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心灵》——生命的意义摘要:《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确实是世界电影史上的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
影片讲述数学家约翰·福布斯·纳什的故事。
这是一位患有精神分裂症但却在博弈论和微分几何学领域潜心研究以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也会经历各种磨练和困难,我会以约翰纳什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相信风雨过后总能见彩虹,永远带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奋勇航行。
关键词:《美丽心灵》;生命的意义;成功;爱情;友情;执着究竟什么是生命的意义,很多时候,我们会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而忽略了真正意义上的重要,我们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却以为自己还是正确的,我们每天努力的很辛苦,殊不知我们正在错误的追求些无所谓的东西。
如果有人问我,幸福是什么,你现在幸福吗?我的回答是我不幸福,因为我每天都在挣扎于琐碎的事情,为什么我们不能扔掉这些,去寻求生命的源头,去寻求我们真正想要的。
看完《美丽心灵》这部电影,我的内心充满平静的感动,为约翰纳什的成功所感动,为他的爱情所感动,为他的坚强与执着所感动。
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之所在。
一、剧情简介《美丽心灵》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影片的男主人公约翰纳什,是一个聪明但又古怪的学生,在普林斯顿他一直致力于发表一篇原创论文(博弈论),以此作为进入惠勤研究室的基石。
他桀骜不驯,讽刺同学的论文不具有发展和创新性,他不喜欢优雅的社交场合,不去上课,他为了自己的原创理论哪怕是压力到极致也绝不妥协。
在一个小酒吧里,一个金发女郎唤起了他的灵感,使他盘旋在头脑中的理论变得越来越清晰起来,他最终发表了博弈论,推翻了亚当斯密150年来牢不可破的经济理论。
这个巨大的成就无疑使他成功的进入了惠勤研究室,令他的事业达到了巅峰。
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教学的过程中结识了他的学生艾丽西娅,他们之间产生了浪漫的爱情并最终成功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故事发展到这里看似非常美好和圆满,然而约翰纳什并不满足于现状,他工作的并不快乐,他一直渴望为国家效力,长期的压力使他产生了幻觉,他幻想自己为美国国防部破解密码,他被这个工作深深的吸引着而无法自拔。
他的幻觉越来越严重,甚至以为自己被追杀,严重的影响了家庭生活。
经诊断,他患有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他的长官威廉帕彻、他的室友兼挚友查尔斯和可爱的小女孩玛西都是他幻想出来的。
艾丽西娅得知她的丈夫的遭遇后,内心悲痛不已,曾经的令人羡慕不已的美满家庭也就此消失了。
然而艾丽西娅并没有放弃她的丈夫,坚贞不渝的爱情和忠诚支撑着她,也感动了约翰纳什,他最终决定要与病魔作斗争。
斗争的过程是艰难的,约翰纳什回到了自己熟悉的普林斯顿,遭到了无数的嘲讽,但是他坚持了下来并最终战胜了自己。
晚年的约翰纳什,不仅获得了众人的肯定还获得了诺贝尔奖,成为了一个拥有美好情感和美丽心灵的人。
二、成功成功在于坚持,在于不断的努力,在于浴火重生,在于勇往直前。
约翰纳什的成功就在于这些。
他在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完成论文的情况下仍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原创理论,哪怕是顶着人们的嘲笑,顶着错失去惠勤研究生的机会,他仍然在坚持。
最终他成功的发表了博弈论,推翻了亚当斯密的理论,取得了万人瞩目的成就。
在教书期间,他认识了艾丽西娅,并产生了浪漫的爱情,爱情修成正果并成就了一桩美好的婚姻。
