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山坡排洪渠施工方案_图文

最新山坡排洪渠施工方案_图文

山坡排洪渠施工方案_图文目录一、工程概况 0二、地质条件 (1)三、施工部署 (3)(一)施工划分及流向 (3)(二)施工难点及对策措施 (5)四、施工准备 (7)(一)技术准备 (7)(二)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置 (8)(三)施工机械投入 (10)(四)临时设施布置 (11)五、主要施工方法 (12)(一)土方施工 (12)(二)灌注桩基础 (15)(三)钢筋混凝土施工 (20)六、脚手架及维护 (29)七、质量保证措施 (30)(一)施工前的质量保证措施 (30)(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措施 (30)(三)成品保证措施 (31)八、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32)(一)安全生产教育 (32)(二)安全生产措施 (32)九、文明施工组织措施 (38)附件:模板计算书 (41)梁模板支撑计算书 (41)1.计算参数 (41)F2=γH=24×梁高=24×1.20=28.80kN/m2 (45)渠箱底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48)1.计算参数 (48)渠箱顶板模板支撑计算书 (54)1.计算参数 (54)=3.461×2468×9003/(100×206000×215600)=0.70mm (57)一、工程概况****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选址位于****,由于本项目为改造工程,利用原有征地红线内地块进行建设。

原征地红线内总面积约92万平方米,约1380亩。

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五部分:第七填埋区、库区南部挡坝工程、渗沥液处理厂及配套公用项目。

东南拓展区占地面积2.8万m 。

本工程坐标采用****坐标系统,高程采用****城建高程系统。

3#排洪渠位于发电厂东侧,是地表水收集系统中重要的一段,其水平长度172m顶板厚度300mm,采用抗渗等级为P6的C35混凝土浇筑。

整个渠箱支承在1200的圆柱和柱帽梁上,下部采用直径1200mm的钻孔灌注桩基础,混凝土为C35,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混合岩,入岩深度5m,如下图。

2#跌水井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等级C35,抗渗等级为S8,壁厚500mm,顶板厚度200mm,井内沿高度设置两层跌级,板厚为300mm。

跌水井底板厚度为700mm,支承在4根Ф800的灌注桩上,如下图。

二、地质条件土类型主要为中软土~中硬土,建筑场地类别为II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该场地地下水堆混凝土结构为弱腐蚀性,堆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

勘探深度内揭露的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植物层、坡洪积粉质粘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中更新统风积黄土、残积古土壤,各地层层序详见地勘资料。

根据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支护结构范围内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素填土<1>:灰红色、灰黄色,以填砂质粘性土为主,局部夹石粉、碎石;粉质粘土<2-1>:灰黄、灰褐色,以粉粘粒为主,含少量腐殖质,湿,可塑,冲积;粉质粘土<3-2>:灰黄、浅红色,以粉粘粒为主,为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含少量细砂,稍湿,硬塑,遇水易软化、崩解;砂质粘性土<4>:褐红色,以粉粘粒为主,为混合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含少量细砂,稍湿,硬塑,遇水易软化、崩解;全风化混合花岗岩<5>:灰黄色,原岩结构基本破坏,但尚可辨认,岩芯已风化呈土状,局部夹石英晶粒、碎岩块,坚硬,遇水易软化、崩解,局部夹强风化岩薄层;强风化混合花岗岩<6>:灰黄色,原岩结构大部分破坏,矿物成分显著变化,风化强烈,裂隙很发育,岩芯呈坚硬土状、半岩半土状,局部夹碎岩块,遇水易软化、崩解;中风化混合花岗岩<7>:灰黄、灰白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风化裂隙被铁染,岩质硬,锤击声稍脆,裂隙发育,岩芯呈块状;微风化混合花岗岩<8>:青灰、灰白、灰黄色,细粒结构,块状构造,节理面稍被铁染,岩质坚硬,锤击声脆,岩芯较完整,多呈块状、短柱状,少量长柱状,局部含中风化岩,RQD=56%,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fr=92.0~106.9MPa三、施工部署(一)施工划分及流向本工程涉及桩基础施工,柱帽梁、渠箱等的结构施工。

由于本工程顺山势而建,因此施工的方向以从下往上为原则,从山下3#排洪渠出口开始往山上施工。

沿山坡修建排洪渠时,为保证渠箱的支模施工及材料运输,应沿排洪渠分级平整场地,为桩基施工和现浇支架搭设提供工作面,现场材料的吊运和渠箱混凝土的浇筑,可利用目前现有的厂区道路来停放施工设备,局部位置的排洪渠离现有道路较远,为解决材料运输,修筑局部施工便道,如下图所示。

排洪渠的渠箱按跌级分段施工,渠箱施工时,先做底板和反上200mm的侧壁,在底板上200mm处设置施工缝,最后侧壁与顶板一起施工。

上下分层施工缝加止水钢板处理,如下图。

排洪渠施工缝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在柱帽梁位置,如下图所示,施工方位置采用橡胶止水带将前后两节渠箱相连,如下图。

(二)施工难点及对策措施1、施工难点3#排洪渠下游出口处有个2#跌水井,该井现有3条排水管及一个排水明渠正在使用,由于新施工2#跌水井,需要将原排水明渠破除,施工过程中污水的排放是施工的难点,3#排洪渠下游出口及2#跌水井示意图如下。

