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物理实验十四十五十六课时作业

高考物理实验十四十五十六课时作业

实验十四、十五、十六非选择题1.根据单摆周期公式T =2πlg,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如图KS14­1甲所示,将细线的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下端系一小钢球,就做成了单摆.(1)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钢球直径,示数如图乙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图KS14­1(2)以下是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做法,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 .摆线要选择细些的、伸缩性小些的,并且尽可能长一些 B .摆球尽量选择质量大些、体积小些的C .为了使摆的周期大一些,以方便测量,开始时拉开摆球,使摆线相距平衡位置有较大的角度D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在释放摆球的同时开始计时,当摆球回到开始位置时停止计时,此时间间隔Δt 即为单摆周期TE .拉开摆球,使摆线偏离平衡位置不大于5°,释放摆球,当摆球振动稳定后,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记下摆球做50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Δt,则单摆周期T =Δt502.(2020年天津卷)某同学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①为了使测量误差尽量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KS14­2A .组装单摆须选用密度和直径都较小的摆球B .组装单摆须选用轻且不易伸长的细线C .实验时须使摆球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D .摆长一定的情况下,摆的振幅尽量大②如图KS14­2所示,在物理支架的竖直立柱上固定有摆长约为1 m 的单摆,实验时,由于仅有量程为20 cm 、精度为1 mm 的钢板刻度尺,于是他先使摆球自然下垂,在竖直立柱上与摆球最下端处于同一水平面的位置做一标记点,测出单摆的周期T 1;然后保持悬点位置不变,设法将摆长缩短一些,再次使摆球自然下垂,用同样方法在竖直立柱上做另一标记点,并测出单摆周期T 2;最后用钢板刻度尺量出竖直立柱上两标记点之间的距离ΔL,用上述测量结果,写出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g =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设计了一个用刻度尺测半圆形玻璃砖折射率的实验,如图KS14­3所示,他进行的主要步骤是:A .用刻度尺测玻璃砖的直径AB 的大小d.B .先把白纸固定在木板上,将玻璃砖水平放置在白纸上,用笔描出玻璃砖的边界,将玻璃砖移走,标出玻璃砖的圆心O 、直径AB 、AB 的法线OC.C.将玻璃砖放回白纸的原处,长直尺MN紧靠A点并与直径AB垂直放置.D.调节激光器,使PO光线从玻璃砖圆弧面沿半径方向射向圆心O,并使长直尺MN的左右两侧均出现亮点,记下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则:(1)小明利用实验数据计算此玻璃砖折射率的表达式为n=________.(2)关于上述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A.在∠BOC的范围内,改变入射光线PO的入射角,直尺MN上可能只出现一个亮点B.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小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C.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一定大于右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2D.要使左侧亮点到A点的距离x1增大,应减小入射角图KS14­3图KS14­44.如图KS14­4所示,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已知SS1=SS2,且S1、S2到光屏上P点的路程差Δs=1.5×10-6 m.(1)当S为λ=0.6 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________条纹.(2)当S为λ=0.5 μm的单色光源时,在P点处将形成________条纹.(均选填“亮”或“暗”)5.在观察光的双缝干涉现象的实验中:(1)将激光束照在如图KS14­5乙所示的双缝上,在光屏上观察到的现象是图甲中的________.A B C D甲乙图KS14­5(2)换用间隙更小的双缝,保持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不变,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宽度将________;保持双缝间隙不变,减小光屏到双缝的距离,在光屏上观察到的条纹宽度将________.(填“变宽”“变窄”或“不变”).6.(1)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两位同学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的操作如图KS14­6甲、乙所示.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甲乙图KS14­6(2)实验时,若摆球在垂直纸面的平面内摆动,为了将人工记录振动次数改为自动记录振动次数,在摆球运动的最低点的左、右两侧分别放置一激光光源与光敏电阻,如图KS14­7甲所示.光敏电阻与某一自动记录仪相连,该仪器显示的光敏电阻阻值R随时间t的变化图线如图乙所示,则该单摆的振动周期为________.若保持悬点到小球顶点的绳长不变,改用直径是原小球直径2倍的另一小球进行实验,则该单摆的周期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图乙中的Δt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甲乙图KS14­77.某同学用大头针、三角板、量角器等器材测半圆形玻璃砖的折射率.开始时玻璃砖的位置如图KS14­8中实线所示,使大头针P1、P2与圆心O在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垂直于玻璃砖的直径边,然后使玻璃砖绕圆心O缓慢转动,同时在玻璃砖直径边一侧观察P1、P2的像,且P2的像挡住P1的像.如此观察,当玻璃砖转到图中虚线位置时,上述现象恰好消失.