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华侨研究综述
讨论
从上面的研究内容以及相关统计的数据分 析, 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有自己的特点, 同时, 也 存在某些问题和不足, 以下试做讨论, 请专家学者 们给予批评指正。
一、特点与变化 ( 一) 广西华侨华人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地 区 以《八桂侨刊》所载文章的数量来看, 从 1997~ 2006 年, 共有 191 篇, 其中涉及东南亚国家的就有 40 篇, 占 1 /5, 份量还是相当多的。 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集中在东南亚, 主要有 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与人口有关。广西籍华侨华人有 320 多万,
[收稿日期] 2008- 01- 12 [作者简介] 高伟( 1978- ) , 男, 安徽宿州人,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 2006 级研究生; 张丽洪( 1984- ) , 女, 福建三明 人, 广西师范大学社会文化与旅游学院 2006 级研究生。
1 本文得到张坚老师的悉心指导, 在此表示感谢。
三、侨乡研究 ( 一) 广西侨务政策的发展 作为中国第三大侨乡以及其自身具有的特 色 , 各 级 党 委 、人 大 、政 府 、政 协 十 分 重 视 侨 务 工 作。紧跟经济发展的需求, 侨务部门在与“侨”的不 断接触过程中逐步完善侨务政策。2000 年以来广 西 侨 务 部 门 在 全 区 归 侨 、侨 眷 中 持 续 开 展 “富 侨 兴 桂”, “富侨兴场”活动; 实施侨居工程; 提出深化华 侨企业体制改革, 促进华侨企业经济发展; 开展联 谊活动, 促进海外华商与广西的经贸活动; 利用广 西华侨学校这一优势开展华文教育, 弘扬中华文 化。这一系列侨务政策的提出, 体现侨务部门努力 抓好侨力资源的开发, 凝聚侨心, 发挥侨力, 努力 拓展新时期的侨务工作。 ( 二) 华侨农林场的发展 广西华侨农林场的研究主要是个案研究, 集 中于农林场的发展问题上。对于农林场的发展, 研 究者大多是结合当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 立, 积极利用归侨的海外关系, 拓展侨力资源, 并 把农林场的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相结 合, 走城镇化建设道路, 力争把“侨场”变“侨城”。 ( 三) 广西的救侨工作 1942 年, 对于安置滞留在广西的 11 万归难 侨, 广西省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 设立“广西 省 紧 急救侨委员会”、归侨招待所及护送站、华侨村, 将 有工矿技术的归侨安排到大后方工矿企业里做 工、为回国的华侨子女提供上学的机会等, 比较 有效地办理了归侨救济、输送、收容、安置等工 作, 最大程度地帮助归侨解决归国时遇到的困 难。
3、改革开发 以 来 , 广 西 侨 乡 逐 步 采 取 全 面 落 实侨务政策、实施大侨务战略、不断改善投资环 境、加强海外联谊工作的引资步骤, 成功地吸引了 海外广西籍侨商的资金, 尤其更多的是非广西籍 侨商的资金。这些资金的注入, 在改善广西侨乡的 经济结构, 弥补广西建设资金的不足, 加快贫困地 区的开发, 增加出口创汇收入等方面起到了非常 重要的作用, 促进了广西的对外开发和经济的发 展。
2、华 侨 在 广 西 的 投 资 。 近 代 侨 商 在 广 西 的 投 资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从 1896~1925 年新 桂系上台前, 第二阶段即从 1925~1949 年解放前, 并在 30 年代一度出现投资高潮。此时侨商对广西 的投资主要集中在矿业, 在矿业发展起来的基础 上, 进而带动矿区周围一些相关产业的发展。特别 是在少数民族矿区, 给当地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 带来很大的改善, 开化了当地的风气, 促进了民族 经济的发展, 加速了各民族的近代化进程。
- 25 -
强迫同化两方面的内容。 社会认同与民族同化相区别, 主要表现在内
容 范 畴 、出 发 点 、最 终 归 宿 的 不 同 以 及 社 会 认 同 具 有可变性而民族同化带有终结性。
战后东南亚一些国家曾施行过同化政策, 这 一政策的实行, 客观上使华侨融入当地社会, 在当 地扎根、生根和繁衍。虽然华人认同于入籍国, 但 并不意味着要同化于当地的民族。近几十年, 出现 的“新移民”, 他们在政治、经济上出色地服务于入 籍国, 同时也在为中国的发展牵线搭桥, 这就很好 地说明这一问题。总的上说, 华人在住居地的社会 认同将逐步加强, 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仍将延续 保持。
2008 年 6 月 第2期
八桂侨刊 Overseas Chinese Journal of Bagui
June.2008 No.2
广西华侨华人研究述评(1997~2006 年)
— ——以《八桂侨刊》为资料来源
高 伟 张丽洪
( 广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1)
[摘 要] 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转眼间又走过第二个 10 年, 在这 10 年间, 他主要关注华侨华人研究的哪些内容, 有什么自 己的特点, 又存在哪些问题, 本文以广西华侨历史学会主办的刊物《八桂侨刊》为研究对象, 试进行述评。
-路的发展 做出了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 矿业成为国民政府的战时经 济工作重点, 但其发展却遇到重重困难。为此, 广 大华侨采取筹设工业银行, 为企业提供资金, 回国 直接参加矿业生产, 贡献技术和力量, 帮助抢运矿 产等方法支持中国矿业, 直接支持了中国和世界 的反法西斯斗争, 也支持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和 现代化。
