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护理学》实训任务书

《内科护理学》实训任务书

心电监护一、实训题目心电监护二、实训目的1.能说出心电监护的目的及护理要点。

2.能正确使用心电监护仪。

3.操作中动作熟练,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

三、实训条件1.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2.实训物品: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弯盘、棉签、75%酒精四、实训内容心电监护五、实训步骤和方法1.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吸氧流量、皮肤、指(趾)甲情况、清醒患者告知目的,取得合作。

2.环境准备:环境应干净整洁,维持适宜的温度(18℃~22℃)和湿度(50%~60%);光照适宜,无电磁波干扰,使用隔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用物准备:心电监护仪、电极片、弯盘、棉签、75%酒精4.病人准备:体位:病人取水平仰卧位、解开衣扣,暴露胸部皮肤:剔除电极安放处的体毛、清洁皮肤,保持干燥。

5.操作程序:(1)核对病人床头卡和腕带。

1.连接电源,打开主机开关,检查心电监护仪性能。

根据监护的项目设置监护通道、报警界限。

2.连接:将电极片与导联线连接,75%酒精清洁皮肤,安放电极片。

●5导联的电极安放位置(如图5-1):RA 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

LA 电极: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

RL 电极:安放在右下腹。

LL 电极:安放在左下腹。

C 电极:剑突下方偏左心前区。

●3导联的电极安放位置(如图5-2):RA: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右肩。

LA:安放在锁骨下,靠近左肩。

LL:安放在左下腹图5-1 图5-23.用75%酒精清洁局部皮肤及指(趾)甲,将传感器正确放置于患者手指、足趾或耳廓处,保证接触良好(食指最常用)。

4.选择正确部位绑好袖带。

5.启动并设置:选择监护导联(P波清楚导联一般为II导联),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设定报警界限,不能关闭报警声音。

6.遵医嘱记录监护参数。

7.观察:连续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心率、心律、呼吸、心电图、血氧饱和度情况直至病情稳定。

8. 整理:操作完毕,向患者解释说明,取得配合,关机,断开电源。

取下患者胸部电极片、传感器,松开袖带,协助其穿衣,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清理用物,洗手记录。

六、要求提交的成果学生练习后进行回示范。

七、进度安排2学时八、考核标准心电监护技术操作考核标准胸腔穿刺术护理一、实训题目胸腔穿刺术护理二、实训目的1.掌握胸腔穿刺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2.操作中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实训条件1.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2.实训物品:胸腔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四、实训内容胸腔穿刺术护理五、实训步骤和方法2.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评估患者: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等。

3.环境准备:环境应干净整洁,维持适宜的温度(18℃~22℃);光照适宜,使用隔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用物准备:胸腔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4.病人准备:告知病人胸腔穿刺术的目的、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告知病人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其合作。

必要时行B超、X线等检查进行定位并标记。

5.操作程序:(1)核对病人床头卡和腕带。

(2)病人反向跨坐于靠背椅上,双手平放于椅背上。

重症患者亦可取半卧位,穿刺侧手上举枕于头下。

(3)确定穿刺部位:胸腔积液穿刺部位宜取叩诊音最浊的部位,一般选择:肩胛下线7-9肋间或腋中线6-7肋间隙。

气胸者常选择患侧锁骨中线第二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4)常规消毒3次,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约15cm。

打开穿刺包,术者戴无菌手套,铺无菌洞巾,助手用胶布固定洞巾防止滑脱。

护士打开利多卡因药液供术者抽吸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检查穿刺针无误后,以右手持穿刺针沿穿刺点的肋骨上缘进行穿刺,当右手有突空感表示穿刺针进入胸膜腔,助手用血管钳固定穿刺针,术者取50ml注射器连接穿刺针尾部的橡胶管,松开夹子,进行抽液或排气,然后夹紧夹子,再取下注射器,将抽吸的积液注入试管中。

(注意:诊断性抽液量为50-100ml;排液或排气治疗,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术毕拔出穿刺针,局部覆盖无菌敷料,用胶布固定。

术中嘱病人避免剧烈咳嗽,注意观察有无出现胸膜反应:如头晕、面色苍白、出汗、心悸、胸部压迫感或疼痛、频繁咳嗽、气短等,一旦出现应立即停止抽液,必要时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

(5)整理用物,记录抽液或抽气量、颜色及病人情况等。

将标本贴上标签后送检。

(6)协助病人术后取平卧位或半卧位休息,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血压等情况。

六、要求提交的成果学生练习后进行回示范。

七、进度安排2学时八、考核标准胸腔穿刺术护理考核评分标准腹腔穿刺术护理一、实训题目腹腔穿刺术护理二、实训目的1.掌握腹腔穿刺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2.操作中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实训条件1.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2.实训物品:腹腔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四、实训内容腹腔穿刺术护理五、实训步骤和方法4.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戴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等。

5.环境准备:环境应干净整洁,维持适宜的温度(18℃~22℃)和湿度(50%~60%);光照适宜,无电磁波干扰,使用隔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用物准备:腹腔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4.病人准备:告知病人腹腔穿刺术的目的、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告知病人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其合作。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5.操作程序:部位选择(1)脐与耻骨联合上缘间连线的中点上方lcm、偏左或右1~2cm,此处无重要器官,穿刺较安全。