约翰纳什的人生发展到这里似乎可以用完美来形容,然而上天注定是要锻造他的,让他历经重重难关,最终凤凰涅槃,欲火重生。
由于内心长期的压力无法释放,纳什最终得了精神分裂症。
内心的迷失让原本美好的婚姻与事业变得破碎不堪。
为了事业,为了家庭,纳什放弃了吃药,用毅力去战胜病魔。
在与病魔斗争的这段时间里,他懂得了爱情对于他的意义,懂得了友情的价值,即使遭到嘲讽,他仍坚持不懈,因为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还有家庭和朋友的支持。
他放下了自己的骄傲,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正是这种选择,让他获得重生,他开始与同学交流,并从中获得了快乐,他的坚强与蜕变让他战胜了病魔,让他受到了人们的肯定并最终成功的登上了诺贝尔讲台。
他的一生是艰难的,也是荣耀的。
成功的人往往要经历更多的痛苦,人的意志往往和勇气成正比,义无反顾,勇往直前,最终一定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三、爱情与友情爱情是美好的,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爱情,约翰纳什亦是如此。
当美丽的艾丽西娅向他询问问题的时候,纳什显得格外紧张,不敢抬头正视艾丽西娅,还借用杂志来遮掩自己的不知所措。
此时的约翰纳什是可爱的,他放下了孤傲,展现出了自己羞涩的一面,尤其是纳什借星星向艾丽西娅传递爱情时,场面是前所未有的浪漫。
爱情最终修成了正果,成就了美满的婚姻,然而在这看似美好的表面下,纳什患了精神分裂症,现实的残酷考验着这份爱情。
艾丽西娅经受住了考验,她没有放弃她的丈夫,没有将她的丈夫送去精神病院,也没有丢弃丈夫一人在家忍受煎熬,而是选择陪丈夫一同面对苦难。
纳什要求妻子离开他,因为他不确定是否会伤害到妻子,而妻子却说,“医生让我在你要杀我的时候给他打电话”。
一句简短略带些幽默式的回答温暖了我的整个心,大爱无言,世界上最真挚的爱情亦不过如此,不抛弃不放弃,这样的爱情也只有纳什在诺贝尔讲台的那一翻对妻子的答谢才足以匹配。
纳什何尝不是幸运的,他拥有一位伟大的妻子在背后永远的支持他,当他跌入低谷的时候,当他快要放弃的时候,他的妻子用双手抚慰他的心灵,“我们明天再试试看”,温暖而坚定的话一直支撑着纳什,使他重新找回了自己,重拾对生活的信心。
纳什幻想出的玛西其实也是他对于情感的向往,查尔斯是玛西唯一的亲人和寄托,艾丽西娅又何尝不是纳什的唯一亲人和寄托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向往那种无欲无求、不掺杂质、互信互助的爱情。
但问问自己的内心,我们自己又何尝做到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我们过多的被欲望所摆布,却忽略了那些本该我们珍视的东西,比如爱情,比如亲情,这些才是我们一生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应该学会珍惜,不要等失去了才后悔莫及。
约翰纳什是一个孤僻和古怪的人,他不喜欢看似文雅的社交场合,他的话语直白刻薄,他上课经常迟到,对待学生表情孤傲,没有人敢亲近他。
然而,他也是需要朋友的,渴望自己在满是压力的情况下能有个人谈谈心,于是查尔斯出现了,这是他幻想出的友情,是那么的真实可感。
年轻时的他不懂得如何交友,太过轻狂,然而友情却解救了他,生病时有朋友的探望,重返校园有马丁汉森的帮助。
最终他重新的找回了自己,开始认真的上第一堂课,开始为学生真正的传教、授业、解惑,他重新获得了大家的尊重和理解,他不再迷失,他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四、执着与幻想天才源于执着,尤其在约翰纳什身上。
对于博弈论,他近乎疯狂,他连在酒吧里娱乐的时候都不忘思考,这种执着的精神造就了博弈论,也正是这种执着令他精神分裂。
即使遭受这样的痛苦,他也不忘记学习。
为了学习,他放弃吃药,仅凭借自己坚强的毅力来战胜病魔。
然而他成功了,因为他相信凡事都有解决的办法,不放弃就意味着还有希望,他在他的学术生涯中不断的努力和进步,最终造就了非凡的成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幻想,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对立的一面,然而当这种对立无限的放大就会衍生出疾病。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衡体,是什么打破了这种平衡,是我们自己。