[关键词] 广西; 华侨华人; 研究; 述评; 《八桂侨刊》
[ 中图分类号] D634.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02- 3925( 2008) 02- 0024- 06
2007 年是广西侨史研究主要刊物《八桂侨刊》 发刊 20 周年。回顾这 20 年, 《八桂侨刊》刊登了大 量关于广西华侨华人研究的文章, 成果颇丰, 为研 究广西华侨华人提供重要资料来源的同时, 也成 为了解广西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学术园地。1987~ 1996 年, 是广西侨史 研 究 正 规 起 步 的 第 一 个 10 年。10 年来的华侨华人研究工作已有侨史工作者 对其进行详细、高度地统计和总结, 并发表了相关 的文章。有广西华侨历史学会的 《十年回顾和前 瞻》, 向大有的 《广西华侨华人 研 究 课 题 特 征 综 述》, 叶枫红的《广西华侨华人研究概况》三篇。这 三篇文章基本上都是对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在第 一个 10 年所取得的成果、出版刊物、研究 特 色 进 行总结, 对广西华侨华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只有
80%居住在东南亚地区, 这么多的人口分布在东 南亚, 论述东南亚地区的文章自然就多;
2、与 人 文 、历 史 、地 理 等 社 会 因 素 有 关 。 以 越 南为例, 中国广西与越南边界相连, 水域相通, 历 史上就有大批广西人特别是少数民族迁移到越 南, 成为早期的华侨、华人。近代以来, 更是有大批 的广西人借助地理及人文优势迁徙到越南。山水 相连、语言相通、血脉相亲, 自然关注的程度就高;
《十年回顾和前瞻》一文中有涉及, 也是一笔带过, 没有深入分析。
因此, 本文则对广西华侨华人研究的第二个 10 年, 以《八桂侨刊》为主要研究对象, 试图对广西 华侨华人研究内容做一综述, 通过对研究内容的 梳理, 力求从中发现目前广西的华侨华人研究存 在哪些问题, 以及如何解决。
内容综述
一、华侨华人与中国的关系研究 ( 一) 华侨对祖国的投资 1、华侨在国内投资。20 世纪初, 中国民营铁路 兴起, 华侨积极认购路股, 部分华侨身先士卒, 亲
华侨在侨居国也与当地人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者, 为所在国的民族解放做出了贡献。
二、华侨华人社会( 史) 研究 ( 一) 华侨华人社团问题 有一种观点认为, 华侨华人社团最主要的功 能有联络情谊、协商关系、举办公益 等 三 大 项 ; 另 一种观点认为, 其功能主要为协调华侨华人族群 的 内 部 关 系 、协 调 与 当 地 国 大 社 会 的 关 系 、协 调 华 人族群的国际性联系网络。由于华侨华人生存环 境的改变以及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华侨华人社 团在二战前后、20 世纪 70 年代均出现了变化, 尤 其是在 70 年代以后, 华侨华人新社团数量不断增 多; 社团功能由原来以联谊为主的地缘性、亲缘 性、业缘性社团转变为现在的为经济和科技发展 服务的社团; 朝着国际化方向发展, 出现了超地 缘、血缘、业缘的社团; 要求祖国统一, 反对分裂的 呼声越发高涨等, 具有鲜明时代性。随着全球化的 发展, 华侨华人社团将逐步完善其自身, 争取更多 的发展空间。 宗乡会馆是海外华侨华人基于姓氏和血缘关 系组建的宗亲会馆和同乡会馆的总称。二战以后 宗乡会馆的嬗变, 不仅从一个侧面写照当时世界 发展的大势和华侨华人居住各国政策的变化, 同 时也反映出当时中国的发展变化。深刻剖析宗乡 会馆嬗变的原因及其特征, 有助于把握战后华侨 华人社会的变迁和正确处理同华侨华人的关系。 ( 二) 华侨华人与主流文化的互动 1、华 侨 华 人 的 种 族 本 质 难 以 改 变 。 经 历 东 南 亚各国的排华、对居住国华侨实行种种限制到加 入所在国国籍, 融入当地生活参与各方面的建设 后, 海外华人同中国的政治脐带被切断, 但在经 济、文化上尤其是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上仍与中 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新一代仍随从长辈延续 传统习俗, 不希望受自然归化而被同化。对居住国 的认同感, 树立国家意识是和保存文化根源, 发扬 传统文化没有冲突的。 2、华人社会认同与民族同化。一般认为, 认同 指两个以上行为主体在并存的前提下, 彼此之间 在若干方面达到一致或相同, 产生心理上、感情上 的认定或契合关系。社会认同包括政治认同、经济 认同、文化认同和信仰认同等。 民族同化指一个民族失去本民族特性而变成 另一个民族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具有自然同化和
( 二) 华侨与中国在战时的关系 1、广 西 华 侨 与 辛 亥 革 命 。 孙 中 山 领 导 的 革 命 运动得到华侨的大力支持, 他们不仅积极帮助孙 中 山 在 海 外 创 立 革 命 组 织 、制 造 革 命 舆 论 、宣 传 革 命道理, 而且在经济上大力支援革命运动, 多次参 与国内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华侨对中国民主革 命做出很大贡献。 2、广西华侨与抗日战争。大多数人认为, 在这 场艰苦而又伟大的战争中包括广西籍华侨在内的 海外侨胞把对祖国的民族热忱表现在了他们的爱 国行动上。广西华侨在抗日战争中的贡献相当突 出 。 大 批 桂 籍 华 侨 以 募 捐 、购 买 爱 国 公 债 、宣 传 抗 日、回国参加抗战、投资建设等多种形式支援祖 国、支援家乡。尤其是在经济和军事上, 桂籍华侨 尽其所能, 为祖国和家乡的抗日战争提供了强有 力的后备支援, 大大增强了抗击日寇的力量。桂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