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

●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方言与音韵、文字训诂、语法史、现代汉语语法、对外汉语、语法修辞学等科目:古代汉语(答题必须写在考试答题纸上,否则造成错批、漏批等后果自负)一、将下列作品与作者用线条连系在一起(共计10分)《方言疏证》王念孙《尔雅注》毛亨《说文解字》赵歧《论语正义》刘熙《广雅疏证》陆德明《古书疑义举例》郭璞《诗经故训传》俞樾《释名》刘宝楠《孟子章句》许慎《经典释文》戴震二、解释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造字方式,并各举二例说明之(解释占12分,举例说明占8分,共计20分)三、指出下列句中加线的词的句中义,并说明是用的本义,还是引申义,或者是假借义(每小题3分,共计18分)1.郑伯克段于鄢。

2.彻彼桑土,塞向瑾户。

3.爱而不见,搔首踯躅。

4.封书,谢孟尝君。

5.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

6.薜荔拍兮惠绸。

四、以下几个词语古义与今义有何不同?(每小题3分,共计12分)1.丈人2.地方3.汤4.锻炼五、举例说明在古代典籍中,宾语在哪些情况下可以前置?(15分)六、简答:(每小题5分,共计15分)1.中古的精清从心邪在今天的普通话中是如何分化的?2.为什么“德红”可以切出“东”的读音来?3.在一些方言中,把柱子的“柱”读成[ty21],请用古音学的原理解释之。

七.标点翻译下面一段文字,并用下划线标识出其中动词、形容词用如使动的句子。

(标点占16分,标识词类活用14分,共计30分)民不失务则利之农不失时则成之薄赋敛则予之俭宫室台榭则乐之吏清不苛扰则喜之民失其务则害之农失其时则败之无罪而罚则杀之重赋敛则夺之多为宫室台榭以疲民力则苦之吏浊苛扰则怒之故善为国者驭民如父母之爱子如兄之爱弟见其饥寒则为之忧见其劳苦则为之悲赏罚如加诸身赋敛如取于己此爱民之道也。

八.翻译下面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翻译占16分,回答问题占14分,共计30分)《说文》之为书,以文字兼声音训诂者也。

凡许氏形声读若,皆与古音相准。

或为古之正音,或为古之合音。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循而考之,各有条理。

不得其远近分合之故,则或执今音以疑古音,或执古之正音以疑古之合音,而声音之学晦矣。

1.据这段文字所论,把许氏之书看成是专讲字形的形书合理吗?2.“执今音以疑古音”是什么意思?在对古音的认识与研究的历史中,有无“执今音以疑古音”的现象发生?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科目:现代汉语(答案必须写在考试答题纸上,否则造成错批.漏批等后果自负)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以___为基础方言。

2.从发音部位分,普通话的声母m属___。

3.词是最小的___的语言单位。

4.从结构关系看,“风浪、寒冷、开关”这类词是___式。

5.“腐败”的反义词是___。

6.“关系很密切”中的“密切”是形容词,而在“密切关系”中是___。

7.短语“木头房子”的结构关系是___。

8.句子“这件事我来办。

”的主语是___。

9.由“既然……就……”连接的复句是___关系。

10.言外之意是指____。

二. 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ⅹ,每题2分,共20分)1.普通话声母[p]、[t]、[k]跟鼻音韵母想拼没有平阳字。

()2.汉语音节“zhang”“leng”中没有辅音现象。

()3.基本词汇和非基本词汇的区分标准是常用和不常用。

()4.“是地方”、“够朋友”中的“地方”和“朋友”具有感情色彩。

()5.“文具”与“笔”、“身体”与“手”都构成上下义词关系。

()6.“我借他书”的“借”是一个含有正反两个意义的词。

()7.“平时”、“平常”都是表示时间意义的词。

()8.“外面是一片树林。

”和“外面一片树林。

”都是存现句。

()9.“他长得像他妈妈”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格。

()10.风格和语体的关系是种属关系。

()三. 分析题(共60分)1.分析“要、有、成、就”的音节结构,将结果填入下表。

(10分)2.解释下面词中“白”的意义,然后说明它们是多义词的义项关系还是同音词关系,为什么?(10分)(1)在商店里买了一桶白漆。

(2)今天白跑了一趟。

(3)你把这个字念白了。

(4)他说话文不文白不白的,听不懂。

3.辨析同义词:糟蹋—浪费。

(8分)4.对比下面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语言单位,指出它们的区别。

(12分)A B你这人真不是个东西。

到了里面就分不出东西南北了。

你们家的管家是谁?你们家是谁管家?沙发的扶手坏了。

我扶手,你抬脚,把他弄出去。

5.分析下列短语的层次结构,如果是歧义短语,还需说明造成歧义的原因,并指出其包含的不同意义。

(12分)分析方法例示:我的新书包(1)小张看中了那件粉红色大衣(2)击溃了敌人的主力部队6.指出下面两段话中所使用的修辞格及其作用。

(8分)(1)田野尽头大山脚下是一片不大的山坡,山坡下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

(2)家是一种企盼,家是一种怀念。

家是蜜蜂酿蜜的蜂房,家是鱼船远航归来的港湾。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1.近年来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字母词,如WTO(世界贸易组织)、MBA(工商管理硕士)、VCD、BB机、卡拉OK等等,你认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对汉语有什么影响?(提示:可从社会、心理、语言内部系统等角度去谈。

