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A. B. C. D.
1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两组邻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填空题
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_____个.
【详解】
∵关于于 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且
解得: 且
∵丁同学的成绩最稳定,
∴ 且 .
则a=1.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方差的意义理解,结合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进行求解.
12.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要使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还需添加一组条件.下面给出了五组条件:①AB=AD,且AC=BD;②AB⊥AD,且AC⊥BD;③AB⊥AD,且AB=AD;④AB=BD,且AB⊥BD;⑤OB=OC,且OB⊥OC.其中正确的是_____(填写序号).
(1)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被调查的学生周末阅读时间众数是小时,中位数是小时;
(2)计算被调查学生阅读时间的平均数;
(3)该校八年级共有500人,试估计周末阅读时间不低于1.5小时的人数.
27.如图,点 为 的 边的中点,分别以 、 为斜边作 和 ,且 , .
(1)求证: .
(2)探究: 与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①若△DMN的边与BC平行,求t的值;
②若点E是边AC的中点,问在点M运动的过程中,△MDE能否成为等腰三角形?若能,求出t的值;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分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得 ,推出 ,可知①正确;证明 ,再根据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到 ,可知②正确;根据 ,求出 ,推出 ,即 ,故③正确;利用正方形性质证 ,求得 ,推出 ;求出 ,求得 故④正确.
A. B. C. D.
8.“抛一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这一事件是()
A.必然事件B.随机事件C.确定事件D.不可能事件
9.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这一学期 次数学测试中平均成绩都是 分,方差分别是 , , , , 是整数,且使得关于 的方程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若丁同学的成绩最稳定,则 的取值可以是()
3.C
解析:C
【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必须满足四个条件:(1)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2)二次项系数不为0;(3)是整式方程;(4)含有一个未知数.由这四个条件对四个选项进行验证,满足这四个条件者为正确答案.
【详解】
解:A、x2﹣x(x+3)=0,化简后为﹣3x=0,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19.如图,E、F是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C=8,AE=CF=1,则四边形BEDF的周长是_____.
20.如图,已知 , 为线段 上的一个动点,分别以 , 为边在 的同侧作菱形 和菱形 ,点 , , 在一条直线上, , 、 分别是对角线 , 的中点,当点 在线段 上移动时,线段 的最小值为________.
A.2019.5B.2020.5C.2019D.4039
6.为了解某校八年级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查了8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320名学生的全体是总体B.8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每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D.8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7.把下列英文字母看成图形,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详解】
解:当 时, 、 、 … 分别为6、2、 …
将 、 、 … 代入 ,
得: 、 、 …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6.C
解析:C
【分析】
根据总体、样本、样本容量及个体的定义对选项逐一判断即可得答案.
D.了解扬州市中学生的近视率,调查费时费力,适合抽样调查,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
4.D
解析:D
【详解】
解:∵EF垂直平分BC,∴BE=EC,BF=CF;
∵CF=BE,∴BE=EC=CF=BF;
∴四边形BECF是菱形.
当BC=AC时,∠ACB=90°,∠A=45°,∴∠EBC=45°;
∴∠EBF=2∠EBC=2×45°=90°.∴菱形BECF是正方形.
故选项A不符合题意.
当CF⊥B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B不符合题意.
28.如图1,△ABC中,CD⊥AB于D,且BD:AD:CD=2:3:4,
(1)试说明△ABC是等腰三角形;
(2)已知 =160cm²,如图2,动点M从点B出发以每秒2cm的速度沿线段BA向点A运动,同时动点N从点A出发以相同速度沿线段AC向点C运动,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整个运动都停止,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秒),
当BD=DF时,利用正方形的判定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C不符合题意.
当AC=BD时,无法得出菱形BECF是正方形,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5.A
解析:A
【分析】
主要是找规律,找出规律即可求出本题答案,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 分别为1、3、5时 的值,即可求出当 时 的值,再将其代入 中即可求出 .
(1)求证: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
(2)当DE=DF时,求EF的长.
23.在矩形纸片ABCD中,AB=6,BC=8.
(1)将矩形纸片沿BD折叠,点A落在点E处(如图①),设DE与BC相交于点F,求BF的长;
(2)将矩形纸片折叠,使点B与点D重合(如图②),求折痕GH的长.
24.某中学八年级共有10个班,每班40名学生,学校对该年级学生数学学科某次学情调研测试成绩进行了抽样分析,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6.如图,在矩形ABCD中,AB=5,BC=6,P为AD上一动点,把△ABP沿BP翻折,使点A落在点F处,连接CF,若BF=CF,则AP的长为_____.
17.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6,∠ABC=60°,则对角线AC的长是.
18.如图,△ABC中,∠BAC=20°,△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ED,连接对应点C、D,AE垂直平分CD于点F,则旋转角度是_____°.
(1)若要从全年级学生中抽取40人进行调查,你认为以下抽样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①随机抽取一个班级的40名学生的成绩;
②在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40名女学生的成绩;
③在八年级10个班中每班各随机抽取4名学生的成绩.
(2)将抽取的4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分组,绘制如下成绩频数分布表:
①m=,n=;
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请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学生成绩分布情况.
【详解】
A、32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该选项错误;
B、8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样本,故该选项错误;
C、每个学生的体重情况是个体,故该选项正确;
D、样本容量是80,故该选项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定义,熟练掌握相关定义是解题关键.
7.C
解析:C
【解析】
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13.在△ABC中,点D,E分别为BC,AC的中点,若DE=2,则AB的长为_____.
14.若分式方程 有增根,则m=________.
15.x千克橘子糖、y千克椰子糖、z千克榴莲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这三种糖的单价分别为30元/千克、32元/千克、40元/千克,则这种“什锦糖”的单价为_____元.(用含x、y、z的代数式表示)
B、ax2+bx+c=0,当a=0时,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C、x2﹣2x﹣3=0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D、x2﹣2y﹣1=0含有2个未知数,不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判断一个方程是否是一元二次方程应注意抓住5个方面:“化简后”;“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二次项的系数不等于0”;“整式方程”.
8.B
解析:B
【详解】
随机事件.
根据随机事件的定义,随机事件就是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即可判断:
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故抛1枚均匀硬币,落地后正面朝上是随机事件.故选B.
9.C
解析:C
【分析】
根据方程的根的情况得出a的取值范围,结合乙同学的成绩最稳定且a为整数即可得a得取值.
正方形ABCD中,点E是AD边的中点,BD,CE交于点H,BE、AH交于点G,则下列结论:
①∠ABE=∠DCE;②∠AHB=∠EHD;③S△BHE=S△CHD;④AG⊥BE.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A.BC=ACB.CF⊥BFC.BD=DFD.AC=BF
5.两个反比例函数 , 在第一象限内的图像如图所示,点 、 、 …… 反比例函数 图像上,它们的横坐标分别是 、 、 …… ,纵坐标分别是1,3,5,…,共2020个连续奇数,过点 、 、 …… 分别作 轴的平行线,与反比例函数 的图像交点依次是 、 、 …… ,则 等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