长期的压力或内心的失调都会导致失衡,失衡一旦产生,我们就要自我调节,自我更正。
纳什为什么会有幻想,因为他缺乏朋友,所以他幻想出挚友查尔斯;因为他不满足于现状,渴望被人们认可,所以他幻想出威廉帕彻,赋予自己使命。
这一切都源于内心的欲望,纳什分不清现实和幻想,他无疑是痛苦的。
然而纳什最后真正做到了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正,他放下了自己的骄傲,选择做一个平凡的人。
他对查尔斯说:“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但我不能再跟你说话了”,他选择接受自己的疾病,不去逃避。
当有陌生人找纳什的时候,纳什会笑笑的问周边的人“你看得到他吗”,这种坦然的接受自己生命的缺陷,是人生的一种豁达,是对自我的一种解救和释放。
当纳什站在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的时候,他称自己的探索让他从形而下到形而上最后到了妄想症,这种看似的自我调侃却赢得了大家尊重的掌声。
其实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缺陷,只有接受自己的不完美,脱去身上重重的壳,才能活出人生的精彩。
五、生命的意义人生曲折而且漫长,一个人心灵的痛苦远比肉体的痛苦要难以承受的多。
我们出生于这个世界,必然要经历许多的困难,这不仅是一种历练,更是一种蜕变。
我们面对生活的种种问题,有时问题本身的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寻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这一点上,约翰纳什显然做得不好,他没能正确排除自己心中的压力,反而让它愈发滋生,当这种压力大过自己内心承受的极限时,人的心理就会扭曲,精神就会崩溃。
的确,我们每个人都怀有梦想,追求梦想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我们只有战胜道路上的各种荆棘与坎坷,才会体会到生命的真谛和快乐。
约翰纳什从年少轻狂不去上课和认为上课教书浪费时间,到他主动提出上课,这种变化是他对人生的一种新的理解,是对自己生命的一种深化;他从被学校所嘲笑到被大家所尊敬,是他对于自己人生态度的一种端正;他在课上所说的同样的两句“稚嫩饥渴的脑袋”,却隐含着不同的意义,这是自己对于人生的一种新的感悟。
当纳什得知自己获得诺贝尔奖时,他的表情是如此的淡定,这种对于生命的释然是没有历经过磨难的人所无法想象的。
记得纳什说过,“那些幻想都是过去,每个人都会被过去缠绕”,的确,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我们给自己设置了无限多的障碍,导致我们忘记了生命本身的意义。
反思我们平常的生活,我们日复一日的奔波忙碌,为的仅仅是一点点财富跟荣誉,难道这就是生命的意义吗?我想不是。
人活着就要不断的发现自我的价值以及去实现它,带着一颗感恩的心,珍惜所拥有的,爱我所爱的人,为自己的目标而不断奋斗。
同样的人,不一样的人生态度,就会创造出不一样的人生。
不要每天抱怨、指责,要知道存在即是道理,接受它,你便活得轻松自如。
蜗牛之所以行动缓慢,是因为背着重重的壳,我们唯有将内心的重担抛去才能真正活得坦然快乐。
别被困难吓倒,别让梦想夭折,与纳什相比我们是如此的幸运,请珍惜这种幸运吧,美好的明天就在远方。
《美丽心灵》是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看完这部电影我收获颇多。
随着我们的成长,我们也会经历各种磨练和困难,我会以约翰纳什作为人生奋斗的榜样,相信风雨过后总能见彩虹,永远带着一颗充满希望的心在自己的人生之路上奋勇航行。
参考文献:[1] 袁玉琴,谢柏梁. 影视艺术概论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2] 黄会林,周星. 影视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3] 薛凌. 电影艺术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4] 杨拓. 从观众学角度分析电影《美丽心灵》的成功[J].电影评介,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