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
【积累】
一.文学常识
1.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3. 初唐四杰:杨炯、骆宾王、王勃、卢照邻
4.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 唐代诗人雅号: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佛(王维)诗豪(刘禹锡)
诗鬼(李贺)诗魔(白居易)诗囚(孟郊、贾岛)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二.写出相对的字
有()同享,有()同当()有所思,()有所梦
()无双至,()不单行当局者(),旁观者()
()则改之,()则加勉()在天边,()在眼前
()之即(),()之即去()枪易挡,()箭难防
三.古诗名言运用
1.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常用唐代诗人的诗句:“”来教导我们。
2.许多大人常常用《汉乐府·长歌行》中的“”来劝诫孩子要珍惜时间,好好努力。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这一诗句。
4.人们常用杜甫的“”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5.时间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极其珍贵的,可是,汪浩就不这么认为,每当看到他沉迷于各种游戏中的时候,你想对他说。
(名人名言)
【阅读】运用串联法概括自然段的意思
方法
1.有的段落如果没有中心句,就要先概括出每一句的意思,然后把各句的意思合并在一起,用自己的话综合、归纳。
2.可以画出一些重点词语,把它们连起来成为一句话,作为段意。
思路点拨
幼年时期的鲁迅,随着识字渐渐多起来,就开始攒钱买书。
过年时,大人给了他“押岁钱”,他总舍不得随便乱花,一点一点攒起来买书看。
成年以后,鲁迅阅读的范围更加广泛了,他对于买不到的稀有的好书,就亲自动手,一笔一画地把它抄下来。
显然,抄书使他受益匪浅。
鲁迅的记忆力那么好,读过的书能够经久不忘,这与他抄书的爱好是密切相关的。
在鲁迅博物馆里,陈列着一盒修书的工具,鲁迅就是用这些极其平常的东西进行修书,使得他的书历久常新,没有一册书里有污损,也没有一册书是破散的。
1.本段共有几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这几句话的意思合并起来是什么?
3.段意:
练习
(一)
春天一到,饱经风霜、沉睡了一冬的黑皮大枣树,也有了生机。
褐色的树杈上,开始绽出新芽,真让人喜欢。
初夏,枣树已有了宛如椭圆的绿叶,继而开出五瓣带有蜜糖蕊的小花。
晨风一过,异香中还有浓郁的甜味,真可谓令人陶醉,简直使人流连忘返。
那时节,不仅是儿童们,就连成年人也总想在树下多待一会儿,亨受一下大自然赋予的甜味呢!到了金色的秋天,枣花孕育的小果,变成小伞状的小枣儿。
它们由小到大,由绿变黄,由黄变成淡红色,味道有些涩。
到枣子成熟时,吃起来甜中带酸,清香可口,还有点健胃的作用呢!没有人不喜欢吃这又酸又甜的大红枣。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仿佛—()给予—()沉醉—()
2.找出能说明“流连忘返”这一词语意思的句子,并用“”划出。
3.将“没有人不喜欢吃这又酸又甜的大红枣。
”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4.本段的主要内容是:
(二)
这里的景色真迷人。
那山可高了,白云像围绕在它腰上的围裙,登上山顶,就像钻到
了云彩里。
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要是两人离开六七步远,只能听到声音,看不见人影。
有时突然窜出一只野兔,还没等我捡起石头,野兔就飞一般地溜走了。
还有不知名的山雀,冷不防地从脚底下“腾”地飞起来,边叫边飞向远方。
山村的景致美,山村的小朋友更好、更热心。
有一次我到农场去,学着山村的孩子去放羊,可是我刚把羊赶出羊栏,羊一下就跑散了。
我使劲地喊:“回来,回来……”就是没有一只羊听我的,可把我急坏了。
和我一起来的两个小朋友赶快跑过来说:“你别喊了。
”边说边冲着羊群跑去,“咩咩”地叫几声。
真是奇怪,只见那些羊乖乖地跑回来了。
1.本段有一句话,既写了实在事物,又写了联想,请用“”画出实在事物,用“”画出联想。
2.下面的句子是描写什么的,仔细读后写出来。
例:“漫山遍野,绿树成荫。
”这句话是写树木很多。
(1)白云像围绕在山腰上的围裙,登上山顶,就像钻到了云彩里。
(2)有时突然窜出一只野兔,还没等我捡起石头,野兔就飞一般地溜走了。
3. 本段的主要内容是:
【写作】以总分段式写不同人物
范文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邦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
湘云掌不住(即:把持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
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叫“哎哟”。
宝玉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得搂着叫“心肝”。
王夫人笑得用手指着凤姐儿,却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
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
惜春离了座位,拉着奶母,叫“揉一揉肠子”。
地下的(指代:女仆)没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她姐妹(指:主子,贵族小姐)换衣裳的。
(选自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回,有删改)分析
上面这段总分段式的描写,从同一场景中人物不同的笑的表现,可以了解到人物的性格、年龄、身份、地位,将不同的人物形象和场景生动立体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在对这段
文字的想象中,不仅听到一阵“哈哈大笑”,甚至能辨出不同的笑声,看到他们的姿态和表情。
一.读短文,完成练习。
赶集的人们三三两两地走来,瞧那神气好像赶什么宴会似的。
老汉衔着旱烟管,悠闲自得地哼着小调。
老太太带着小孙女儿,手里拄着拐杖,可是脚步很松爽。
壮年男子跑得热了,簇新的青布棉短褂搭在肩上。
年轻妇女当然爱打扮,无论留发的、短发的都把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的,有些个留发的,还在发簪zān旁边插了朵菊花。
后头的几个小孩儿。
1.上面这段话在写法上采用了总分的段式,用横线画出这段话的总起句。
2.用“/”把这段短文划分为两个层次。
3.这段话中写了哪些人物?可以用哪个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些人物?
4.从对这些人物的描写中,你能感受到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5.联系上下文,把文中横线上补充合适的内容。
二.请你根据下面一段话的提示,先把总起句补充完整,再补充描写地铁上其他人物的表现,可以联系生活中观察到的动作、神态等来描述。
地铁里的乘客。
一个戴眼镜的小伙子,正低着头,拿着手机玩游戏,还不时发出嘻嘻的笑声;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上拿着报纸,全神贯注地阅读;一位穿牛仔裤的女士,;一个中学生,。
三.请你根据总起句的提示,用总分的段式,把不同人物的表现写具体。
夜晚,电视节目里的恐怖片正播到高潮,我们一家人被吓得魂飞魄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