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故障诊断一、电气设备的状态及检测技术1、电气设备的状态(1)正常状态:设备具备其应有的功能,没有缺陷或缺陷不明显,缺陷严重程度仍处于容限范围内。
(2)异常状态:缺陷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设备状态发生变化,性能恶化,但仍能维持工作。
(3)故障状态:缺陷发展到使设备性能和功能都有所丧失的程度。
(4)事故状态:功能完全丧失,无法进行工作状态。
2、电气设备的状态检测(1)判断设备所处的状态;(2)根据其状态决定对待的方式。
二、电气设备的现代检测技术1、现代故障诊断技术的构成:(1)故障诊断机理的研究:(理化原因等)(2)故障诊断信息学的研究:(数据采集与分析)(3)诊断逻辑和数学原理方面的研究:(诊断与决策)2、现代故障诊断四项技术:(1)检测技术(采集信号、参数)(2)信号处理技术(提取状态信息)(3)识别技术(分析、判断)(4)预测技术(决策和预测)3、故障诊断与状态监测的关系(1)工况监测:对反映设备或系统工作状态的信息进行全面监测和分析,实时掌握设备基本工作状态。
(2)状态监测:又称简易诊断,通过监测结果与设定阈值之间的对比,仅对设备运行状态作出正常、异常或故障的判断,而对故障的性质、严重程度等不予或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诊断。
4、故障诊断的成功因素(1)故障信息源(2)诊断方法5、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当代前沿科技相融合)(1)人工智能技术:人工神经网络、专家系统等;(2)前沿数学:小波分析、模糊数学、分析几何等;(3)信息融合技术:证据理论等。
6、故障诊断的关注点(1)故障阶段:尚未发展造成事故的阶段;(2)其目的是:防患于未然;(3)作用阶段:继电保护动作之前。
三、电气设备的传统检测技术如果把有故障的电气设备比作病人,电工就好比医生。
由中医诊断学的经典四诊(望、闻、问、切),结合电气设备故障的特殊性和诊断电气故障的成功经验,电气设备的检测技术归纳为“六诊”要诀,另外引申出电气设备诊断特殊性的“九法”、“三先后”要诀。
“六诊”、“九法”、“三先后”是行之有效的电气设备诊断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事物往往是千变万化的和千差万别的,电气设备出现的故障是五花八门,“六诊”、“九法”、“三先后”电气故障诊断要诀,只是一种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切记不能死搬硬套。
检修人员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一)“六诊”检测法“六诊”------口问、眼看、耳听、鼻闻、手模、表测六种诊断方法,简单地讲就是通过“问、看、听、闻、摸、测”来发现电气设备的异常情况,从而找出故障原因和故障所在的部位。
前“五诊”是凭借人的感官对电气设备故障进行有的放矢的诊断,称为感官诊断,又称直观检查法。
同样,由于个人的技术经验差异,诊断结果也有所不同。
可以采用“多人会诊法”求得正确结论。
“表测”即应用电气仪表测量某些电气参数的大小,经过与正常数值对比,来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
(1)口问当一台设备的电气系统发生故障后,检修人员首先要了解详细的“病情”。
即向设备操作人员了解设备使用情况、设备的病历和故障发生的全过程。
如果故障发生在有关操作期间或之后,还应询问当时的操作内容以及方法、步骤。
总的来讲,了解情况要尽可能详细和真实,这些往往是快速找出故障原因和部位的关键。
例如:当维修人员巡查时,操作人员反应前处理一台打水离心泵不能启动,需要及时处理。
这时维修人就要询问,水罐是否有水,上班和本班是否曾经运行,具体使用情况,是否运行一段时间后停止,还是未运行就不能开启。
