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健全人格塑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章 健全人格塑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存在的问题 1.过度的自我接纳和自我拒绝 2.过强的自尊心和自卑感 3.自我中心观和从众的倾向 4.过分的独立和逆反心理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矛盾冲突 1.主体自我和客体自我之间的矛盾冲突 2.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冲突 3.自尊与自卑的矛盾冲突 4.独立与依附的矛盾冲突 5.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6.激情与理智的矛盾冲突
第2章 健全人格的塑造
2.1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形成
2.3
塑造健全的人格
2.1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1.1 人格的心理特征
人格的心理特征是指在心理活动过程 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因素,它包括气 质、性格和能力。每个人的心理特征是不 同的,因此人格表现也是千差万别的。
2.2.3 健康自我意识的评价标准
(1)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 有自知之明的人,既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知 道自己的劣势,能正确评价自我并引导自我 健康发展。
(2)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 自我认知、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相协调统一 的人。
(3)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个 独立、同时又与外界保持联系的人。
(4)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 个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的人,有积极 的目标意识和内省意识,积极进取、永无 止境。 (5)一个有健康自我意识的人,应该是一 个心理健康的人,不仅自己心理健康发展 ,而且能促进周围的人共同进步。

2.2.4 完善大学生自我意识的途径
(一)正确认识自我 1.在与他人的比较中认识自己 2.在自省中认识自己 3.在社会交往中认识自己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识自己
再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 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 进行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 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 品的能力。
3.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指个体接受信息、加工信 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它表现在人对客观 世界的认识活动之中。元认知能力是指个 体对自己的认识过程进行的认知和控制能 力,它表现为人对内心正在发生的认知活 动的认识、体验和监控。
2.1.2 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人格是人类心理行为的基础,人类的心理 行为则是人格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 人格的面貌会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潜能的 开发、活动效率和对社会的适应状况。并且, 人格对心理疾病、心身疾病的患病概率、患病 种类、病情长短、愈后效果等均有明显的影响 。
讲究人格心理卫生不仅是为了避免疾病
,更重要的是为了发挥积极人格的作用,以 增进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的健康和完 善,进而促进社会的文明和发展。 大学生的
人格状况与成才直接相关,重视人格的培养 是大学生自身成才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二)良好的情绪
良好、稳定的情绪是心理健康的重要 指标。
(三)和谐的人际关系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主要是在与他人 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 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 理健康的重要途径。
人格的心理特征可分为能力、气质和 性格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特征的不周结 合,就形成一个人比较稳定的人格特征。
(一)气质
1.胆汁质——夏天里的一团火。这类人精 力旺盛,直率、热情,行动敏捷,情绪易 于激动,心境变换剧烈。
2.多血质——喜形于色,喜怒都在展现中 ,可塑性强。多血质的人具有活泼好动, 反应迅速,情绪发生快而多变,兴趣容易 转移等特征。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因素 1.主观方面的因素 (1)理想的影响。 (2)价值观的影响。 (3)思维模式的影响。 (4)心理与人格的影响。
2.客观方面的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2)文化氛围的影发展中存在的问 题及矛盾冲突
(四)统一的人格 人格是人的心理面貌的集中反映。
(五)积极的意志品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标的活动时,所
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 (六)能够适应和改造现实环境
较强的适应能力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特征。
(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应具备与自己年龄相符
的心理和行为。
2.2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与形成
(二)积极悦纳自我
悦纳自我是指一个人相信自己存在的 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并在行为上表现 出一种与环境和他人积极互动的心理定势 。通俗地说,就是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 包括自己的某些缺陷,并能不断地进行自 我激励,使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
(三)积极有效地控制自我 1.有明确的行动目标 2.善于自我检查、自我监督 3.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能力
能力是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 具备的那些心理特征。
1.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这是以能力所表 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来划分的。一般能力 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 力。特殊能力又称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 某种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如音乐能力 、绘画能力、数学能力、运动能力等。
2.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2.2.1 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1.大学生自我认知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大大提高。 (2)自我认知更具自觉性和主动性。 (3)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2.大学生自我体验方面的主要特点 (1)丰富性。 (2)不稳定性。 (3)深刻性。 3.大学生自我控制方面的主要特点 (1)自我控制能力明显提高。 (2)自我设计的愿望增强。 (3)拥有较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自信心。
3.黏液质——冰冷耐寒。黏液质的人安静、 稳重,反应缓慢,沉默寡言,情绪不易外露, 注意稳定难于转移,善于忍耐。
4.抑郁质——秋风落叶。抑郁质的人孤僻, 行动迟缓,情感体验深刻,善于觉察别人不易 觉察到的细小事物。
(二)性格
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 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的总和。 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与周围世界的态度 ,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从人 格角度分析,性格是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 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