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公闻命》阅读附答案
景公闻命①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②。
公被③狐白之裘④,坐堂侧陛⑤。
晏子入见,立有间⑥。
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
”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
晏子日:“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今君不如也。
”公曰:“善。
寡人闻命矣。
”乃令出裘发粟与饥寒。
注释
①选自《晏子年龄》卷一。
晏子,年龄时齐卤人,齐景公时任宰相。
②霁(j):雨后或雪后初晴。
③被(p):同“披”。
④裘:皮衣。
⑤陛:宫殿的台阶。
⑥有间:有顷,一会儿。
阅读训练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
“_______”通“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一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3.“雨雪三日而不霁。
中“霁”的读音是_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现代汉语仍保存了这个意思,请举出一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句子。
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
5.“雨雪三日”,景公为甚么认为“天不寒”?
6.宴子奇妙应用甚么法子使景公闻命,“出裘发粟与饥寒”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公被狐白之裘”中“被”通“披”,穿。
2.“雨雪三日而天不寒”中名词“雨雪”活用为动词,“下雨雪”。
3.jì 雨后或雪后放晴光风霁月
4.吃饱了而晓得别人的饥饿,穿暖了而晓得别人的寒冷,安泰了而晓得别人的劳苦。
5.因“公被狐白之裘”。
6.晏子奇妙应用古之贤君的做法来暗示景公,使景公顿悟,而“出裘发粟与饥寒”。
译文
齐景公在位的时候,夹雨带雪一连下了三日还不见晴。
景公披着白狐狸皮袍,坐在殿堂侧面的台阶上。
晏子进来见景公,在他旁边侍立了一会儿。
景公说:“奇怪!雨雪一连下了三天而天气不冷。
”晏子反问他说:“天气真的不冷吗?”景公笑了。
晏子说:“我据说古时候的贤明君主,自己吃饱了而晓得别人的饥饿,自己穿暖了而晓得别人的寒冷,自己安泰了而晓得别人的劳苦。
现在的君主不如他们啊。
”景公说:“讲得好。
我听你的话。
”便命令人发放衣服和食粮给挨饿受冻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