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要点讲解(预算单位版)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要点讲解(预算单位版)

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要点讲解(预算单位版)一、主要变动情况(一)报表变动情况2014年的部门决算报表结构与上年相比有较大变动,变动的主要原因是按照简便实用的原则,精简部门统计指标和报表,进一步强化决算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反映,减轻基层单位工作量。

根据这个原则,今年的部门决算首先是补充资料表全部取消,其次是对部分表内做了细节上的调整。

今年报表一共30张,比去年减少7张,其中:主表21张,比上年增加1张《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表》;附表9张,比上年增加1张;减少《事业单位基金增减变动情况表》、《学生学员统计表》等3张表,原补充资料表中《“三公”经费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情况表》等4张表调整至此。

取消了9张补充资料表,报表主体中不再包含补表,同时封面也取消了补充资料表的填报标识。

(二)报表软件变动情况2014年的报表软件对报表界面做了重大调整,首先是在填报界面增设了填报说明附表,并通过自动运算提取了部分附表的上年数据,大大简化了填报工作量,其次是把封面、报表主体、填报说明附表、上报文档做了分割处理,报表界面更加友好直观。

二、报表要点说明1、报表填报范围和往年一样,请参考编制说明第一条。

2、需要强调的填报口径(1)本套收支报表均不包括偿还性资金。

偿还性资金,属于单位负债范畴。

(2)基本建设类资金填报口径:注意基本建设类项目资金必须掌握2个口径:大口径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为财决06-2表全表,指单位用于购置固定资产、战略性和应急性储备、土地和无形资产,以及购建基础设施、大型修缮所发生的一切支出,对应经济分类“基本建设支出”、“其他资本性支出”。

资金来源渠道含本级财政拨款、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

小口径基本建设类项目支出为财决05至05-2表、财决08至08-2表54栏“基本建设支出”,财决06-2表5栏“其中:基本建设支出拨款”,仅指本级发改部门集中安排的基本建设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必须同时满足2个条件:①发改委立项,②本级财政拨款),资金来源渠道不包括政府性基金、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等。

对应经济分类仅为“基本建设支出”。

如单位有用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及各类拼盘自筹资金安排的基建款,应反映在“其他资本性支出”。

单位如果使用上年行政事业结余安排基本建设支出的,应调整上年结余。

(4)本套决算中“财政专户管理资金”是指按照《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全国性及中央部门和单位行政事业性收费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09]79号)和《财政部关于将按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财预[2010]88号)及其他有关文件规定,在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并核拨给单位的教育收费等资金。

即财政专户管理资金,只反映教育收费和彩票发行费,除此以外的资金一般不得反映。

如确实需要反映的,要单独说明,并附相关文件依据。

3、报表讲解封面填报封面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填列不准确;报表类型选用不规范;上年代码有误;部门标识代码使用不准确;预算管理填列级次有误;单位负责人、地址、电话、邮政编码填列不规范等。

封面填报重点:单位名称:要求填列规范全称,应与单位公章一致。

一级预算单位填报报表时,应在单位名称后加“本级”。

单位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填表人、电话号码要注意核对是否有变动,有变动的信息要及时更改。

单位地址:要求填列完整地址,要带县市名称、街道名称、门牌号。

举例:景洪市勐泐大道67号。

不得简单复制单位名称。

组织机构代码:根据各级技术监督部门核发的机关、团体、事业单位代码证书规定的9位码填列,单位因机构改革(合并、分离)重新办理过组织机构代码证的,一定要注意及时更改信息。

邮政编码:除了驻外办之外,应在云南地区。

财政预算代码:6位,应与财政部门核对一致。

单位预算级次、所在地区、基本性质,原则上按照2013年封面信息填报,如有变动,要及时更改。

单位执行会计制度:按单位实际执行的会计制度选择填列。

预算管理级次:地市级30,县级40,乡镇级50。

原则上按照2013年封面信息填报,如有变动,要及时更改。

隶属关系:按实际填报。

部门标识代码:根据《中央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及其他机构代码》(GB/T 4657-2009)填报。

原则上按照2013年封面信息填报,如有变动,要及时更改。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行业分类代码请参考《2014年度部门决算报表编制说明》第十二部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4754-2011)门类、大类”,详细分类请参考“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表(GB_T4754-2011)”。

新报因素:连续上报单位填“0”(如单位只是组织机构代码发生改变,仍选择连续上报);新增单位填“1”,包括因机构改革进行合并分离的单位(注意:与2013决算口径不同);上年应报未报填“2”;报表类型改变填“3”(如上年填报汇总表,本年调整为单户表);纳入预算范围填“5”(未纳入预算前填报代编经费差额表,纳入预算后调整为单户表),隶属关系改变填“6”(如工商、质检下划)。

上年代码:上年代码是由上年组织机构代码+上年报表类型代码组成,这个指标和新报因素一起构成上下年数据审核的主要指标,这两项指标填报错误,直接影响上下年数据的错误排查,请注意。

报表类型:预算单位统一填“0”单户表,调整表仅由汇总单位剔除重复汇总数据时使用。

汇总单位只能用调整表剔除因叠加汇总而导致的上下级单位收入、支出虚增部分,不得用于调整基层单位上报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数据。