此处无重要脏器且容易愈合。

(2)左下腹部穿刺点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1/3与外1/3交界处,此处可避免损伤腹壁下动脉,肠管较游离不易损伤。

放腹水时通常选用左侧穿刺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3)侧卧位穿刺点脐平面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交点处。

此处穿刺多适于腹膜腔内少量积液的诊断性穿刺。

2、体位参考根据病情和需要可取坐位、半卧位、平卧位,并尽量使病人舒服,以便能够耐受较长的操作时间。

对疑为腹腔内出血或腹水量少者行实验性穿刺,取侧卧位为宜。

3、穿刺层次(1)下腹部正中旁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白线或腹直肌内缘(如旁开2cm,也有可能涉及到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2)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皮肤、浅筋膜、腹外斜肌、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进入腹膜腔。

(3)侧卧位穿刺点层次同左下腹部穿刺点层次。

穿刺术A 消毒、铺巾a用碘伏在穿刺部位.自内向外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直径约15cm,待碘伏晾干后,再重复消毒一次。

b解开腹穿包包扎带,戴无菌手套,打开腹穿包(助手),铺无菌孔巾,并用无菌敷料覆盖孔巾有孔部位。

c术前检查腹腔穿刺包物品是否齐全:8或9号带有乳胶管的腹腔穿刺针、小镊子、止血钳、输液夹子、纱布、孔巾。

B局部麻醉a术者核对麻药名称及药物浓度,助手撕开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包装,术者取出无菌注射器,助手掰开麻药安瓿,术者以5ml注射器抽取麻药2ml,自皮肤至腹膜壁层以2%利多卡因作局部麻醉。

麻醉皮肤局部应有皮丘,注药前应回抽,观察无血液、腹水后,方可推注麻醉药。

C穿刺术者左手固定穿刺部皮肤,右手持针经麻醉处垂直刺入腹壁,待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示针尖已穿过腹膜壁层,助手戴手套后,用消毒血管钳协助固定针头,术者抽取腹水,并留样送检。

诊断性穿刺,可直接用20ml或50ml注射器及适当针头进行。

大量放液时,可用8号或9号针头,并于针座接一橡皮管,以输液夹子调整速度,将腹水引入容器中记量并送化验检查。

D术后处理 a抽液完毕,拔出穿刺针,穿刺点用碘伏消毒后,覆盖无菌纱布,稍用力压迫穿刺部位数分钟,用胶布固定,测量腹围、脉搏、血压、捡查腹部体征。

如无异常情况,送病人回病房.嘱患者卧床休息。

观察术后反应。

b书写穿刺记录。

E进针技术与失误防范 a对诊断性穿刺及腹膜腔内药物注射,选好穿刺点后,穿刺针垂直刺入即可。

但对腹水量多者的放液,穿刺针自穿刺点斜行方向刺入皮下,然后再使穿刺针与腹壁呈垂直方向刺入腹膜腔,以防腹水自穿刺点滑出。

b 一定做要准确,左下腹穿刺点不可偏内,避开腹壁下血管,但又不可过于偏外,以免伤及旋髂深血管。

c 进针速度不宜过快,以免刺破漂浮在腹水中的乙状结肠、空肠和回肠,术前嘱病人排尿,以防损伤膀胱。

进针深度视病人具体情况而定。

d 放腹水速度不宜过快,量不宜过大。

初次放腹水者,一般不要超过3000m1(但有腹水浓缩回输设备者不限此量),并在2小时以上的时间内缓慢放出,放液中逐渐紧缩已置于腹部的多头腹带。

e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呼吸、脉搏及血压变化,必要时停止放液并及时处理。

f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以免引起穿刺伤口腹水外渗。

六、要求提交的成果学生练习后进行示范。

七、进度安排2学时八、考核标准腹腔穿刺术护理考核评分标准骨髓穿刺术护理任务书一、实训题目骨髓穿刺术护理二、实训目的1.掌握骨髓穿刺术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

2.操作中体现出对病人的关心爱护。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实训条件1.实训地点:内科护理实训室2.实训物品:骨髓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四、实训内容骨髓穿刺术护理五、实训步骤和方法6.护士准备:(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戴帽子。

(2)评估患者:评估病人病情、意识状态、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等。

7.环境准备:环境应干净整洁,维持适宜的温度(18℃~22℃)和湿度(50%~60%);光照适宜,无电磁波干扰,使用隔帘,注意保护患者隐私。

3.用物准备:骨髓穿刺包、常规消毒治疗盘一套、2%利多卡因注射液、0.1%肾上腺素、无菌手套、无菌试管若干、量杯等。

4.病人准备:告知病人骨髓穿刺术的目的、征得病人及其家属同意并签字,告知病人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取得其合作。

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5.操作程序:1.穿刺部位选择①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2cm处作为穿刺点,此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②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③胸骨柄:此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作胸骨柄穿刺,但此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④腰椎棘突: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极少选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