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要塞片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语文试卷2012.1一、积累与运用(12分)1.下列各组加点字书写和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2分)()A、逶.迤(wēi)愠.怒(yùn)蹊跷.(qiāo)温馨.(xīng)B、蹒跚.(shān)颓.唐(tuí)黯.淡(àn)风靡.(mí)C、呜咽.(yè)狼籍.(jì)差.使(chāi)广袤.(mǎo)D、蜷.曲(quán)挟.持(xié)龟(jūn)裂点缀.(zhuì)2.下列文段中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可:大约B、斗:像北斗星C、凄:凄凉D、去:离开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2分)()的环境是他们开心的乐园。
A、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孩子们在晒谷场上尽情嬉戏,进退维谷....,流连忘返。
B、夏天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每到此时,游客络绎不绝....的事。
C、现代社会竞争激烈,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是很多人魂牵梦萦....的旅游信息中不受骗,国家大力整顿了旅游市场。
D、为保障游客权益,使游客在参差不齐....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通过加强校园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使学生的人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C、教育行政部门提出,要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
D、为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我们一定要从这次事件中吸取教训,并切实加以改正。
5.依次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有这样一种东西,它在我们面临断崖沟壑时,在我们面临急流险滩时,或是在我们处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境地时,。
A、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桥,就是这种东西。
B、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桥,就是这种东西。
C、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
它,就是桥。
D、使我们“柳暗花明又一村”,能帮助我们走出困境。
它,就是桥。
6. 对下面这段话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读书,能使我们在理想的路上拾级而上。
当我们游刃于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中时,我们能接受到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能感觉到时代先锋业已倾吐的气息,能分辨出智慧善良和愚昧丑陋。
区区五尺之躯,短短荏苒光阴,惟有读书能让我们驰骋古今,经天纬地。
A、多读书更能让人分辨真善美和假恶丑。
B、读书,能让我们跨越时空,接触到平常生活中不能接触到的人物。
C、不读书就一定不能实现理想。
D、读书是让我们驰骋古今,经天纬地的惟一途径。
二、阅读与赏析(44分)(一)田园乐(唐)王维(4分)萋萋芳草春绿,落落①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②。
【注】①落落:松高貌。
②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7.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夏寒”一词的?(2分)8.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2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①是仪字子羽,北海营陵人也。
孙权承摄①大业,优文②征仪。
吕蒙图袭关羽,权以问仪,仪善其计,劝权听之。
从讨羽,拜忠义校尉。
既.定荆州,都武昌,拜裨将军,后封都亭侯,守侍中。
欲复授兵,仪自以非才,固辞不受。
黄武③中,遣.仪之皖④就将军刘邵,欲诱致曹休。
休到,大破之,迁偏将军。
②大驾东迁,使仪辅太子。
后从太子还建业。
典校郎吕壹诬白故江夏太守刁嘉谤讪国政,权怒,收嘉系狱,悉验问。
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于是见穷诘累日,诏旨转厉,群臣为之屏息。
仪对曰:“今刀锯已在臣颈,臣何敢为嘉隐讳,自取夷灭,为不忠之鬼!”据实答问。
权遂.舍之,嘉亦得免。
③是仪不治产业,不受施惠,为屋舍财足自容。
邻家有起大宅者,权出望见,问起大室者谁,左右对曰:“似是仪家也。
”权曰:“仪俭,必非也。
”问果他家。
④是仪时时有所进达⑤,未尝言人之短。
事.国数十年,未尝有过。
【注释】①承摄:继承掌管。
②优文:意思是专门下文,给是仪优厚的待遇。
③黄武:年号。
④皖:地名。
下文“建业”也是地名。
⑤进达:举荐人才。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既.定荆州()②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③权遂.舍之()④事.国数十日()10.下面句子中的“之”与“劝权听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权遂舍之.B.为不忠之.鬼C.遣仪之.皖就将军刘邵D.未尝言人之.短的一项是()(2分)11.下面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A.是仪被派遣到皖县见将军刘邵,准备引曹休出战。