)2.量词“条”和“根”可以和一些相同的名词搭配,如“一条扁担”、“一条线”也可说成“一根扁担”、“一根线”。

但是它们有区别,根据下面两组名词和量词的搭配情况,说说“条”和“根”所搭配的名词有什么不同?(“*”表示后面的例子不成立。

)A B一条原则、一条理由 *一根原则、一根理由一条马路、一条河 *一根马路、一根河一条狗、一条牛 *一根狗、一根牛* 一条草、一条头发一根草、一根头发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汉语言文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科目:古代汉语一、请从语音发展的角度说明普通话里第三者面音地声母不能与开、合两呼韵母相拼的原因(10分)二、汉语声母从中古到现代北京话的演变过程里有哪些重要变化(10分)三、汉语上古声母的研究有哪些重要成果(10分)四、标点翻译下面这段古文(20分)学问之事可受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受受者心营意造然即其可受受者以深求夫不可受受者而刘氏所论之文心苏辙氏所论之文气要不难一蹴贯通也余特怪伊古以来皆以文学有不可受受者在并其可受受者而不一讲焉爰积十余年之勤求探讨以成此编盖将探夫自有文字以来至今未宣之秘奥启其缄縢导后人以造句睡挂一漏万知所不免所望后起有同志者悉心领司随时补正以臻美备则余十余年力索之功庶不泯也矣五、分析下列汉字的形体结构,并指出它的本义(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爲(2)、行(3)、正(4)、孔(5)、责六、判定下列各组字的关系,并作简要说明(每小题2分,共计10分)(1)、诒:贻(2)、猒:饜(3)、弃:棄(4)、偪:逼(5)、矜:鳏七、简答(每小题5分,共计10分):(1)、同源通用与同音替代的通假有何不同?(2)、“引”的本义是什么,它可以向那些词义方向引申?八、论述(20分)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凭借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在运用以形索义的训诂方法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九、知识记忆题。

(10分)写出下列古代语言学要籍的作者:①《经籍纂诂》②《毛诗正义》③《读书杂志》④《经典释文》⑤《切韵》⑥《经义述闻》⑦《四书集注》⑧《史记集解》⑨《楚辞章句》⑩《释名》十、虚词辨析题。

(20分)从语法学的角度辨析(举例说明)下列各组中文言虚词的异同:①也、矣;②者、所。

十一、句法分析题。

(20分)具体分析下列积压句中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详细说明词类活用的语法条件:①“许子必织布然后衣乎?”日:“许子衣褐。

”②贤者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

③人不难以烈属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科目:语言学概论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词这样的符号是()和()的结合体。

2.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和()来运转。

3.语法的()和()构成一种语言的语法规则。

4.词语的搭配一方面要受到()的限制,另一方面也要受到()的限制。

5.文字以自己的()联系()然后才表达意义。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1、什么是语音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2、什么是“变换”?它对于语法研究有什么意义?3、什么是词的“理性意义”?它有什么特点?4、什么是“社会方言”?它同民族共同语有什么联系?5、普通话中,舌面前塞擦音不能与开口呼、合口呼相拼,舌根塞音和舌尖前塞擦音不能与齐齿呼、撮口呼相拼,为什么?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有的教材把古文中的文字通假用法称为“词的假借义”,请用现代语言学的观点对这种说法进行评判,并联系传统语文学分析这种说法的根由。

1、考察词义演变需要关注哪些方面的问题?广西师范大学2003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专业:汉语言文字学、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研究方向:科目:现代汉语一、解释下列名词术语(20分,每题4分)1、言语2、聚合关系3、直接成分4、内部曲析5、粘着二、分析并回答问题(80分,每题10分)1、鲁迅在《两地书》中说:“所以一面又觉得无聊,又疑心自己有些暮气,‘小鬼’年青,当然是有锐气的,可有更好、更有聊的法子吗?”这里的“更有聊的法子”使用了全么样的修辞格?这种修辞格的使用符合语言的什么机制?这种语言机制对语言的发展和使用起什么作用?2、变换在形式和意义上有什么要求?试运用变换的方法分析“在;图章上刻字”“在架子上演说”“在架子上刻字”有什么不同。

3、法庭上正在审理一桩离婚案。

法官庄严宣布“男方牛某某,女言马某某,错后牛马感情不和……”一句话刚说完,庄严的法庭上爆发出哄堂大笑。

试通过词义的概念内容和联想内容的原理分析法官话语引起哄堂大笑的原因。

4、973年,关于印度去那停战的国际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

会议期间,中国外长姬鹏飞曾与加拿大、法国以及美联社国的外长见面。

当时的报纸作了如下报道——“姬鹏飞外长会见加拿大外长夏普,拜会法国外长舒曼,与美国国务卿罗杰斯进行了会晤。

”这里的“会见”“拜会”“会晤”有什么不同?试对它们的用法进行分析。

5、解释下列短语中“穷”的含义,这些含义是否属同一语言单位的义项?为什么?(1)穷则思变(2)日暮途穷(3)穷追猛打(4)穷凶极恶(5)穷兵黩武6、试述义素分析法的优点和局限。

7、普通话中“他”“田”“谈”“汤”中的主要元音是否相同?汉语拼音方案为什么能用同一字母代表?8、下列句中有无不当之处?请简要分析。

(1)当你沉湎于深山美景时,轻舟已过十六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