此时只需测量出__________________,即可计算出玻璃砖的折射率.请用你的测量值表示出折射率:________.图KS14­88.利用双缝干涉测定光的波长实验中,双缝间距d=0.4 mm,双缝到光屏间的距离l=0.5 m,用某种单色光照射双缝得到干涉条纹如图KS14­9所示,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也如图中所给出,则:图KS14­9(1)分划板在图中A、B位置时游标卡尺读数分别为x A=__________mm,x B=________mm,相邻两条纹间距Δx=________mm.(2)波长的表达式λ=________(用Δx、l、d表示),该单色光的波长λ=________m.(3)若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照射,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将___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9摆长l/m 0.5 0.6 0.8 1.1周期T2/s2 2.0 2.4 3.2 4.4(1)利用上述数据,在图图KS14­10(2)利用图象,取T2=4.2 s2时,l=__________m,重力加速度g=____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10.现有毛玻璃屏A 、双缝B 、白光光源C 、单缝D 和透红光的滤光片E 等光学元件,要把它们放在如图KS14­11所示的光具座上组装成双缝干涉装置,用以测量红光的波长.图KS14­11(1)将白光光源C 放在光具座最左端,依次放置其他光学元件,由左到右,表示各光学元件的字母排列顺序应为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2)本实验的步骤有:①取下遮光筒左侧的元件,调节光源高度,使光束能沿遮光筒的轴线把屏照亮;②按合理的顺序在光具座上放置各光学元件,并使各元件的中心位于遮光筒的轴线上; ③用刻度尺测量双缝到屏的距离;④用测量头(其读数方法同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条亮条纹间的距离.在操作步骤②时还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十四、十五、十六1.(1)18.6 (2)ABE2.①BC ②4π2ΔLT 21-T 22解析:①为了减小空气阻力的误差选用密度大,体积小的小球,A 错误.如果振幅过大(大于10°)小球的运动不是简谐运动,所以误差较大,D 错误.要求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摆长不变,且是单摆,而不能是圆锥摆,故选BC.②T 21=4π2L 1g 同理得T 22=4π2L 2g两式相减可得g =4π2ΔLT 21-T 223.(1)d 2+4x 22d 2+4x 21(2)ABD 解析:(1)设光线在AB 面上的入射角为α,折射角为β,根据几何关系有:sin α=d 2⎝ ⎛⎭⎪⎫d 22+x 22,sin β=d 2⎝ ⎛⎭⎪⎫d 22+x 21,则折射率n =sin βsin α=d 2+4x 22d 2+4x 21. (2)当入射角大于等于发生全反射的临界角时,只有反射没有折射,则直尺MN 上只出现一个亮点,故A 正确.光从玻璃射入真空,折射角大于入射角,通过几何关系知,x 1<x 2,故B 正确,C 错误.减小入射角,则折射角减小,x 1增大,故D 正确.4.(1)暗 (2)亮解析:(1)由题意,当λ=0.6 μm 时,Δs=2λ+12λ,为半波长的奇数倍,故P 点为暗条纹.(2)当λ=0.5 μm 时,Δs=3λ,为半波长的偶数倍,故这时P 点将形成亮条纹. 5.(1)A (2)变宽 变窄解析:(1)双缝干涉图样是平行且等宽的明暗相间的条纹,A 图正确;(2)根据Δx=ldλ知,双缝间的距离d 减小时,条纹间距变宽,当双缝到屏的距离l 减小时,条纹间距变窄.6.(1)乙 (2)2t 0 变大 变大解析:(1)游标卡尺应该用两外测量爪对齐的地方测量,正确的是图乙.(2)一个周期内小球应该两次经过最低点,使光敏电阻的阻值发生变化,故周期为t 1+2t 0-t 1=2t 0;小球的直径变大后,摆长变长,周期变大;同时小球直径变大后使得每次经过最低点时摆球的挡光的时间变长,即Δt 变大.7.玻璃砖直径边绕O 点转过的角度θ n =1sin θ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玻璃砖转过某一角度θ时,刚好发生全反射,在直径边一侧观察不到P 1、P 2的像,作出如图D125所示的光路图可知,当转过角度θ时有n =1sin θ.图D1258.(1)11.1 15.6 0.75 (2)d lΔx 6.0×10-7(3)变小解析:(1)游标卡尺读数时:一要注意精确度,二要注意读数时主尺读数应为游标尺零刻度线所对主尺位置的读数;二要注意单位,无论是主尺还是游标尺读数都要以mm 为单位读取,本题还要注意主尺上的数字的单位是cm ,不是mm.由题图可知x A =11.1 mm ,x B =15.6 mm ,Δx=16×(15.6-11.1) mm =0.75 mm.(2)由Δx=ldλ得λ=d l Δx=0.4×10-30.5×0.75×10-3m =6.0×10-7m.(3)从Δx=ldλ可知,波长越长的光,干涉条纹间距越大,根据频率、光速与波长的关系可知,频率越大的光,波长越短,所以干涉条纹间距越小.9.(1)如图D126所示 (2)1.05 9.86解析:由T =2πl g 得l =g 4π2T 2,所以图象是过原点且斜率为g4π2的一条直线.(1)l­T 2图象如图D126所示.图D126(2)T 2=4.2 s 2时,从图中可读出其摆长l =1.05 m ,将T 2和l 代入公式g =4π2l T2,得g≈9.86 m/s 2.10.(1)E D B (2)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 单缝、双缝间的距离要适当 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解析:(1)滤光片E 可以从白光中选出单色红光,单缝D 是获取线光源,双缝B 是获得相干光源,最后成像在毛玻璃屏A上.所以排列顺序为:C、E、D、B、A.(2)在操作步骤②时应注意的事项有:放置单缝、双缝时,必须使缝平行;单缝、双缝间的距离要适当;要保证光源、滤光片、单缝、双缝和毛玻璃屏的中心在同一轴线上.2019-2020学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近年来,人类发射的多枚火星探测器已经相继在火星上着陆,正在进行着激动人心的科学探究,为我们将来登上火星、开发和利用火星资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火星探测器环绕火星做“近地”匀速圆周运动,并测得该运动的周期为T ,则火星的平均密度ρ的表达式为(k 为某个常数)( ) A .kT ρ=B .kTρ=C .2kT ρ=D .2k T ρ=2.某实验小组用同一光电管完成了光电效应实验,得到了光电流与对应电压之间的关系图像甲、乙、丙,如图所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