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放射性污染

放射性污染

改变放射性元素的放射性
二、放射性污染
指由人类活动排放出的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环 境污染和人体危害。
放射性污染特点:
一旦产生和扩散到环境中,就不断对周围发出放 射线,永不停止;
无法用任何化学或物理手段使放射性物质失去放射 性;
对人类作用有积累性; 人类的感官对放射性污染无任何直接感受;
1、核武器试验的沉降物
1、防治措施
放射性废水:放 射性废液一般用 固化法处理或在 地下池贮存 。
外辐射防护:降 低时间,增大距 离和屏蔽法。
放射性污染 的防治
放射性废气:主要 有吸附法,除尘法, 洗涤法,过滤法等。
放射性固体废弃物: 主要有焚烧,洗涤 和深埋。
2、加强防范意识
(1)居室的氡气污染
氡的性质: ❖氡是一种惰性气体,222Rn
1979年3月28日三里岛核电站事故 三里岛核电站2号反应堆发生的放射性物质外 泄事故是美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核电站事故, 尽管此次事故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1986年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 被称之为历史上最严重 的核电站灾难。1986年 4月26日早上,切尔诺贝 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 发生爆炸,更多爆炸随 即发生并引发大火,致 使放射性尘降物进入空 气中。据悉,此次事故 产生的放射性尘降物数 量是在广岛投掷的原子 弹所释放的400倍。
B. 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的途径
大气
核试验
产生的 水源
土壤
放射性
植物(粮食、 蔬菜)

沉降物
或核工
业废物
动物(肉、奶)
水生生物
水产食品
➢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剂量(雷姆) 100000 10000 1000 700 200
影响 几分钟内死亡 几小时内死亡
几天内死亡 几个月内90%死亡,10%幸免 几个月内10%死亡,90%幸免
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
(二)放射性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A. 放射性气体对人体产生危害的方式
1
浸没照射:人体 浸没在放射性污 染的空气中,全 身和皮肤会受到 外照射
2
吸入照射:吸入 放射性气体,使 全身或甲状腺、 肺等器官受到内 照射
3
沉积在地面的放 射性物质对人体 产生的照射,如 产生γ外照射或 通过食物链而转 移到人体内产生 内照射。
空白演示
单击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第三节 放射性污染
一、放射性物质 具有自发地放出射线特征的物质
放射线种类 射线、射线、射线、中子射线
放射线性质 具有一定的电离能力 各自具有不同的贯穿本领 具有特殊的生物效应
放射性物质与一般化学物质 的区别:
❖ 放射性污染物的放射性与其化学状态无关 ❖ 放射性元素都有一定的半衰期 ❖ 任何化学、物理或生化的处理都不能
100
没有人在短期内死亡,但是大大增加了
患癌症和其它缩短寿命疾病的机会。
五、放射性污染的控制
加强对放射性物质的管理是控制放射性污染的必要措施
从技术控制手段来讲,放射性废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采用一般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学的方法都不能将其消灭 或破坏,只有通过放射性核素的自身衰变才能使放射性 衰减到一定的水平,而许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十分长, 并且衰变的产物又是新的放射性元素,所以放射性废物 与其它废物相比在处理和处置上有许多不同之处。
三、放射性污染源
这些放射性物质主要是铀钚的裂变产物, 其中危害较大的有90锶、137铯、131碘、 14碳。
2、核燃料循环的“三废”排放
核燃料循环的各个阶段均会产生“三 废”,这会给周围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 污染,其中最主要的是对水体的污染。
3、医疗照射 4、其它
目前,由于辐射在医学上的广泛应用, 已使医用射线源成为主要的环境人工污 染源。
一是因运输事故、遗失、偷窃、误用,以及废物处理等 失去控制而造成;
二是一般居民消费用品,包括含有天然或人工放射性核 素的产品。
四、放射性污染危害
(一)历史上的核事故
1957年,英国温斯 克尔核电站一个反 应堆内核着火,英 国大部分地受到 放射物的严重辐射
1957年,苏联基什特 姆核废料堆发生爆 炸,大约1万人死亡
居室内氡的来源: ❖铀和镭的衰变产物,建筑材料、泥土、大气
氡气的危害:癌症 氡气污染的防治:
❖建筑选择慎重 ❖室内保持通风,以稀释氡的室内浓度
(2)防止意外事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