构件;3.柱与定位轴线的关系:1)横向----柱的定位轴线与横向定位轴线应重合;2)纵向----一般情况下边柱外缘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如图a).个别情况下,也可以边柱中心线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如图b).中柱中心线应与纵向定位轴线相重合;3)变截面的边、中柱皆以框架最上层柱中心线为纵向定位轴线;4)边柱截面变化时,上、下层柱取边柱外缘齐平.4.框架柱和梁的中心线应重合,尽量避免梁位于柱的一侧.否则,要考虑偏心对结点核心区和柱子的不利影响.如果有偏心,偏心距也不能大于柱截面在该边长的1/4;柱的净高与柱截面(长边)的比值应大于4,以免出现短柱.XKL及KJZ的截面尺寸:1.KJL(框架梁):截面高度(h)—可取计算跨度的1/8~1/12;不宜大与净跨的1/4;截面宽度(b)—可取截面高度h的1/2~1/3;并且≥250mm;★并且满足:V≤0.25fcbh0; (非抗震)V≤0.2fcbh0; (抗震)2.KJZ(框架柱):截面高度(h)—可取≥400mm;不宜大与净高的1/4;截面宽度(b)—应≥350mm; 截面高度与截面宽度之比不宜超过1.5;并且满足:轴压比与剪压比的要求。

(1剪压比的限制:V≤0.25fcbh0; (非抗震)V≤0.2fcbh0; (抗震)当轴压比与剪压比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加大柱截面高度(h);附多层及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步骤和设计方法:施工部分一、工程概况:建筑场地、周围环境、建筑规模、结构形式、地质水文等情况已由建筑部分和结构部分的设计条件给出。

二、设计条件:1.开工日期:**年4月1日。

工期:按国家工期定额规定。

2.一般情况下,每天采用一班制,不考虑加班。

特殊情况下需采用多班制,必须由指导教师同意。

3.进度表中,每月排26天。

4.夏季月平均气温32℃,最高气温38℃;冬季月平均气温10℃,最低气温2℃。

5.施工现场所用水、电,均由主干道接入。

6.劳动力和材料供应充足,能满足施工要求。

7.施工机械供应:塔吊一台(型号可自选)、井架若干、砼搅拌机2台、砂浆搅拌机1台,其它土方机械、运输车辆和小型机具不限,均可自选。

8.预制构件厂距施工现场约5km,道路通畅。

三、设计内容、步骤及要求:施工组织设计:1.计算工程量:注意工程量单位应与定额保持一致2.选择施工方案:包括(1)划分施工段、确定施工流向;(2)选择具体施工方法;(3)选择并验算施工机械。

3.查定额计算劳动量,并进一步计算出工作日。

4.编排进度:(1)初排;(2)调整;正式绘制。

绘制施工平面图:(1)施工现场必须设置以下临时设施:门卫、办公室(2间)、食堂、厕所、工人宿舍(3间)、工具仓库、材料仓库、木工车间、钢筋加工棚、砼搅拌站、砂浆搅拌站、砂堆场、石子堆场、水泥库、石灰堆棚、预制构件堆场。

(2)在施工平面图上,除了绘制以上临时设施和堆场外,还应绘制以下内容:拟建建筑物(应表示出出入口和层数)、起重机械(位置及服务范围)、场内道路、场内水电管网、围墙、周围原有建筑及街道。

(3)建议采用1:200比例,2号图纸1张。

(4)要求:内容完整、布局合理、图示正确、图面整洁。

最后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1)工程概况;(2)施工准备工作内容;(3)施工方案;(4)工程量计算表;(5)三种资源计划表:a.材料计划表:材料品种、规格、数量、使用时间。

b.劳动力计划表:工种、人数、进场时间。

c.机械使用计划表:机械种类、型号、数量、进场时间。

(6)保证质量、安全及降低成本的技术组织措施。

将以上内容汇总、整理,装订成册。

四、毕业设计成果:1.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1份2.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图1张3.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表1张五、设计参考资料:1.建筑施工手册2.浙江省建筑安装工程劳动定额3.建筑安装工程工期定额毕业设计总成果第一部分:毕业设计图纸(与设计相关的图纸)第二部分:毕业设计文本(设计说明、计算书、施工组织设计等等内容)1、毕业设计任务书:包括设计题目、论文的原始数据,主要参考资料、重点内容、设计指标。

2、毕业设计摘要:一般为400汉字,摘要介绍设计的研究课题,本人见解和主要结论。

3、毕业设计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设计图纸要有标号;4、工程设计说明书(包括计算书):要求论证严格,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表达确切,字体端正,论文报告及工程说明书一律用专用报告纸书写。

5、参考文献:按以下格式列出:【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卷号、期数、页码(年份)【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页码(年份)6、附录: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计算程序。

论文完成后,按以上顺序排好,加以封皮,进行装订。

第三部分:在上面两部分基础上完成毕业答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