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机器人控制.ppt
速度高 精度高 控制范围广(一般速度控制比要求在1:10000以上。)
传统的、有效的单自由度机构的控制技术已远远不能满足机器人这样的特
别对象。新的运动控制思想即在这种背景之下被提出。
5.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机器人控制上的特殊要求
不仅高速运动中突然停止时的位置精度要求高,而且还要求高精度地跟 踪时变的速度与空间轨迹,对加速度和力也要进行高精度的控制。 机构多为开式串联结构,因此刚性差且具有多个固有振动频带。与1kHz 以上的单体机械和300Hz左右的机床相比,关节式多自由度机器人的机构 共振频率多在5—30Hz范围内,航天机器人仅在1Hz以下并伴有强烈的高 频过渡振荡现象。 负载以及各构件对各个回转轴的转动惯量,随机器人的位形而变,其变 化幅度很大,一般可达4—8倍。 摩擦、传动间隙、检测精度等对机器人的高速、高精度的运动制约严重 。
精度
机器人的最终精度主要依存于机械误差、 控制算法与系统分辨率。
精度—机械误差
机械误差主要产生于传动误差、关节间隙与联杆 机构的挠性。
传动误差是由轮齿误差、螺距误差等; 关节间隙是关节处轴承间隙、谐波齿隙等; 连杆的挠性,随机器人的位形、负载的变化 而变化。
精度—控制算法误差
控制算法误差,主要指能否得到直接解的算法和 算法在计算机内的运算字长所造成的“bit”(比 特)误差。 因为16位以上CPU可达到82位以上浮点运算,所 以“bit”误差与机构误差相比,基本可以忽略不 计。
伸缩轴:10/1000=0.01mm 旋转轴: (1/22)x(360/1000)x500xπ/180=0.14mm
多关节机器人
机器人的精度将由各个回转关节的误差之和来决定
机器人的精度将由各个回转关节的误 差之和来决定 关节形机器人精度最差。 由于它占地面积最小,而动作范围最 大,空间速度快,灵活,通用性好等 优点,而成为机器人发展的主流。
编程分辨率
编程分辨率是指程序中可以设定的最小距离 单位,又称基准分辨率。 例如:当电机旋转0.1度,机器人腕点(手臂 尖端点)移动的直线距离为0.01mm时,其基 准分辨率为0.01mm。
控制分辨率
控制分辨率是位置反馈回路能够检测到的最 小位移量
例如:若每周(转)1000个脉冲的增量方式的 光码盘与电机同轴安装的话,则电机每旋转 0.36度(360度/1000rpm),光码盘就发出一 个脉冲,因此,0.36度以下的角度变化无法 检测,该系统的控制分辨率为0.36度。
5.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机器人的结构是一个空间开链机构, 需要多关节的运动协调。 因此, 其控制 系统与普通的控制系统相比要复杂得多,具体有如下特点:
(1) 机器人的控制与机构运动学及动力学密切相关。 经常要求正向运动学和 反向运动学的解, 还要考虑惯性力、 外力(包括重力)、哥氏力及向心力的影响。
精度—系统分辨率
分辨率的系统误差可取1/2基准分辨率。 理由是基准分辨率以下的变位我们既无法编程又无法检 测,故误差的平均值可取1/2基准分辨率。 机器人的精度=1/2基准分辨率十机构误差。 如果做到使机构的综合误差达到1/2基准分辨率,则精度 =分辨率。
位置重复精度
位置重复精度是关于精度的统计数据。 位置重复精度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 通常用位置重复精度这一指标作为示教/再现方 式工业机器人水平的重要精度指标。
第5章 工业机器人控制
5.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5.2 运动控制中的基本概念 5.3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主要功能
5.4 工业机器人的控制方式 5.5 工业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技术
5.1 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的特点
运动控制是物体在空间、时间中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和力的控制技术。 机器人是运动控制的典型代表。 工业机器人与传统机械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
精度、分辨率与位置重复精度
精度常常容易和分辨率、位置重复精 度相混淆。 实际是三个不同的概念。
分辨率
机器人的分辨率是由系统设计参数所决定,并 受到位置反馈检测单元性能的影响。 分辨率又分为编程分辨率与控制分辨率。 当编程分辨率与控制分辨率相等时,系统性能 达到最高。上述两个分辨率统称系统分辨率。
(5) 机器人的动作往往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路径来完成, 因此存在一个“最优” 的问题。 根据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的方法获得的工况, 自动选择最佳的控制规律。
5.2 运动控制中的基本概念
精度、分辨率与位置重复精度 位置与轨迹 点位(PTP)与连续(CP)控制 多轴协调控制 T/P方式工业机器人的基本控制思想
位置重复精度
R=0.1mm
位置重复精度=±0.1mm
精度与位置重复精度的关系
机型与精度等的关系
直角坐标形机器人
精度可以很高
其直线距离可表示为:
L x2y2z2
圆柱坐标形机器人
其分辨率不定,随r的变化而变化
设回转轴分辨率为α时,则腕 点分辨率为αr
例如:回转轴的位置检测单元 采 用 6000P / 周 的 增 量 方 式 光 码盘与电机同轴联接,水平腕 最长为1m的话,则腕点位置分 辨率是最坏的情况,
(甚至几十个 自由度。 每个自由度包含一个伺服机构, 它们必须协调 组成一个多变量控制系统。
(3) 机器人的协调控制以及“智能”, 只能由计算机来完成。 因此, 机器人控制 系统必须是一个计算机控制系统。
(4) 描述机器人状态和运动的数学模型是一个非线性模型, 随着状态的变化,参 数也在变化, 变量间存在耦合。因此还要利用速度甚至加速度闭环。
36 /6 000 0.006 r0.0 6 10 0/1 08 1 0 .0m 5
极坐标机器人
手腕长度的变化,将造成3个轴中的2个轴分辨率的下降
例 如 : 3 个 1000P / 周 增 量 式 光 码 盘 , 一 个 装 在 与 螺 距 为 10mm 的 滚 珠丝杠同轴驱动伸缩臂的电机轴 上,2个安装在通过1:22速比的 减速器驱动2个旋转轴的电机上, 腕 的 臂 长 为 500mm 。 此 时 , 3 个 轴 的分辨率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