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公
正文明执法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
【发文字号】陇政办发[2015]13号
【发布部门】陇南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5.02.03
【实施日期】2015.02.0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陇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文明执法的实施意见
(陇政办发〔2015〕13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省驻陇南有关单位:
为深入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服务我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大局,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各项成果落到实处,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甘肃省行政执法监督条例》等有关规定,现就陇南市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促进公正文明执法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强化政府法治理念,明确行政执法责任
行政执法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环节。
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对确保法
律、法规正确实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促进公正文明执法,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作为行政执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注重合法、合理行政;要重视履行法定职责,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保证执法手段合法、正当,杜绝不作为、乱作为行为及简单、粗暴和随意执法;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多层次、全方位做好法律专业知识、依法行政能力培训,使行政执法人员具备应有的文明素养、法律知识和执法能力;要把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与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结合起来,严格执法,热情服务,诚实守信,高效便民。
二、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规范资格管理制度
(一)严格行政执法主体资格。
行政执法由具有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的法定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行政机关设立的指挥部、领导小组办公室等临时性机构不得对外行使行政执法权。
行政执法主体依据法律、法规或者规章委托符合法定条件的组织实施行政执法,应当签订行政执法委托协议,明确委托事项权限等。
受委托组织应当在委托范围内,以委托行政执法主体的名义实施行政执法,定期向其报告行政执法情况,接受指导和监督,并不得再委托其他任何组织或者他人实施行政执法。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将受委托组织基本情况、委托事项和权限、监督措施及书面委托协议等向社会公告,并报同级政府法制机构备案。
全市行政执法主体资格由市政府法制部门根据政府机构改革的实际和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变动情况,进行合法性审查后,向社会进行公告。
(二)规范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制度。
行政执法人员必须经过政府统一组织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并通过网上考试合格取得《甘肃省行政执法证》(以下简称《行政执法
证》),方可上岗从事行政执法活动。
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活动中必须出示《行政执法证》,实行亮证执法,工作证件或其他身份证件,不得作为行政执法证件使用;未出示《行政执法证》的,属于执法程序违法,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权拒绝,并可向市县区人民政府投诉。
所出示证件有下列情况的,亦有权拒绝配合:证件照片与持证人明显不符的;证件有明显涂改的;证件严重破损或污损的;证件已过有效期限的。
(三)实行执法人员信息动态管理。
取得《行政执法证》的行政执法人员,由发证机关统一对外公布其所在单位、执法证件号码、执法范围、执法资格变动情况及执法证件注销、吊销等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并建立市县两级行政执法人员信息数据库,并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公布。
所在单位也要在本单位网站或政务公开栏上进行公示。
行政执法人员有责任参加由同级政府法制部门组织的综合法律知识培训、轮训和所在单位组织的各项专业法律知识培训,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
三、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促进公正文明执法
(一)规范行政执法流程。
行政执法主体应当对行政执法事项、依据进行梳理,编制本系统、本部门行政执法权力操作流程,明确不同类型行政执法事项的主体、权限和程序等内容。
行政执法流程应当在办公场所公示,并通过网站等途径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坚持受案、立案登记制度。
实施行政执法的机关、组织等均须严格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