2、解决措施为避免污水排放阻碍2#跌水井的施工,现将原有的3根排水管接上900直径的排水波纹管,将水流直接引至排水明渠,同时在明渠中砌筑挡水结构,避免污水倒流进2#跌水井的工作面中,等到2#跌水井施工完成后,再将临时排水管拆除,如下图所示。

四、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图纸及资料准备(1)熟悉图纸、资料和有关文件。

接到工程施工任务后,在投标阶段对图纸的熟悉基础上,全面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补充技术要求和有关文件,参加业主工程部门组织的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并做好记录。

(2)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

在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基础上,根据设计文件、现场条件、各单位工程的施工程序及相互关系、工期要求等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案,以指导工程的施工。

(3)熟悉操作规程。

机械设备进场后,开工前组织操作手熟悉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的相关知识,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并组织大家进行必要的考核,合格的方可持证上岗。

2.施工测量施工测量。

业主交桩后在施工测量前,对设计测量成果进行复测并验收,复测中如发现有松动、误差、丢失的平面和高程控制桩予以加固和恢复。

施工测量以业主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其成果为准。

施工测量前,施工单位应对建设单位所提供的平面,高程控制点(网)及其成果进行复测和验收,合格后方能作为施工测量的依据。

复测验收后,所有测量标志均由施工单位接管并妥善保护。

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所有测量资料(含竣工测量资料)、图纸和计算成果,按工程项目分类装册,作为工程竣工验收资料的附件。

把控制网坐标和平面工程设计坐标进行换算,形成统一的坐标系统,在充分掌握首级控制网成果和施工设计的基础上,编制测量工作质量保证计划,并进行施工测量控制网的测设工作。

主要进行两方面的工作。

(1)施工控制网测设(2)施工放线定位和高程定位测量主要技术指标:在施工测量时做到层层把关,建立严格的测、放、复制度;施工中,测量放样成果经整理后立即报请工程监理认可后,方可施工。

在放样前,认真校核施工图、放样数据,对测量数据和成果复核有专人负责,并对测量计算资料、放样记录手簿和复测成果认真进行汇总和妥善保管。

所有测量成果均按国家规定的统一格式进行填写。

加强本工程的平面控制网和水准控制网与相邻标段的联测,确保本标段与其它标段衔接。

在施工测量中,应注意每个泉眼位置、高程,并做好详细标注和记录。

3.工程试验配备足量的试验设备,进场前、进场后均检查试验设备的完好性和各项性能指标,如发现性能指标不符合要求,则立即进行检修、标定。

进场后,结合本工程项目特点,组织试验人员进行学习和培训,直至考核合格。

本工程试验工作主要为土方回填压实度及道槽区营房区基础的压实度,这项工作需要充分借鉴设计方已有的设计试验成果,同时结合本工程试验段及以往碾压处理施工的经验,在一个试验周期内确定符合要求的试验参数。

4.技术交底(1)逐级做好技术交底。

配合业主、设计部门做好对项目部的交底,项目部做好对作业队的交底,督促作业队做好对作业班组的交底。

(2)根据设计文件、技术规范、施工组织设计,逐级做好技术交底,把设计要求、施工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贯彻到现场所有工作人员,包括施工图纸交底、施工技术措施交底以及安全技术交底等。

(二)管理人员及劳动力配置1.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统一有效的工程指挥系统是顺利施工的重要保证,为此,我单位在本工程的施工组织上,按照“项目法”施工的模式,拟组建一个精干、高效的工程项目管理班子,并特别派出有丰富类似工程施工经验的项目经理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见后附图。

项目决策层由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和施工负责人组成,负责工程施工的组织、协调和控制;项目管理各职能部门从平面管理、资源调配、工序安排、目标控制、计划进行、专业施工等方面协助项目决策层。

项目管理架构附图如下: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负责人生活后勤成本核算组计量测试组质量安全组计划调度组治安保卫人事劳资组物质供应组技术档案组施工技术组项目管理架构图项目部主要人员构成:项目经理1人,副经理1人,技术负责1人,工程技术科10人,经营科2人,质检计量科2人,测量试验室2人,设备器材科5人,行政管理科2人,共计23人。

项目管理人员名单:主要施工管理人员表2.劳动力的配置(三)施工机械投入1.土方及基础施工机械本工程土方清表及场地平整,主要使用机械有履带式反铲挖土机、装载机、自卸汽车等,配置的机械设备有:4台PC400挖掘机、1装载机、1台压路机、6台自卸车,1台蛙式打夯机。

基础施工选用钻孔桩机2台,泥浆泵2台,70t履带吊1台,混凝土泵车1台,拟定土方运输采用50重汽车。

另外配置钢筋切割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圆盘锯1台,电焊机2台。

2.渠箱施工阶段机械渠箱结构施工阶段投入70t履带吊1台,混凝土泵车1台,钢筋切割机1台,钢筋弯曲机1台,圆盘锯1台,电焊机2台。

3.机械设备投入保证措施(1)配备机械设备数量,要满足施工进度的需要,考虑机械养护所占用的时间并留出足够数量的备用,同时考虑到赶工时数量的增加。

所有进场的设备保证运转正常、性能良好,满足大方量、大面积机械作业需要。

(2)定期和不定期组织机械修理工和操作手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保养、维修和大修,保证机械设备性能良好,运转正常。

(3)每台机械设备分配到个人,由个人负责维护和保养,建立详细的奖惩机制,如整个施工期间未耽误施工则给予奖励,每耽误一天给予一定的处罚(正常保养和大修除外),每月误工超过一定天数则扣除当月奖金,以加强大家的维护和保养意识,充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