还要询问故障历史等等。
了解具体情况后,到现场进行处理就会有条理,轻松解决问题。
(2)眼看1)看现场根据所问到的情况,仔细查看设备外部状况或运行工况。
如设备的外形、颜色有无异常,熔丝有无熔断:电气回路有无烧伤、烧焦、开路、短路,机械部分有无损坏以及开关、刀闸、按钮插接线所处位置是否正确,改过的接线有无错误,更换的元件是否相符等:还要观察信号显示和仪表指示等。
例如:车间接一台回兑螺杆泵,操作工说按下按钮时听到电机有振动声而泵不动。
根据所述情况判断:1.电源有电,电机有电,电机不转动原因一是断相、二是负荷重;2.因为操作人通电未出事故,所以通电做短暂试验也不致发生事故,就可以通电试验来核实所反映的情况。
螺杆泵是空载起动,因机械故障不能运行的可能性较小,最可能的原因是电机或电源断相。
首先查看电柜保险是否熔断;如完好,查一下控制电机的接触器进线是否三相有电;如有,然后通电核实所述情况。
2)看图纸和资料必须认真查阅与产生故障有关的电气原理图和安装接线图,应先看懂原理图,再看接线图,以“理论”指导“实践”。
看懂熟悉有关故障设备的电气原理图后,分析一下已经出现的故障与控制线路中的那一部分、那些电气元件有关,产生了什么毛病才能有所述现象。
接着,在分析决定检查那些地方,逐步查下去就能找出故障所在了。
例如上图所示电气原理图。
按下起动按钮SST,接触器KM吸合,电动机M起动;按下停止按钮SSTP,KM释放,M停止。
运行中发生两次故障:①合上电源开关QS,电机即起动。
维修时首先考虑,合上QS电机即起动而未引起其他故障,就可以通电试验证实一下;然后分析电气线路图,产生这种故障的部分可能在:1.接触器KM触点熔焊或其它原因不能释放;2.按钮SST或KM的动合辅助触头短路。
打开控制箱看一下KM在断开后能否释放,如能则故障是由于SST的短路造成。
SST用的胶木基座表面碳化,引起静触头间短路而造成上述故障。
用万用表欧姆档就可以查出来。
②推上电源开关QS,按下SST,M不起动。
检查时首先分析操作者在按下SST后,除M 不动外,并未引起其它故障,所以可以通电看一下,按下SST后KM是否吸合。
从图上看,如KM能够吸合上而M不动,则可能是主电路L3相电源断电,也可能是接触器任一相触头烧断,也可能是热继电器热元件烧断,而与控制电路无关。
下一步推上QS,先检查KM电源侧三相电压,如正常则电源不缺相,在检查每一热元件两端是否通,不通就是烧断了;如通,则按下SST使KM吸合,迅速测量KM的电动机测三相电压,就可查处断电的一相。
如接触器灭弧罩可拆,打开后就可检查触头是否烧坏,不必通电检查了。
(3)耳听细听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声响。
电气设备在运行中会有一定噪声,但其噪声一般较均匀且有一定规律,噪声强度也较低。
带带病运行的电气设备其噪声通常也会发生变化,用耳细听往往可以区别它和正常设备运行是噪声之差异。
利用听觉判断故障,虽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工作。
但只要本着“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从实际出发,善于摸索规律,予以科学的分析,就能诊断出电气设备故障的原因和部位。
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如果摸清了声音的规律性,通过它就能知道眼看不见的故障原因。
例如影响电动机声响的因素有:①温度。
电动机有些响声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出现或增强的,又有些声响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或消失。
②负荷。
负荷对声响是有很大影响的,响声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强,这是声响的一般规律。
③润滑。
