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精选小学数学教案将学生置于情境教学中,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过程中,我两种方法并重,并让学生理解两种方法的殊途同归之处。
对于类型稍有不同的题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教案,欢迎查阅!小学数学教案1《圆的面积》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数学第十一册94-95页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例3以及面积公式的运用。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圆的面积的含义.经历体验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圆的面积公式.2、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计算圆的面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渗透类比、极限的思想。
3、通过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观察、猜想、验证的实验方法与态度。
教学重点圆面积的公式推导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圆经过无数等分剪拼后可以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并且发现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
教具、学具准备有关圆面积的课件,彩色圆形纸片(每小组1个),剪刀(每组2把).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圆形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课件演示】花园里新建了一个圆形花坛,为了让花坛更漂亮,管理员叔叔打算给花坛铺上草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草坪呢?这实际上是要解决什么数学问题?揭示课题,板书:圆的面积二、充分感知,理解圆的面积的意义。
提问:什么叫圆的面积呢?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用你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圆的面积,告诉大家圆的面积指的是什么?课件显示: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你认为圆面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引导转化:回忆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的面积的推导过程,这些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有什么共同点?那么能不能把圆也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来推导面积计算公式?2、动手尝试探索。
(1)分小组动手操作,剪一剪,拼一拼,看能拼成什么图形?(2)展示交流并介绍:你拼成了什么图形?在拼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如果我们再继续等分下去,拼成的图形会怎么样?小结:随着等分的份数无限增加,可以把圆剪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
你能否根据圆与剪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想出圆的面积公式?3、学生合作探究,推导公式小学数学教案2] 三角形的内角和——180°使用说明:1. 教学反思:回味课堂,我感觉亮点之处有:(1)创设情境以奇取胜,让问题成为学生思维的领航者。
以问题去引领学生主动探究是我在这节课上力求体现的。
数学化的情景(几个残缺的三角形)一开始抓住了学生的思维,并不断将其引向深入,把思维推向高峰,使课堂一开始便具有十足的数学味。
经历从“特殊”到“一般”的探究过程。
(2)学法指导,燃亮学生学习的指明灯。
在教学时,我注重彰显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挖掘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体现的数学思想,而这正是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最有价值的点金术。
如:由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猜想——验证的解决问题方法,转化的数学思想……所有这些都在课堂上放大提升,让学生感受得到,体会的深,掌握得牢。
(3)有效练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想一想、算一算中的三个题目各有不同,分别代表了普通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观察思考解决了三角形不论大小,其内角和都是180°的问题,从另一个侧面完善了内角和;你知道吗?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感受数学文化;最后环节抛出的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问题拉长了课堂的链条,延伸了课堂的空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使用建议。
本教案是按照由直角三角形到普通三角形,由算一算到折一折的思路设计的,为使课堂更加开放生成,教学时也可一次性放给学生,实行大开放、大空间、大交流、大生成、大收获。
3、需-的问题。
能否将三角形内角和、四边形内角和、五边形内角和……在1节课内完成,从而使课堂更高效。
相关联接:朱乐平特级教师工作室课例示范集锦(zhulp@ )——三角形内角和小学数学教案3样案三角形内角和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42页信息窗2第2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折一折”的方法,推想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渗透转化、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掌握“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
3.会求三角形的内角和,能应用这一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4.通过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自信心,培养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探究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并能利用这一知识点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三角形内角和的探究过程。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学习纸学生准备:量角器、剪刀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看图画三角形。
(出示课件)展开想象的翅膀引导学生想象这些三角形原来应是什么样子?用手比划比划。
并在学习纸上画下来。
(学生通过想象,自由画图)2.展示交流。
生展示成果,可能有以下情况:3.分析思考。
通过观察发现每个三角形都是已知什么?(两个角),缺失什么?(一个角),而大家画出的缺失的角又只有一种情况,是唯一的,引发学生思考,这说明了什么?进而引出三角形的角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这节课就来研究。