B.当众官因害怕吕壹而诬蔑刁嘉诽谤国政时,是仪不畏权势,坚守自己做人的原则。
C.是仪置办家产私业,拥有一栋大宅,从不接受别人的施舍惠赐。
D.是仪经常举荐人才,勤政为国数十年,不曾有过失。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时同坐人皆怖畏壹,并言闻之,仪独云无闻。
(三)辐射与人类生活(7分)①自古以来,人就在天然辐射的环境中繁衍生息,每个人每时每刻都在受到天然辐射的照射。
②天然辐射来源之一是人体内部都有放射性核素钾-40。
大家知道,人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由碳、氧、氮、钠、钾、钙、镁、硫、磷、铁、钼等许多多元素组成的。
一个成人体内约有100克钾元素,其中万分之一是放射性同位素钾-40。
钾-40是和γ放射体,半衰期12.6亿年。
钾-40放出的射线约一半被人体组织吸收了,另一半辐射出体外。
如果让一个成年人躺在一个人体那么大的计数器(人体计数器)上进行测量,一分钟可以测到约15000个计数。
这种钾-40不是核工业,也不是核爆炸带来的,因为古代人和现代人的人体里一样都有钾-40。
③天然辐射的第二来源是土壤、岩石中含有的铀、钍(包括衰变子体镭-226和氡)、钾-40等天然放射性核素。
不可避免,由此而造成人们住的房子、走的路、喝的水、吃的食物、呼吸的空气也都可能含有微量的这些天然放射性核素。
④天然放射性核素的第三来源是宇宙射线。
宇宙射线包括外层空间来的初级宇宙射线以及它与大气层中物质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次级宇宙射线,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都要受到这种宇宙射线的照射。
通常每升高1500米,宇宙射线要增强1倍。
⑤这三种天然辐射,构成人们通常所说的“天然本底照射”。
天然辐射中,以氯的剂量最大。
天然辐射水平随时间的变化较小,但随地域、环境的变化较大,如纬度高的地区、地势高的地方,或在洞穴中、在地下室里,或居住在花岗岩、煤渣砖房屋中的人们,受到的天然辐射要高些。
据世界权威机构2003年发布的统计,世界天然辐射水平的范围为1-10毫希沃特/年,平均为22毫希沃特/年,其中40%为体外的受照,60%为食入、吸入后所引起叫照射。
适应性和恢复能力的。
当人体每次⑥由于人们一直生活在天然辐射环境中,因此人体对辐射是有一定的...受到2502毫希沃特以下的照射时不会发生损伤,所以天然辐射、医疗照射和核工业厂矿、核电厂的正常运行的辐射照射,对人体的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
但是,其它辐射却会不同程度地伤害人体的健康,持对辐射“无所谓”的态度是不允许的。
13.结合文章说说天然辐射的来源有哪些?( 3分)14. 选文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15. 文章第⑥段加着重号的词语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四) 草屋的声音(13分)①《史记》里说虞舜戴着斗笠披着衣衫精心修筑的是草屋,杜甫吟唱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茅屋本质上也是草屋。
②上世纪70年代那些移民迁移到刚刚围塘还泛着盐渍的土地上,开始“筑巢”。
这建造的方式实在是太简单了,几根竹木扎起来,屋面是铺展均匀的一束束的稻草,屋墙是缚住竹竿的一扇扇稻草。
源于土地的稻草裹掖着屋子,阳光下金灿灿的。
抬头望着齐厚齐厚的稻草屋檐,会有一种知足的温煦掠过。
③小时候,不知是听母亲还是其他乡人说过这句话:“只有懒的人,没有懒的田。
”其实,海边的田地即使不懒也够坑人的。
芦苇根、柳丝藤草之类像一张网罩着地面,盘根错节,密密匝匝,成群地疯长,种地人垦植庄稼往往会如游击战、拉锯战一样地与它们争斗。
然而,最终也是那些芦苇一样坚韧的人征服了草屋后的一片片土地,春天一来拼起一幅嫩绿的画景。
夏天绿得更深、更翠,像湖,像海,碧波欣欣。
几把闪电,几度雷鸣,几经风雨,青黄相融,一幅幅逼真的水彩,当之无愧。
秋色染过了又一幅金色的秋景图,慢慢向田野走来了。
收获完最后一片庄稼,草屋的灯光亮了,里面的主人抹一把额头上发亮的汗珠,洗一洗长满老茧的双手,便从门缝里传出几声纯朴而又憨厚的笑声。
④草屋是温馨的,但草屋有时会经历一些惊险的无奈和战栗。
常常在汛期的时段里,村口的防汛喇叭一响,草屋里的男女老少提锹带箕奔赴海边。
这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战争,一心想缚住大海疯狂的手脚。
有一次,海浪冲破了堤岸,草屋灰黄色的屋顶浮在浊黄的水面上。
海水退后,草屋几乎还是完好的,草屋能挡住寒冷与酷暑,却对水从来都留有通道,这正像无边的大水漫过一丛丛热爱生命的草,它们聪明地匍匐在大地上,水过后,阳光一照,依然能够旺盛地向上长!⑤草屋留在我记忆中的更多的是宁静。
我曾住的是一幢两间半的草屋,挡门墙的草栓周围终年种着一圈茗苳草,有点像兰花的叶子,这草终年不枯,似乎也终年点燃着草屋的绿意。
草屋的前后有两棵树,其中东北角的是一棵高大的梧桐树,梧桐的枝桠粗犷而大气,一到初夏,盆底大的叶子和小号一样紫色的花便一起高高地摇曳;屋西南角则长着一棵枝细叶茂的枣树,我常常会在屋檐下,看飒飒落下的枣花,再看着米粒一样的枣儿怎样长成姑娘般的丰满与红润,然后,又会算计着折一支长长的竹竿渐次敲落这些美味。
一前一后的两棵树,庇护着草屋,草屋便更加安宁而有情致了。
⑥冬天的雪对于草屋来说,是一道别样的风景。
隔着砧板大的天窗仰望雪片飘摇而来,先是与稻草摩挲的声音,再是“沙沙”“沙沙”雪花与雪花挤在一起的声音。
满世界银装素裹,草屋上的雪层已经盖过了草层,一间间草屋早已成了一个个意味无穷的童话了。
融雪的时候,那些剥离草屋的水的精灵似乎不愿意真的离去,在经过屋檐的刹那间,在空中凝住了,这凝结的雕塑越结越大,越挂越长,几乎每一根稻草顶端都挂起这样的冰凌串儿,远望去,冰凌串就像在琴键上高低跳跃的音符。
⑦草屋无言。
但我相信,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16.文章末尾说“从草屋里出来的人都会有对草屋的种种理解,都能聆听到草屋发出的种种声音!”请结合全文从四个方面概括作者“聆听”到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