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百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我国百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我国百货业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王志文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摘要:百货行业曾经在我国零售行业占据极大比重,在计划经济时代几乎垄断全国的商品零售市场。

然而时代的发展、人们消费习惯的变化、多种零售业态新起,百货行业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已经失去了传统的强势地位。

虽然04年以来随着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增长,人们收入与消费水平的迅速提高,百货业一定程度摆脱了低迷发展,销售额取得了稳步的增长。

但其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仍在不断下降,百货业面临的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新的挑战也在不断涌现。

文章对百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做出探讨,并给出一些百货业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百货业;问题;挑战;建议
一、我国百货业发展现状
随着超级市场、购物中心、便利店、专业店店等各种业态新起,传统百货业的市场不断被各种零售业态所蚕食。

进入2000年,上海联华首次以111.4亿元的年销售额取代了中国零售业首位的上海第一百货,标志着零售领域百货业的主导地位已不复存在。

百货业也经历着很长的一段困难时期。

然而随着04年以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不断提高,社会零售总额一直保持在10%至20%的高速增长。

这段繁荣时期,百货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一定程度上摆脱近十年的困境,销售总额也屡创新高。

但可以发现百货业销售额增速仍低于社会零售总额增长速度,其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仍在不断下降。

二、我百货业所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一)我国百货业面临的问题——百货行业内部因素
1、百货业商品同质化严重
我国百货业商品同质化十分严重。

品牌重合率高、商品大同小异。

顾客走进任何一家相同层次的百货店往往会看到很多的品牌几乎每家都有、可供挑选的款式也基本一样。

而商品作为百货店经营的主要客体,是吸引消费者的重要因素。

商品没有特色,百货店的竞争优势就很难体现出来,更不用说吸引消费者的关注。

从而导致百货店经营的商品总是随大流、千篇一律;最终,各百货店之间的竞争不得不靠打折促销等价格战手段,恶性竞争到亏本的惨境。

2、经营模式单一
百货公司经营模式有自营和联营两种。

由品牌商控制进、销、存过程的联营模式是我国目前百货业的主要盈利模式。

我国百货店中,联营模式占到80%左右。

而随着个性化需求的增长和差异化竞争的激烈化,自营模式成为了百货业发展的趋势。

英国玛莎百货80%的商品是自有品牌圣米高牌,美国最著名几家百货公司的自营率已高达70%左右。

3、百货企业连锁经营程度不够
相对于其它零售业态如超市、便利店,百货店采用连锁经营方式较晚,直到现如今,多数中小百货店仍然是单店模式。

即使是大型百货企业,连锁分店数量也不是很多。

大商集团作为国内连锁分店数量最多的百货企业,其分店数量也不过74家。

百货业前十强平均分店数量也仅为31.9个。

而国外,如美国最大的百货企业联邦百货旗下目前有450多家店铺,彭尼百货则经营了超过1000多家百货店,英国玛莎公司在全球也总共约有900家门店。

(二)我国百货行业面临的挑战——百货业外部因素
1、新兴零售业态的冲击
新的零售业态的新起与快速发展,不断压缩着传统百货业的生存空间。

一是超级市场。

超市
目前已取代百货占据零售业的主导地位。

我国超市虽起步晚,但是后发优势明显,在传统百货业大一统的格局下,连锁超市凭借着灵活方便、便宜实惠、强大的网点辐射力逐步胜出。

二是专业店。

把百货各商品部经营的大类商品做深度专业化,从而出现了各种大型专业店。

使得百货店再经营这类商品已逐步失去竞争力,最终只能选择退出这些大类商品的经营。

如家电专业店美国的百思买、我国的国美苏宁。

三是购物中心。

随着综合大型购物中心的发展,消费者已经更趋向于消费、休闲、餐饮、娱乐一体化的这种消费模式。

而传统的百货卖场由于购物职能单一,与购物中心相比无法有效吸引客流量。

2、网络购物的迅猛发展
近几年来,传统传统百货业一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相比之下,网络零售行业却呈现飞速发展的态势。