板书课题:三角形内角和二、自主学习,小组探究。
1.认识内角——内角和的意义(指着板书的课题问同学们)什么是内角?内角和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2. 从特殊入手——计算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下面我们先从直角三角形入手。
(板书直角三角形)(1)计算30度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
这是什么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你们知道吗?(师生与课件同步指着说,课件配合。
)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谁来算一算?引导生回答:90°+30°+60°=180°(2)计算45度直角三角板的内角和。
这是什么三角形?每个角的度数你们知道吗?(师生与课件同步指着说,课件配合。
)它的内角和又是多少度?引导生回答:90°+45°+45°=180°(3)分析思考、发现规律。
(课件出示两个直角三角形)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计算,你有什么发现?引导生回答:直角三角形内角和180°。
3 .由特殊到一般——猜想验证。
(1)提出猜想。
我们学习的三角形是不是只有直角三角形?(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他们的内角和是否也是180°?生自由猜测。
(2)验证猜想。
有的说是,有的说不一定,那我们的猜想(板书:猜想)对不对呢,下面需要怎样?(板书:验证)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用数据说话。
为了帮助大家研究,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三角形(课件出示学生用纸),请听老师的要求(课件出示:1.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组三角形;2.利用量角器测量一下各角的度数;3、算一算他们的内角和,看看有什么发现。
)听清活动的要求了吗?好,开始。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班内交流,验证猜想。
哪个小组愿意将您们组的发现与大家分享一下?小组展示汇报,大家分享,相互评价,质疑对话。
(如果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不是180°,应怎样引导学生考虑测量误差)2.揭示规律。
通过计算我们发现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度,这就验证了我们的猜想。
加上刚才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现在我们可以说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 (完善课题180°)3.二次探究——转化思想的运用。
(课件:不用量角器测量,想办法证明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先思考再动手做。
(1)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2)班内交流:(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方法)剪拼法。
引导生回答: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到了一起,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可以这样点评:大家听明白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瞧这位同学的方法多有创意,将三角形轻轻这么一撕,简单这么一拼,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变成了一个平角,利用平角是180°的特点,进而证明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折叠法。
引导生回答:将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在一起,三角形的三个角拼成了一个平角,因为平角是180°,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也是180°。
师点评。
(3)课件展示——再次强化。
为了更好的展示同学们奇妙的想法和转化的思想,电脑将你们的想法进行展示,想不想看!(出示课件的同时旁白介绍)4、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同学们,我们从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推出所有三角形的内角和,这种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在数学上叫归纳推理(板书)归纳推理是重要的推理方法。
上述学习我们还经历了猜测——验证(指板书)的过程,猜想验证是科学研究的常用方法。
不但如此,同学们还通过剪拼、折叠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角变成平角,进而推出内角和,知道吗?你们应用的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转化(板书),转化就是将我们不能直接解决的新问题,变成已会的旧知识,进而解决,转化也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十分重要的方法!5、巩固应用,拓展提高通过证明我们知道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发现了三角形中的内角和,有什么作用呢?瞧!(出示习题)1.新课堂第1题。
(报结果时问怎样推算的,让学生感受到题目的不同)2.认真思考后再回答。
● 将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这个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 ( 多媒体呈现拼的过程)如图:● 将一个大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 这两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分别是多少? ( 多媒体呈现分的过程)如图:● ——结论:三角形不论大小,内角和都是180度3.想一想: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几个直角?有几个钝角?为什么?4.资料拓展——你知道吗?(播放音频,同时课件出图片和内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是由古希腊人泰勒斯提出的,数学家欧几里德给予了证明。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成立的条件是在欧几里德几何中,即我们说的三角形是指平面三角形,处于平直空间中,当三角形处于黎曼几何空间中时,内角和不一定为180°。
例如,在双曲面中,内角和小于180°;在球体上时,内角和大于180°。
5.总结同学们,数学奥妙无穷,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封闭平面图形,那么,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课件出图示)……的内角和是多少度(新课堂第5题)?他们又有什么规律呢?有兴趣的同学下课之后可继续研究,这节课上到这,下课!板书设计:小学数学教案4小学数学优秀教案:《乘法的初步认识》教案一、教学内容西师版一、情境导入植树节那天,明明和他的同学一起在植树。
瞧!(课件出示P2页的主题图) 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树?对你的同桌说一说。
再请学生汇报(师板书)。
(学生一般会采用一棵一棵的数,应用情境图启发学生一排一排的数并列出算式,然落后一步启发学生还可以一列一列的数并列出算式。