报表类型当中3、4、5、8不允许出现。

备用码:留白。

☆财决01表本表为半自动生成表,决算数自动生成,年初预算数仍需手工录入,重点注意“年初预算数”,该栏数据请根据年初预算批复填报,年中追加调整的不必反映。

(重点强调年初预算数的填报和核对)☆财决01-1表本表为2014新增表格,与财决01表同样为半自动生成表,本表决算数自动生成,年初预算数仍需手工录入,该表主要用于反映财政性资金收支情况及预决算对比,注意理解财政拨款(即财政性资金)包含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2部分,注意分栏填报预算数,注意与01表的区别。

☆财决02表(1)首先注意结余分配,强调几个要点,一是根据《关于事业单位提取专用基金比例问题的通知》(财教[2012]32号)规定,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基金的提取比例,在单位年度非财政拨款结余的40%以内确定,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超过规定比例的单位,应在填报说明中详细说明并附文件依据。

这里要注意两点,首先是财政补助形成的结余结转资金不允许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只有事业结余和经营结余才允许提取。

其次是提取比例不能超过结余的40%,超过40%的应在填报说明中详细说明并附文件依据(即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事业单位对本年收支进行正确结转和分配,需要注意几点:一是只有非财政、非专项、非经营收支资金可结转入事业结余;二是仅可对事业结余及经营结余进行结余分配;三是事业基金不得弥补经营亏损,但经营结余可以转入事业基金。

四是事业单位不得将财政补助收入形成的结转结余资金转入事业基金(如有,应为单位账务处理错误,应通知预算单位予以纠正)。

(2)除事业单位经营亏损可以以负数反映外(5、11、22栏),年初结转和结余、年末结转和结余各栏不应为负数;(3)17栏“结余分配—其他”一般不应有数,特殊情况应在《填报说明》中详细说明情况并提供依据;☆财决03表本表反映的是单位年度取得的全部收入情况,本表需注意把握各种收入的填报范围和口径。

事业单位容易与“其他收入”混淆的“上级补助收入”的口径把握:根据新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十五条第三点,上级补助收入指事业单位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注意关键字是“非财政补助收入”,只有在事业单位取得的补助收入是上级部门本身的非财政资金,才能列为上级补助收入,否则,必须列入“其他收入”。

“其他收入”的口径把握:除了偿还性资金之外,单位取得的一切收入,都应当进入部门决算报表反映。

因此,除了财政拨款、上级补助收入、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这几个资金渠道以外取得的一切收入,都应当计入其他收入。

同时注意区分往来款和其他收入。

注意7栏小计数,和8栏、9栏的关系是大于或等于,小计数不必等于其中数的合计。

其他收入中,未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不要误填到其中数。

解释“本级横向财政拨款”和“非本级财政拨款”的核算范围,同时注意,同级预算单位之间的转拨资金如何正确反映:1、拨出单位转拨资金时,应列“商品和服务支出----其他商品和服务支出”并在填报说明中说明具体拨出单位、拨出资金及拨出用途;2、预算单位收到同级转拨资金时,应列“其他收入----本级横向财政拨款”。

提请各位编审人员注意,请在预审时重点检查有小计数无其中数的单位,同时检查单位填报《其他收入附表》是否数据不衔接、格式不规范、说明不清楚。

注意其他收入按取得笔数分行填报。

(单位填报“其他收入”是否正确,需通过《其他收入明细情况表》的“备注”来判断)☆财决04表(1)事业单位注意把握口径,“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的填报口径,请参看会计制度对以上各会计科目的定义。

(解释会计科目与支出分类的关系)(2)“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应正确划分填列。

基本支出:填列单位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

一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工作经费、业务费、死亡一次性抚恤费、各种考核奖等属于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填列单位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之外发生的各项支出。

(3)注意检查支出功能科目与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的对应关系,除预算安排不规范的情况外,“行政运行”、“事业运行”、“事业机构”等支出功能科目只应列基本支出,“一般行政管理事务”只应列项目支出。

☆财决05表(自动生成,略)☆财决05-1、05-2表强调口径把握参照《政府收支分类科目》(1)99栏“其他”一般不应有数,填报有数的,须在《填报说明》中进行说明。

(2)各经济支出分类大类下“其他”支出填列有数的,须在《填报说明》中说明其构成明细。

(3)注意区分基本建设支出和其他资本性支出。

(4)行政单位有下属事业机构执行绩效工资管理的,要在报表中如实反映为绩效工资,同时应在填报说明当中说明下属事业机构的名称。

(5)注意支出功能科目与经济分类科目是否按对应关系填列。

特别注意以下科目的对应关系:“2080801-死亡抚恤”、“2080802-伤残抚恤”对应43栏“抚恤金”;“2011205-计划生育家庭奖励”对应48栏“奖励金”;“210509-城乡医疗救助”、“2100506-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应46栏“医疗费”;“2100501-行政单位医疗”、“2100502-事业单位医疗”对应6栏“社会保障缴费”、46栏“医疗费”;“2080803-在乡复员、退伍军人生活补助”对应42栏“生活补助”;“208120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81202-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临时补助”、“20817-农村最低生活补助”、“2081801-农村五保户供养”对应45栏“救济费”;“2210201-住房公积金”对应50栏“住房公积金”;“2210203-购房补贴”对应52栏“购房补贴”;“2130122-农业生产资料与技术补贴”对应47栏“生产补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