有数据显示,在网络购物领域,2010年全球网络购物交易规模达5725亿美元,同比增长19.4%。

甚至有预测,未来10年内,网络零售市场将会占到整体零售市场30%的份
额。

3、物业租金成本的大幅上涨
百货业的物业租金一般是签10年甚至l5年。

而l0多年前,是中国百货业乃至商业发展的早期阶段,很多商业地产项目都是以低价出租出去的。

但是,近几年,在众多商业企业面临租约重签的时候,就会遇到商业地产租金暴增的局面,成本大幅上升。

北京老牌百货店太平洋百货盈科店的倒闭主要原因就是,物业租赁到期,开发商提出的租金过高。

4、人力成本上涨
商业企业正在失去劳动成本控制优势。

百货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中国市场以前拥有劳动力成本优势。

但是,近几年,伴随通货膨胀的宏观经济背景,很多百货面临着工资大幅上涨的压力,在一定意义上增加了企业的负担。

三、百货业如何克服问题、应对挑战的建议
(一)改变经营方式,向自营模式转变
现如今,百货企业采用自营模式主要有三种途径:一是发展自有品牌。

百货商店发展自有品牌,改善商品同质化的局面,吸引消费者,获得竞争优势的同时还可以提高企业形象;二是建立买手团队。

在买手经营模式下,百货公司根据顾客的需要变化精心挑选要采购的商品,对市场需求非常敏感性,能够很好的把握消费需求的动态。

另外百货店的买手需要主动去了解消费者需求,时时关注各地百货店的商品信息,采购的品牌不仅限于国内还往往包括国外;三是买断经营。

买断经营是百货企业对某品牌一系列产品的买断经营。

百货店可以以很低的价格从厂商进货,并拥有该品牌一些系列商品在某区域的独家经营权。

(二)加快重组,向规模经营、连锁经营转变
百货企业连锁经营可以是由分散的、定位近似的百货企业,通过规范经营,结合成为可以实现规模经济的企业联合体。

其实质在于把现代工业化大生产的原理引入传统的百货行业,通过企业间的联合,以达到规模经济。

主要实现途径有两种选择:一是通过资本运作,加快百货企业的重组,或者增加新设分店数量,即增加直营连锁店。

从而使企业向规模经营、连锁经营转化,以较快速度扩展业务与规模,从而获得同类业务间的规模经济效益。

二是对于很多资金实力有限的百货公司,可以以自由加盟和特许经营为主,既可避免扩张直营店资金匮乏的矛盾,又可起到连锁经营的优势。

小型百货公司加盟于大型百货公司,借名牌经营,避免了市场风险,而大型百货公司则利用自己的声誉授权于中小企业,迅速集中单独资本,形成整体力量。

(三)改变经营模式,向专业化、多功能化转型
在新的市场环境下,百货企业向专业店或购物中心业态转型,或者多业态经营是一个发展趋势。

据统计,在国内零售百强中,进行多业态转变的百货企业市场份额在逐年增长,这也充分表明百货企业多业态发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事实上,近几年,国内的百货企业普遍在进行多业态经营。

早在2003年零售百强中的百货企业,21%的多业态经营。

到2007年,中国百货企业百强中85%以上采取了多业态经营。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百货企业采取不同业态对其复苏增长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业态的转型主要有两种:一是小型百货店向专卖店或专业店学习,突出某一类商品或同一品牌,即向专业化转型;二是大中型百货店增加多种功能,以百货店为核心店,发展成为集购物、娱乐、餐饮、休闲等为一体的综合性购物中心,即向多功能化转型。

(四)更新经营理念,向现代百货、主题百货转变
现代百货是以紧跟时代发展展现现代美好生活为主题的百货经营方式。

在现代,百货商店已经成为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橱窗,反映一个城市的生活水平。

百货商店不仅展示着新生活的画面,还勾画了未来新生活图景。

打造现代百货商店要做到:一紧跟时代。

了解现代流行趋势,做到定期改进店内装潢环境,打造成消费者领略时代潮流的橱窗。

二是做到富有国际性。

包括商品品牌、款式、品质,商店内环境布置、整体氛围,以及服务,都要向国际化方向看齐。

三是要具有鲜明的时尚个性。

百货商店要准确把握目标顾客的时尚观,强调鲜明的时尚个性。

主题百货是指百货店发挥自身优势,重点经营数类的商品,最重要的是每类商品要贯穿于一个特色鲜明的主题下,从而形成自身经营特色。

目前的主题百货的主题通常有女性主题、儿童主题、运动休闲主题、时尚主题、家庭消费主题以及珠宝、家电等专业产品主题等。

此外,主题百货不管从目标市场定位、营销策略到从理念推广,产品、环境氛围、服务等等,都围绕特色主题展开的,营造与主题相适应的购物环境。

例如香港的青衣城百货商店,以海洋为主题。

整个百货店布置得像一个美丽海洋世界。

不论装饰、商品布置还是营业员服饰、问候语都与海洋主题密切契合,在商店内购物有如置身美丽的海洋,让人流连忘返。

参考文献:
1.吴建国.2010年百货业发展趋势.中国商贸.2010.(9)
2.丁磊,乐琰.太平洋败走京城百货业危机来袭.中国市场.2011.(7)
3.李波,冯志祥.百货业发展前景分析.当代经济.2007.(8)
4.刘志林.成熟期百货业转型调整思路.商业时代.2006.(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