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认识Excel,以及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认识Excel,以及电子表格的基本操作。

教学设计
【课题】:认识Excel、建立表格以及表格的基本操作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作用和地位
Excel电子表格是信息技术会考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以后工作中一个基本的技能。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Excel软件的功能和窗口的构成,并能熟练操作启动和退出Excel软件以及Excel的一些基本操作,并学会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

本节课的内容看似简单,但却对以后学习Excel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节主要内容介绍
首先介绍Excel的功能和窗口的构成,然后演示启动、新建、保存、退出等一些基本操作,接着再演示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

【学生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进校快半个学期,具备了一定的信息素养,并且在学习了文字处理的相关知识之后还有一定的操作基础,但对一些概念性的理论知识不是很感兴趣,理论知识相对欠缺,他们对感兴趣的东西学习积极性特别高且乐于探索,但学习中易受网络、游戏等影响,注意力不够集中,另外因各种因素,学生的基础存在一定的差异。

【设计思路】
首先,教师创设情景,进入主题——认识Excel。

其次,从学生自身出发,收集一些数据,为输入和编辑工作表书籍做准备。

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讲解和示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Excel的功能和窗体构成,能区分工作簿和工作表;
(2)学会启动、退出Excel操作;学会新建、保存电子表格;
(3)学会输入和编辑工作表数据;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课堂讲授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
(2)通过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 Excel的基本操作。

难点:使用填充柄,设定单元格格式,调整行高列宽。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初次见面给大家准备了一点见面礼(播放赵本山的小品片段)。

放完之后……
师:既然说到了钱的事情,那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跟大家分享,你们猜……哈哈,我发工资了,我也不差钱了。

你们这星期也从家里领工资了吧?那我们来做一个小调查,放松放松。

活动:互动调查学生零用钱的使用情况。

师:你们现在高一,养成一个良好的理财习惯对以后的生活非常重要!今天呢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很好用也很实用的帮助大家记账的一个软件——Excel电子表格。

而且呢,学习电子表格对大家来说也非常重要,不管是针对考试还是以后工作,它都是一个必须的技能。

二、讲授与操作充分结合
1、介绍Excel,示范操作
(1) 认识Excel不同于其他软件的窗口菜单。

常用工具栏:自动求和,排序等,工具栏的下面左边是名称框,右边是编辑栏,中间最大的区域就是Excel的工作表区,也就是放置表格内容的地方;工作表区的右边和下面有两个滚动条,是翻动工作表查看内容用的。

工作簿: Excel里的文件一般称之为工作簿。

工作表:工作簿中有许多页,每一页称为工作簿中的工作表。

工作表以sheet1、sheet2…命名。

列标:从左至右按英文字母编码。

依次为A,B,C……最多为256列。

行标:从上至下按数字编码。

依次为1,2,3,……65536。

单元格:工作表里有许多线条构成的长方形表格,称为单元格。

行号与列号的组合确定了唯一的单元位置。

(2) 新建Excel表格
教师示范操作启动Excel新建一个电子表格。

2、编辑电子表格
师:编辑电子表格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方面呢,就是在电子表格中输入数据,另一方面呢,就是对电子表格本身来进行一些设置。

既然电子表格的功能是来存储和处理数据,那我们首先就得输入数据,所以,我要讲的第一个内容就是输入数据。

(1) 表格内数据的输入
师:刚刚我们在课堂上做了一个小调查,有了一些数据。

那现在我给大家演示一下输入数据。

(边演示边讲解),首先要选定输入数据的单元格,这里选定单元格还包括选定一个单元格,选定一片单元格区域,选定一行,选定一列,有时候呢我们可能还需要选定不连续的单元格,那又怎么做呢?这时候,要借助键盘上的控制键(Ctrl键)。

但是,注意无论你选取多少个单元格,活动单元中只会有一个。

师:此外,输入数据前,我要告诉大家一个秘密,一般人我都不告诉的,就是,我们可以拖动填充柄来快速的输入数据。

那怎么操作呢?大家看现在这个单元格的右下角是不是有一个小方块,鼠标选中它,注意看鼠标的变化,当变成一个“十”字时,按住鼠标左键拖动,就可以在工作表上复制公式或单元格的内容。

怎么样,方便吧。

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使用填充柄,它会给你带来很多的帮助。

师:现在你们就自己练习一下。

活动: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教师巡视课堂。

2-3分钟后……
(2) 编辑工作表数据
师:在输入数据的过程中,同学们会发现,有时候不经意间就会把数据弄错,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对数据来进行修改或者清除,甚至有时候因为中间重复输了一行或者是漏了一行,那这时候要怎么来弥补才又方便又快捷呢?
学生:删除或者插入。

师:大家回答的非常对,那现在我来给大家示范一下。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编辑和清除单元格内容,插入,删除单元格、行、列。

(3) 设定单元格格式
师:现在表中有了数据,之后我们还可以让电子表格变得更漂量一些。

比如说有时候我们需要合并一下单元格来输入表的标题,有时候我们需要设置一下数据的字体,或者设置一下底纹,更有美感。

接下来我就教大家怎么做。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格式”——>“单元格”。

(4) 调整行高和列宽
如果数据太长,导致单元格里的数据不能全部显示的话,单元格里就会出现一串“######”号,这时候就需要适当调整列宽,让数据全都显示出来。

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操作。

三、布置任务
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列出一些操作要求,让学生操作实践。

【教学反思】:
这节课可以算作是Excel的入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认识了Excel的窗体界面,输入数据,编辑电子表格等基础操作,为以后学习Excel做铺垫,所以对于新学的学生来说十分重要。

【教学反思】:
信息技术的学习重在操作实践,本节课利用任务驱动辅助教学,注重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课堂上,除了传授新知识外,留大部分时间给学生自己操作,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此外,挑出比较突出的学生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促进他们的感情交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