不论什么响声,当润滑条件不佳时,一般都响得严重。
④听诊器具。
可用螺丝刀、金属棍、细金属管等,用听诊器具触到测试点,响声变大,以利诊断。
用听诊器具直接触在发响声部位听诊,叫做“实听”,用耳朵隔开一段距离听诊,叫做“虚听”,两种方法要配合使用。
在日常生产中要积累丰富的经验,才能在实际运用中发挥作用。
(4)鼻闻利用人的嗅觉,根据电气设备的气味判断故障。
如过热、短路、击穿故障,则有可能闻到烧焦味,火烟味和塑料、橡胶、油漆、润滑油等受热挥发的气味。
对于注油设备,内部短路、过热、进水受潮后器油样的气味也会发生变化,如出现酸味。
臭味等。
(5)手模用手触模设备的有关部位,根据温度和震动判断故障。
如设备过载,则其整体温度会上升:如局部短路或机械摩擦,则可能出现局部过热,如机械卡阻或平衡性不好,其振幅就会加大。
另外,实际操作中还应注意遵守有关安全规程和掌握设备特点,掌握摸(触)的方法和技巧,该摸的摸,不能摸的切不能乱摸。
手模用力要适当,以免危及人身安全和损坏设备。
(6)表测用仪表仪器对电气设备进行检查。
根据仪表测量某些电参数的大小,经与正常数据对比后,来确定故障原因和部位。
1)测量电压法 220V AC应用电压法来检修电气线路,可采用以下步骤:①了解线路,②了解线路正常工作电压。
通过比较判断故障所在。
2)测量电阻法断开电源后,用万用表欧姆档测量有关部位电阻值。
若所测量电阻值与要求电阻值相差较大,则该部位即有可能就是故障点。
3)测量电流法用钳形电流表或万用表交流电流档测量主电路及有关控制回路的工作电流。
如所测电流值与设计电流值不符(超过10%以上),则该相电路是故障可疑处。
用钳形电流表检查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相的电流是多少,是否对称,是电工检查电动机出力状况的,运行情况,以及对发生异常现象的分析等的重要依据。
4)测量绝缘电阻法即断开电源,用兆欧表测量电器元件和线路对地以及相间绝缘电阻值。
低压电器绝缘层绝缘电阻规定不得小于0.5兆欧。
绝缘诊断的目标是要确定绝缘是否有所损坏及损坏程度。
研究分析出现和可能出现故障的原因并作出判断。
下表列出部分温度条件下低压电机绝缘阻值的最小允许值,并且得出每相差5℃,绝缘电阻的最小允许值相差√2倍,并且温度越低,电阻值越高。
(二)“九法”检测法电气设备的故障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显性故障,即故障部位有明显的外表特征,容易发现。
如继电器和接触器线圈过热、冒烟、焦糊味,触头烧熔、接头松动、声音异常、震动大、移动不灵活、转动不灵等。
另一类是隐性故障,没有外表特征,不易发现。
如熔丝熔断。
绝缘导体内部断裂,热继电器整定值调整不当、触头通断不同步等。
要解决问题,应在初步感官诊断的基础上,熟悉故障设备的电路原理,结合自身技术水平和经验,需要周密思考,确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检验故障病因和部位的方法。
常用的电气设备故障诊断方法有九个。
(1)分析法根据电气设备的工作原理、控制原理和控制线路,结合初步感官诊断故障现象和特征。
弄清故障所属系统,分析故障原因,确定故障范围。
分析时,先从主电路入手,再依次分析各个控制回路,然后分析信号电路及其余辅助回路,分析时要善用逻辑推理法。
※举例说明电工理论能够分析、判断发生故障的原因新买的一台交流弧焊机和50米电焊线,由于焊接工作地点就在点焊机附近,没有把整盘电焊线打开,只抽出一个线头接在电焊机二次侧上。
试车试验,电流很小不能起弧。
经检查电焊线,接头处都正常完好,电焊机的二次侧电压表指示空载电压为70V。
这条半天,仍不知道毛病出在哪里。
最后整盘电焊线打开拉直,一试车,一切正常。
其实道理很简单,按照电工原理:整盘的电焊线不打开,就相当于一个空心电感线圈,必然引起很大的感抗,使电焊机的输出电压减小,不能起弧。
(2)短路法把电气通道的某处短路或某一中间环节用导线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